潘汉年|中共史上最传奇特工:“东方佐尔格”竟“同侍五主”
如果谈到袁殊的名字 , 知道的人也许不多 , 除非是对党史有一定研究的人 , 才会了解这位红色特工的传奇经历 。 作为中共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五面间谍" , 袁殊经历极为丰富 , 既是军统的高级干部 , 也与中统头子关系亲密;因《兴亚建国论》而成为著名汉奸 , 与日本大特工岩井英一过从甚密;还加入过青红帮 , 与杜月笙、黄金荣是平辈弟兄 。 然而 , 这么多的身份背后 , 有一个最核心的身份:袁殊是中共特工 , 其他多重身份则成了他最好的掩护 。
文章图片
图片说明:袁殊(资料图)
【潘汉年|中共史上最传奇特工:“东方佐尔格”竟“同侍五主”】袁殊原名袁学易 , 因为掩护身份需要 , 在曾山的劝告下曾改名为曾达山 。 1911年出生于湖北蕲春蕲州镇 。 由于父亲是同盟会会员的关系 , 袁殊很早就接触进步思想 , 并与同盟会及一些进步团体的人士有过接触 。 早年 , 袁参与过北伐军 , 曾加入过国民党 。 民国十七年 , 袁殊赴日本读新闻专业 , 回国后任上海《文艺新闻》社社长 。 担任社长期间与冯雪峰、潘梓年等交往 , 并通过潘梓年认识其兄潘汉年 , 随后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 。 袁殊被潘汉年看中 , 委以重任 , 并非偶然 , 他自身有一些其他人不具备的特质:袁殊本人其貌不扬 , 个子不高 , 矮矮胖胖 , 不引人注目;而袁殊的记性非常好 , 过目不忘 , 能在跟别人的闲聊中找到组织需要的核心情报 。 这几点素质是一名优秀特工所需要的 。 不仅于此 , 袁殊在日本念过大学 , 对日本很有了解 , 可以算个日本通 , 这在获取日方情报上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 此外 , 袁殊还与时任中统高层的吴醒亚是老乡 , 交情甚笃 。 有这么多复杂的身份作掩护 , 袁殊就容易参与到各方的活动当中去 , 获取需要的情报 。
1931年 , 袁殊加入中共特科 。 32年 , 袁殊经表兄介绍 , 得以认识当时的中统头子吴醒亚 。 吴醒亚并不知道袁殊的身份 , 俩人一拍即合 , 吴安排袁成为新声通讯社的采访人员 。 采访人员可以自如的出席南京政府的采访人员招待会 , 在此期间 , 袁殊结实了日本驻沪副总领事(后来的驻沪总领事)岩井英一 。 岩井英一是日本谍报机关的头子 , 此人善于谋略 , 以驻日领事为掩护 , 暗地网罗四方的亲日分子 。
袁殊在中统期间 , 本来能大干一场 , 为中共提供更多关于中统以及日本方面的情报 。 然而由于"怪西人"事件的影响 , 袁的身份遭到中统方面怀疑 , 并被逮捕 。 "怪西人"事件 , 是指一名来自第三国际西方的特工约瑟夫-华尔顿 , 在叛徒告密下 , 遭到国民党特务逮捕 。 由于华尔顿拒不交代任何情报 , 当时的媒体对该外国人无可奈何 , 便称此案为"怪西人案" 。 而虽然华尔顿没有暴露 , 但是他秘密纪录的电话号码被发现 , 其中有一条就是袁殊的电话 。 特务们按图索骥 , 随后就抓住了袁殊 , 而袁殊并没有像许多电影中纪录的那样忠贞不屈 , 他很快就交代了他的"同伙" , 当时的电影明星女演员王莹 , 以及作家夏衍 。 袁殊叛变了 , 然而他并没有交代中统以外的其他身份 。 夏衍在他提醒下及时离开 , 特务虽然在电影片场抓住了王莹 , 不过并未从其身上找出有价值的线索 。 在坐牢八个月后 , 其父袁晓岚通过几方面关系将儿子保了出来 。 袁殊随后找到了冯雪峰 , 然而冯雪峰对他保持半信半疑的态度 , 毕竟袁殊曾经叛变过革命 。
在国内郁郁不得志之时 , 袁殊不得已 , 接受了建议赴日前往日本早稻田大学读书 。 而资助其学费的是与袁殊有旧交的日本间谍岩井英一 。
1937年 , 袁殊在上海加入过青红帮 , 是青帮"大字辈"的徒弟 , 与杜月笙、黄金荣是"通字辈"的平辈关系 。
