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追着洪水跑:没人愿冒险,但有些事必须得有人做
追着洪水跑
同大镇被水淹那天,耿光刚结束在六安市固镇镇的救援工作,还没顾上喘口气,就拉着团队开车跑了240多公里,一路上雨越下越大,到达合肥市庐江县境内时,已经是晚上,同大镇就在庐江县北部 。
车载广播不断提示着道路交通信息和最新的灾情,他们随身携带的对讲机也一直在响,团队成员互相商量着前往救援的目的地 。雨带的南移,令合肥普降暴雨 。来自气象部门的信息显示,自6月10日入梅以来,截至7月26日16时,合肥平均降水量829毫米,已超过常年梅雨量236%,突破有气象记录以来的历史极值 。
文章图片
7月24日,薛家圩村,一名救援队队员的裤角在滴水 。
这其中,庐江县首当其冲,平均降水量达到1011毫米,境内遭受百年一遇洪灾 。多条河流漫过圩堤,向人们的聚集地咆哮前进,近19万人因此受灾,6万人被迫紧急转移 。
耿光他们的任务就是协助政府转移这些被洪水围困的人 。他是一支社会应急救援队伍的负责人,此前一直参与地震救援工作,这个夏天,由于严重的洪涝灾害,他临时买了两艘冲锋舟,然后开始追着洪水救人 。
文章图片
7月24日,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同大镇薛家圩村,搜寻任务结束后,救援队在收拾打包救援装备 。
风险
耿光他们到达庐江县同大镇那天是7月22日,庐江县最大的圩口——石大圩刚刚漫堤决口,导致4个村庄被淹,约6500人被洪水围困 。洪水涌过来时吞噬了不少人,直至今天,仍有一人处于失联状态 。
“从没见过这么大的水 。”耿光说,同大镇很多村子整体都已经淹没在了水下,只有零星的路灯顶端还露在水面上,冲锋舟直接开上了村民家的屋顶,开船时,一不小心,头就会撞上电线 。可是,水位还在继续上涨,漫过一处处高地,不断逼近新的居民聚集地 。
时间紧迫,到同大镇的第二天,他们就开始救援 。给冲锋舟充好气,推舟下水时,耿光心里还是会打鼓,“这和地震救援不一样 。”他说,地震救援是静态的,震后很多情况可知可控,而水域救援“完全就是摸瞎” 。
文章图片
7月24日,薛家圩村,江苏恩典公益救援队收到救援信息后,准备坐冲锋舟下水搜寻被困群众 。
这个一米八的大汉第一次发现自己这么怕水,行驶冲锋舟的时候,他的手不断冒汗,握着发动机手柄总感觉不听使唤,有时一个浪打过来,冲锋舟就会偏离方向 。他得时时注意周边的情况,毕竟水面上的风险是可以感知的 。那些被洪水席卷的冰箱、衣柜等障碍物会漂浮在水面上,只要集中注意力,一般不会撞上 。
真正的危险来自水下,没人能看清水下的情况 。有时,一块玻璃或是一些尖锐物就会划破冲锋舟,发动机要是缠上水草或是电线,船就有可能侧翻……在救援过程中,人要是掉入水中,就只能祈祷此时的水面是风平浪静的 。
事实上,水域救援面对的风险远不止于此 。每片水域的情况都不尽相同,水的流速、水下环境不一样就会造成不同的水流现象 。
“我们最怕遇上漩涡和滚水区 。”成都授渔公益发展中心秘书长王海波告诉中青报·中青网采访人员,漩涡起来的时候,冲锋舟是没办法靠近的,不然就会被水带走 。而滚水区——高水位水体在低洼处制造了一个大型涡流,身在其中可以反复体验被水流带到水底、拉至水面、推向周边、沉入水底的循环过程,如果遇上,安全指南只有一条——绝对避免进入 。 分页标题
王海波和耿光是多年的好朋友,他们并肩参与了多次救援行动,这次也一样 。在同大镇的救援行动中,他们迄今已经搜救转移了30多人 。谈到救援风险时,耿光说,不怕死的救援队不是好救援队,但“知道有人在里面,我们能不救吗?”
文章图片
7月24日,薛家圩村,救援队帮助当地一位村民返回家中取重要文件 。
救援
对救援人员来说,每次参与救援实际上都是在“用命搏”,因为不可知的风险太多 。
比如7月21日,耿光和王海波在固镇镇参与救援时,就遇到了险情 。那是耿光第一次开冲锋舟,他对这一天印象特别深 。
“那天救援任务比较多,团队里的成员基本都出去搜救了,后来只能我自己上了 。”耿光对开冲锋舟心里没底 。此前,他只在理论层面学习过冲锋舟的知识,从没真正下过水 。新买的船,他连油管都不知道怎么装 。“在现场我又不好意思说这个,只能说我很忙,能不能帮我装一下 。”
求救的祖孙3人,是两位近70岁的老人和一个八九岁的小孩,耿光喊上了王海波一起去搜救,救人时没有发生什么意外,他们很顺利地接到了人,但在返程时,意外却发生了——一道急流突然涌来,一位老人没站稳,把冲锋舟发动机的钥匙拔了下来 。
“冲锋舟顿时失控了,急流一冲,我们一瞬间被冲出了二三十米 。”王海波后来形容,那一刹那,耿光脸色顿时变得煞白,船上的人都不知所措,小孩一面在喊着“我怕我怕”,一面说“叔叔,我给你加油” 。
后来,瞅准机会,王海波一把抱住了一根电线杆,耿光紧急重启了发动机,冲锋舟才最终稳定下来 。一船人心有余悸,久久没有说话 。
这次参与洪水救援,耿光已经遇到了数次类似的危险 。还有一次,转移一位被围困的老人,因为水急,冲锋舟无法靠岸,他只能扶着老人蹚水走,结果又来了一阵急流,冲得体重超200斤的他差点倒地,他一边死死拉着老人,一边用脚缠着水草,足足坚持了十多分钟,水流才小下去 。
回到冲锋舟上,他大口喘着粗气,那十几分钟他脑海里想了很多,如果实在坚持不住,他就抱着老人一起走,也许还有一线生机,“最坏的结果就是‘以命换命’,我也不亏” 。
救援是份“苦差事”,耿光明白,但他还是愿意为此去“拼命” 。
【他们追着洪水跑:没人愿冒险,但有些事必须得有人做】耿光的同伴陈伟平说,每次听同伴们分享救援中的故事时,大家都能收获很多感动,听到对方说“谢谢”的时候,大家会特别高兴,“对我们来说,谢谢的分量是很重的 。”——没人愿意冒险,但有些事必须得有人做 。等着庐江这边的洪水退下去,他们准备继续沿着长江走 。
- 篮球|慈世平:感谢步行者当年对我的支持,愿他们早日夺冠
- 被拿错的行李袋一模一样,因为行李袋中有购房合同,他们能找回各自被拿错的行李袋吗
- 地震|地震鱼为什么只会在发生地震前后才现身?
- 新华社|甘肃文县:洪水过后 生活重新开始
- 人生第一份工作|每个人都自称是专家,但他们真的能帮你建立业务吗?
- 钱学森|中国10大科学家,很少有人知道他们的荣誉称号,他们是不朽丰碑
- 一条大黄鱼卖出1.5万元!背后是他们在海上乘风破浪…
- 白宫演讲被示威者“打搅”,特朗普:他们是暴徒!
- 甘肃文县,洪水过后,全力恢复生产生活秩序
- 中国新说唱|药水哥直播diss暴扣哥:他带个翅膀胡哨,粉丝劝他们线下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