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在线|她从富士康流水线辞职,回农村拍短视频,吸粉7百万成网红


电商在线|她从富士康流水线辞职,回农村拍短视频,吸粉7百万成网红
文章图片

电商在线|她从富士康流水线辞职,回农村拍短视频,吸粉7百万成网红
文章图片

四川姑娘李子柒 , 把自导自拍的美食短视频发布在网上 , 几年下来 , 风靡全球 , 积累了几千万粉丝 。
同样是四川姑娘 , “川香秋月”却拍出了不一样的田园生活 。
在四川泸州一个偏远的乡村里 , 秋月和她的父母、弟弟住在一起 , 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 把每天在农村劳作的生活 , 以及家常美食发布在抖音上 。 短短几个月 , 这些视频就深受网友们的喜爱 , 站外粉丝量涨到了700多万 , 点赞量高达4800多万 。
秋月怎么也没想到 , 她随手一拍的乡村生活 , 会得到这么大的关注 。 有网友评价:“看秋月做饭特别享受 , 农村一家人的生活其乐融融 , 让人不禁回忆起小时候 , 感觉特别亲切 。 ”
实际上 , 视频中所展示的秋月也是现实中的她 , 一个性格开朗、爱笑的川妹子 。 17岁开始 , 她便独自一人到深圳打工 , 辗转宁波、成都多个城市 , 在富士康工厂流水线上打过工 , 在淘宝上卖过鞋 , 还建立过自己的工厂 , 这期间 , 赚到过人生中的第一桶金 , 也曾亏得所剩无几……
如今 , 她将“川香秋月”做成了品牌 , 开了同名淘宝店 , 短短一个月 , 店铺上线的2款美食就收获了100多万成交额 。 而在这些成绩的背后 , 没有团队 , 没有资本 。
从富士康流水线上的打工妹到百万粉丝的美食短视频博主 , 秋月说想做独一无二的自己 。
连续创业者 2005年 , 秋月从中专毕业 , 那一年她才17岁 。
毕业后 , 秋月便与同学一起被分配到深圳一家电子厂 , 从事流水线上的底层工作 。 在现在年轻人看来 , 这份工作毫不起眼 , 但在秋月心里 , 这是标志着她独立的起点 。
在电子厂 , 秋月被包裹的严严实实 , 戴上口罩、手套 , 只露出两只眼睛 , 开始一天的工作 。
正常工作时间是8个小时 , 通常情况下 , 秋月要加班2-3个小时 , 基本上每天都要做满11个小时 , 丝毫不敢停歇 。 这份看似简单的流水线工作 , 却并不容易 。
秋月的工作 , 需要给摄像头零件点胶 。 在这道环节 , 若是稍微慢了一点 , 胶水便凝固了 。 不少与秋月同岗位的工人 , 都很难跟上节奏 , 导致后面的加工环节屡次出现停滞 。 但只要秋月在 , 这条流行线总是顺利、通畅 , 这是她尤为自豪的事情 。
在重复而单调的打工生活中 , 秋月遇到了属于自己的奇妙缘分 。
每年过年 , 秋月都要回四川泸州老家一趟 , 同是老乡的黄中平 , 跟她在同一辆大巴车上相遇了 。
与秋月一样 , 黄中平也在深圳一家机械厂流水线上打工 。 从谈恋爱到结婚 , 秋月跟着丈夫黄中平辗转去了宁波、成都 , 又在工厂打了三年工 。
2010年 , 黄中平偶然在帮别人充值手机话费时 , 接触了淘宝 。 他隐约觉得这是一个新的机会 。 于是 , 他白天上班 , 晚上熬夜研究淘宝店 。 夫妻俩第一次有了开淘宝店创业的想法 。
而就在黄中平探索时 , 无意中遇到了成都的一家鞋厂 , 打算就从给这家鞋厂代销卖鞋开始做起 。
打工的这些年 , 秋月和黄中平几乎没攒下多少钱 , 甚至也拿不出启动资金 , 只能跟黄中平姐姐借了5000块 。 那时候身边没有一个人了解淘宝和电商 , 秋月说 , 做什么都得自己摸索 , 在陌生领域摸着石头过河 。
店铺刚开张 , 生意惨淡 , “淘宝叮咚声一次都没响 。 ”秋月决定破釜沉舟 , 专心做淘宝 。 夫妻俩决定辞职回农村 。
在那个年代 , 回乡做淘宝是无法被父辈接受的 , “好不容易逃离了农村 , 又折腾回来了 。 ”在秋月和黄中平父母看来 , 他们是不务正业 。
开店前几个月 , 卖鞋的收入只有打工时的三分之一 。
慢慢地 , 店铺生意逐渐有了起色 。 从几天只卖两双鞋子 , 到后来订单越来越多 , 每个月已经能够基本保证一万多的收入了 。 扎跟农村的日子, 让秋月和黄中平赚到了人生第一桶金 。
很快 , 他们在泸州市区买了人生第一套房子 。
代销别人的品牌 , 秋月的淘宝店并没有什么优势 。 慢慢地 , 淘宝店的销量下滑 , 生意越来越难 。
于是 , 秋月和黄中平打算自建工厂 , 转做自产自销的冷吃兔 。 但两人都不懂技术 , 第二次创业很快就失败了 , 这次创业一共亏了四五十万 。
