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观新闻|40个工人的活两个人就能完成!上海百康电子“机器换人”实现智能化改造

位于新浜镇的上海百康电子元件有限公司积极进行新工艺、新设备的技术转型探索 , 通过以“机器换人”为特征的智能化改造 , 疫情期间不仅实现了开工早 , 还收获了不少新的优质客户 , 完成智能化改造的车间上半年销售收入不降反增 。
党建引领智能化改造
百康电子是一家专业加工各类电子变压器和电感的企业 , 在没有完成智能化改造之前 , 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 。 公司的环形线圈生产车间之前使用的都是半自动化的设备 , 原先的50台机器需要40个工人 。 “由于是半自动化生产 , 机器对人工的依赖、操作技能各方面的要求都比较高 , 当人工因素比较高的时候 , 它对产品的质量会有一定的影响 , 尤其在要求提升产能的时候 , 靠人工一时半会提不上去 。 ”上海百康电子元件有限公司技术总工程师叶必强说 。

去年4月 , 百康电子投资600多万元自主研发的一套自动化生产设备、自动化成套生产线开始投产 。 今年6月 , 环形线圈生产车间又引进了自动连线装配系统、全自动视觉检测系统 , 完成智能化改造 。 7月31日 , 采访人员在百康电子的环形线圈生产车间看到 , 50台机器正在高速运转 , 而整个车间只有两名工人 , 他们的主要工作是当机器的原材料使用完时 , 给机器添加原材料 , 其余生产工序全部有机器自己完成 。

疫情期间销售逆势增长
上海百康电子元件有限公司总经理叶晓告诉采访人员 , 环形线圈生产车间的智能化改造 , 不仅降低了人工成本 , 产品质量也明显提升 , 线圈产品的校验合格率由原来的90.2%提升至99.9% , 产能也得到了大幅提高 , 单班产能提高了2倍 。
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原因 , 春节假期结束后很多员工无法及时返岗 , 得益于智能化改造 , 百康电子环形线圈产品的产能丝毫未受影响 。 “因为对人工的依赖不高 , 疫情期间 , 我们智能化车间复工复产比较早 , 环形线圈产品在公司产品销售收入的比重由原来的35%提升到了70% 。 今年上半年 , 百康电子在整体销售收入下降7%的情况下 , 环形线圈生产车间的销售收入却反倒提升了6% 。 ”叶晓说 。

叶晓介绍 , 环形线圈生产车间智能化改造是百康电子从零配件向智能设备结构转型的开始 , 接下来将对变压器车间等其他车间也进行智能化改造 , 未来的百康电子将致力于打造一家能够为工业4.0及未来工业革命提供核心技术以及整体解决方案的智慧型企业 。
■文李于伯■图李于伯
■栏目责编张友明
【上观新闻|40个工人的活两个人就能完成!上海百康电子“机器换人”实现智能化改造】■栏目主编张晋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