袁殊回到上海后 , 又联系上潘汉年、冯雪峰、夏衍等革命者 。 为了表示自己的诚信 , 袁将自己收藏的日本地图(详细记载日驻军及兵力部署的地图)交给潘汉年 。 潘汉年并未马上被此物打动 , 只是嘱咐袁殊将地图收起 。 联系到共产党、国民党、日本几方的复杂情况 , 潘汉年同意为袁殊恢复与中共的情报关系 。 潘汉年还指示袁殊打入到军统以及日本谍报机关内部 , 为中共提供重要情报 。分页标题
中共需要袁殊 , 军统方面也需要这样的人才 。 戴笠在抗战开始时候一直在物色一个"日本通" , 于是经上海帮派大佬杜月笙的提醒 , 戴笠找到了袁殊 , 要求他为己方服务 。 在向潘汉年沟通后 , 袁殊加入了军统 , 并因为屡历功勋 , 升任情报组组长、第三站站长 。
就这样 , 在加入中共、中统/军统、青帮、日本特务机关以及日伪的职务后 , 袁殊成为了历史上罕见的"五面间谍" 。 在五面中 , 其他身份是掩护 , 袁殊实际上一直只接受潘汉年的领导 。 在国共合作时 , 袁殊首先将情报汇报给中共 , 在得到授意后 , 也将一部分情报向军统报告 。
在上海沦陷之后 , 袁殊奉戴笠之命 , 作为军统少将留在上海 。 袁殊等人成立了秘密行动小组 , 专门刺杀犯有重罪的大汉奸 , 得到军统局的奖励 。 戴笠在香港召开了会议 , 将军统各大特务头子一并招去 , 也让袁殊过去 , 于是 , 袁殊在香港还碰到了潘汉年 。
袁殊被戴笠任命为"军统上海区国际情报组少将组长" , 后来打入"岩井机关" , 为中国方面带来了许多有重要价值的情报 , 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是:袁殊了解到日本放弃北进进攻苏联 , 全力南下侵占东南亚 。 这个消息经中国方面转给苏联方面 , 斯大林得以将驻扎在远东的百万苏联红军 , 抽调超过50万部队支援苏联卫国战争 , 为苏联与纳粹德国相持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
袁殊在香港接受的另一个命令 , 是刺杀大汉奸李士群 。 不过由于军统上海站站长王天木的叛变 , 袁殊反而被李士群捉住 。 不过因为与岩井英一的关系 , 袁殊再次被日方救出 。 此后 , 依靠军统、日军、伪军的多层关系 , 袁殊不断的将机密情报送出 , 从1939年至抗战胜利 , 从未失手 。 袁殊曾多次送出日寇"清乡"扫荡的情报 , 告知中共日军的扫荡时间与方位 , 使粟裕部队成功的跳出包围圈 。
为了便于更好的接近对方 , 袁殊又担任了一系列伪职 , 如清乡政治工作团团长、江苏省教育厅长、清乡专员以及伪保安司令等等 , 他的情报工作日益老辣 。
文章图片
袁殊晚年
1943年后 , 由于上海地下组织被破坏 , 地下组织陆续退出 , 袁殊仍然留在上海继续工作 , 但与组织失去了联系 。 1945年 , 袁殊陆续辞去伪教育厅长职务 , 仅保留上海市参议的名分 。
1946年 , 袁殊脱离国统区 , 来到解放区 , 在山东重新入党 。 国民党闻讯大怒 , 对其下达通缉令 , 称其为"共党汉奸" 。
1955年 , 袁殊因"潘汉年事件"遭到迫害 , 1982年被平反 , 于1987年病逝于北京 。 由于他特殊的经历以及为抗日事业做出的卓越贡献 , 袁殊被誉为"东方佐尔格" 。 (本文部分资料整理自上海纪实频道《往事》栏目)来源:东方网举报/反馈
- 微软|《微软飞行模拟》宣传片!紫禁城 富士山等真实呈现
- 雁翎子:《历史知识》2
- 漂亮的转身:中国在世界建桥史上首次实现“二次转体”
- 品越传媒宛莹|每一位贡献都非常大,影响至今,美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十位总统
- 魔域,网络游戏|史上最土豪的玩家见面会要来了?现场玩家加起来身价过亿
- 世界说|成为日本史上在任最长首相仅5天后退场,安倍在超越他的三姥爷
- 庞涓|培养出庞涓、孙膑等大人物,自己却从不露面,历史上真有鬼谷子吗
- 明星恋情|胡歌因江疏影炒作与其分手,感情史上最深刻的却另有其人
- 全视角|中国电影史上有哪些影视剧演员入戏太深,把自己绕进去的例子?
- 首次公开募股|A股史上第二高价新股即将申购,中一手轻松赚超10万,创始人15岁考入中科少年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