农村生活日记 2020年 , 疫情突然爆发 , 秋月和家人被困在农村老家 。 闲来无聊 , 喜欢刷着抖音的秋月提议 , “我们也拍拍视频吧” 。
秋月一直很喜欢看李子柒的视频 , 在家隔离的这段日子里 , 她发现老家身处四川泸州深山里 , 到处竹海密布 , 地理条件和自然光景与李子柒视频中的景色相比 , 也毫不逊色 。 为何不把这么美的家乡拍出来呢?
秋月让原本木匠出身的父亲 , 把以前爷爷奶奶住的老院子重新翻修 , 又咬牙花“巨资”买了一部相机 。分页标题
拿到相机不知道怎么用 , 拍了视频也不会剪辑……种种困难摆在眼前 。
她从0基础开始 , 一点一点百度学剪辑 , 反复练习 , 经常因为一个小小的问题就研究一整夜 。
拍第一条视频时 , 两分钟的镜头用了大半天 , 剪辑又花了七八个小时 。 投放在“西瓜”上 , 阅读量只有600多 , 反响并不好 。
秋月并没有灰心 , 她继续学习拍摄、剪辑 。 有一天 , 新闻报道提到 , 疫情期间 , 四川给武汉捐赠的青菜 , 很多人拿到青菜却不知道怎么烧好吃 。 秋月突发奇想 , 拍了一条跟妈妈上山砍柴 , 去菜地摘青菜 , 回家煮腊肉的短视频 。 配上一句字幕:“农村就没有不能上班的日子” 。
这条视频一更新 , 当天就涨了11万粉丝 。 很多因疫情被隔离在家的网友纷纷表示羡慕秋月一家人的生活 。
这让秋月感到很意外 。 没有剧本 , 没有刻意编排场景 , 只展示了最原生态的乡村日常 , 这条片子居然火了 。
“既然大家喜欢看 , 那就多拍些乡村生活 。 ”秋月将短视频改名为“川香秋月” , 就像记日记一样 , 她开始将日常生活都拍了出来 , 发在网上 。
就是这样平凡的田园生活 , 吸引了众多网友观看 , 粉丝以单日2-5万的增速上涨 , 最多时候 , 一条视频播放后 , 粉丝涨了近50万 。 不仅上了抖音的热门 , 还被平台推荐到了首页 。
那一刻秋月才知道 , 有那么多人喜欢她的生活 , 喜欢她的家乡 。
仅1个月卖出一百万 过年期间 , 发生了疫情 , 很多农户的猪肉 , 因封路迟迟卖不出去 。 秋月买了一些猪肉回来 , 她把做成腊肉、香肠的过程 , 拍成了视频 。
很多网友看到秋月做的腊肉都私信想买 , 不到几天功夫 , 自己囤下的肉就卖完了 。 秋月又帮着养猪农户们卖起了猪肉 。 这让她觉察到 , 原来短视频在带来流量的同时 , 也可以做生意 。
秋月和黄中平商量 , 要把“川香秋月”作为品牌 , 一直做下去 。 靠接广告维持生存 , 就会破坏内容的独立性 , 而且在对广告产品不了解的情况下 , 推荐给粉丝 , 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 。 她希望给粉丝推荐的产品都是自己认为好的东西 。
夫妻俩决定开一个“川香秋月”的同名淘宝店 , 专门销售四川老家的特产 。
黄中平负责打理淘宝店 , 选中的特产一要符合“川香秋月”短视频的调性 , 二要口味与产品优质 。
最先上架的 , 是一款萝卜干下饭菜 。 黄中平结合短视频 , 在萝卜干口味上进行改良 。 并且 , 重新包装设计 , 添加手绘秋月的画像 , 放上川香秋月LOGO 。
然而 , 第一款新品萝卜干上线后 , 很多消费者反馈瓶装封口处漏油 。 秋月和黄中平立刻下架了这款产品 , 退回不合格的商品 , 重新调整了外包装 。
即便如此 , 这款萝卜干刚上架1个月 , 销量就突破了一百万 。
现在 , 店铺陆续上架了香辣红油豆腐乳、四川五香辣椒面等产品 , 秋月计划陆续会上架10多款新品 。 每个新品坚持一个原则:进行稍微改良 , 做到口味最佳 。
到目前为止 , “川香秋月”的所有短视频均由家人和自己拍摄完成 。
尽管拍摄出来的视频画质 , 不是很清晰 , 景色也没有经过渲染 , 但秋月说 , 这些才是日常生活中最真实的她 。 “我只想做独一无二的川香秋月 。 ”
白天 , 秋月与父母一起劳作、拍视频 , 姐弟俩人轮流剪辑 , 晚上秋月还要辅导孩子写作业 , 再抽出时间 , 回复粉丝的评论 。
【电商在线|她从富士康流水线辞职,回农村拍短视频,吸粉7百万成网红】回忆过去的这些年 , 从流水线上的打工妹到如今百万网红短视频博主 , 虽然过程又累又辛苦 , 但在忙碌一天后 , 一顿美食上桌 , 一家人围坐在桌前 , 有说有笑地享受美味的食物 , 这些她梦想中最美好的生活状态 , 现在都实现了 , 她感觉到一切都值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