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我的孩子抑郁了,我却以为她只是不开心”


_本文原题:“我的孩子抑郁了 , 我却以为她只是不开心”
死亡不可怕 , 可怕的是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失望 。

心理健康|“我的孩子抑郁了,我却以为她只是不开心”
本文插图
一名年仅21岁的女孩不顾其他人劝阻 , 还是毅然决然地从峨眉山金顶跳下 , 当场身亡 。
旁边游客一遍遍地劝她 , 「快回来」、「听听我们的话」、「你还有爸爸妈妈」 , 但是她还是决定放弃自己的生命 。
自杀之前 , 她留下了一封遗书 , 坦诚地说自己有抑郁症 , 遗书里她写出了自己的崩溃和无奈:

心理健康|“我的孩子抑郁了,我却以为她只是不开心”
本文插图
女孩在遗书中称自己得了抑郁症 。 「很多人把这种病当成脆弱 , 想不开 。 我想说不是的 , 我从来不是个脆弱的人」 。
女孩还呼吁 , 「希望大家能多多关注抑郁症这个群体吧」 。
这个女孩对这个世界并没有任何恶意 , 只是这个世界让她太失望了 。
有些网友留言说到:
“死的勇气都有了活的勇气都没有吗?”
【心理健康|“我的孩子抑郁了,我却以为她只是不开心”】“还是我们小的时候比较好 , 天天盼着什么时候有肉吃 , 哪有什么抑郁?”
“你就是太脆弱了!”
想想你的爸妈和你身上的责任 , 有什么大不了的 , 睡一觉就好了啊 。 ”
这些声音不但出现在她死后 , 相信生前也听到过不少 。
在遗书里看出 , 女孩的遗愿之一是希望大家关注抑郁症群体 , 给他们多一点关心 。 他们需要的不是建议 , 也不是责备 。
所以 , 千万不要随便评价什么「死的勇气都有了活的勇气都没有吗」这种话 。
你不是当事人 , 你也并不了解抑郁症 , 你不知道别人正在经历什么 , 这个病有多么的痛苦 。

心理健康|“我的孩子抑郁了,我却以为她只是不开心”
本文插图
一位在高中患有抑郁症的孩子在网上写下了他的经历:
“我深知父母的关心是有多么的重要 , 知道今天我已成家立业 , 再次回忆起那段岁月 , 仍心有余悸 。
高中时 , 因为学业压力 , 加上对县城高中环境的不适应 , 生性内向的我 , 在学校里我几乎没有朋友 , 学业压力的步步紧逼 , 枯燥高压的生活 , 使抑郁症像魔鬼一样的缠上了我 。
持续的情绪低落 , 整宿的失眠 , 几乎快要摧毁了我 , 没有一个人能体会那种折磨 , 也没有一个人能给予自己帮助 , 更令我伤心的是 , 在父母眼里 , 我的不爱说话 , 爱发脾气 , 整天愁眉苦脸 , 被他们当做了不开心 , 从来没有加以关心 。 ”
其实 , 这样的人不在少数 , 很多人留言表示自己也经历过:

心理健康|“我的孩子抑郁了,我却以为她只是不开心”
本文插图
抑郁症很可怕 , 但是更可怕的是家庭不重视 , 偏偏不相信 , 以为自己的孩子 , 只是压力大了点而已 。
这是家庭教育的一个通病:当今的许多父母 , 没有抑郁症的直观概念 , 也没有意识到抑郁症有多可怕 。
父母们往往以自己的心态看世间 , 得出自己的孩子太过矫情这个结论 , 更有些家长 , 觉得都是自己从小惯的 。
殊不知 , 一念错一生错 。
微博上有一段视频 , 关于一个韩国的20岁抑郁症患者的自白:
如何预防孩子得抑郁症?
(1)家长对孩子的学习教育有度 , 不过分溺爱孩子 , 也不忽视孩子
过于关注孩子的成绩会让孩子觉得父母根本不爱自己 , 注意倾听孩子内心的诉求 , 平时跟孩子平等交流 , 当知心朋友 。
这样孩子在学校里面受到挫折才会跟家长诉说 , 寻求心理安慰 。 否则心理问题化解不了 , 可能会变得抑郁 , 甚至影响正常的学习与生活 。分页标题
(2)提高家庭和亲密性、情感表达、知识性、娱乐性、组织性及减少家庭的矛盾性可以降低抑郁倾向的发生
当孩子的情绪、行为发生明显变化时 , 要主动关心 。 如果孩子不愿意说 , 要主动去跟班主任、科任老师及同学们了解 。
如果发现孩子最近一段时间情绪持续低落 , 学习成绩大幅下降 , 要主动和孩子沟通 , 即使孩子有抵触情绪 , 也要耐下心来 , 打开孩子心中的结 。
(3)如果已经出现抑郁症状 , 甚至孩子已经开始求助 , 家长要给孩子积极的心理暗示
给孩子足够的帮助 , 多鼓励孩子 , 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 抑郁症患者大都出现厌食少食现象 , 注意孩子孩子饮食上的营养 , 最重要的是 , 要尽早带孩子去专业机构 , 予以积极治疗 。
抑郁症不会因为孩子小而手下留情 , 家长要时刻关注孩子生理和心理的变化 , 对孩子的一些反常变化 , 多加以关注 , 避免不必要的悲剧发生 。
万一孩子真得了抑郁症 , 不管轻重与否 , 家庭教育一定要及时跟上 , 作为父母 , 绝不能以任何借口 , 缺席这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斗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