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ya|Jya × 茑屋家电|增田宗昭:100则幸福生活提案

7月10日,Jya新光台灯在日本茑屋家电开售 , 这标志着Jya美学家电品牌正式进入日本市场 。 而之所以选择茑屋家电 , 这来源于Jya和茑屋家电之间对于“幸福生活”的共鸣 。

Jya|Jya × 茑屋家电|增田宗昭:100则幸福生活提案
图片
几乎世界上的所有事物 , 都是为了让人们过得更方便而存在 。
为了让人们生活更便捷 , 事物就会不断推陈出新 , 努力提升效率 。
网络联结一切的时代 , 手机可以快速支付我们想买到的任何东西 , 交通和通讯变的没有一点阻碍 , 更快的行走脚步、更快的工作效率 , 推着整个世界都在疯狂地运转 , 恨不得在生活的下一秒就会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 , 在这种快速的生活节奏中 , 我们好像轻而易举就能获得很多东西 。
但事实上 , 我们还是不会因此感觉到更多的幸福 。

Jya|Jya × 茑屋家电|增田宗昭:100则幸福生活提案
图片
茑屋创始人增田宗昭说:“人的幸福 , 恐怕正好跟效率背道相驰 。 ”
对人类而言 , 真正能带来幸福的 , 不是效率 , 可能是其他事物 。
在消费领域 , 拿日本来说 , “二战”过后 , 整个社会是一个物资缺乏的状态 , 消费者可以直接从商店里摆卖的商品中感受到价值 。 一旦有新的东西出现 , 大家就会备受关注 , 甚至在店面门口排起长龙 , 这是当时大家对于“新事物”所获取到的满足感 。
随着时间的过去 , 物质开始普及 , 生产力也跟着快速的提升 , 没用多久商品就开始泛滥 。 后来借由网络的出现 , 购物平台飞跃式的扩展 , 顾客可以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 , 享受购物的乐趣 , 购物平台也开始泛滥 。 但这些形式大多都逃不过一个现实:物质本身价值的逐渐降低 。
人们在消费上的追求也在改变 , 不断快速更新的商品无法给人们带来真正意义上的喜悦 , 消费者很难再从物品本身感受到其价值所在 , 开始追求更多的东西来满足、丰富自己 。 也就出现如此现象:人们物质条件得到满足 , 却依然对当下的生活方式不满足 。
为人们的生活提案=“我想过这样的生活”
茑屋——未来生活的实验场

Jya|Jya × 茑屋家电|增田宗昭:100则幸福生活提案
图片
“我们卖的不是商品 。 ”
那究竟是卖什么?
“生活 。 ”
茑屋书店创始人——增田宗昭
1982年增田宗昭在大阪府枚方市京阪电铁枚方市车站前的一栋大厦的五楼 , 开了一家名叫“LOFT”的咖啡店兼唱片行 。 当时为了募款 , 增田宗昭写了一篇名为《创业理念》的文章 , 其中提到:
“在变革的80年代 , ‘Culture Convenience Club’决定在关西最大的卫星都市枚方市 , 开一家LIFE INFORMATION CENTER——‘LOFT’ 。 这是一家能让顾客轻松享受文化的商店 , 店里会贩卖唱片、与生活信息相关的书籍以及影片(含出租) , 地点在车站前 , 交通相当便利 , 而且营业到晚上11点 , 装潢是成本低廉的仓库风 , 我们想将它变成向枚方市的年轻人提供80年代新生活风格信息的据点 。 开店后 , 我们还会挑战售票系统、住宅信息(房屋租赁中介)、装潢设计等领域 , 并作为青年文化的据点 , 投下震撼弹 , 将枚方市车站到连锁超市‘Izumiya’一带 , 发展成美国西海岸那样人文荟萃的地区 。 ”
增田宗昭从一开始的想法就是要做“生活方式提案” 。 于是1983年 , 增田宗昭在大阪府枚方市开设了一家既可以租赁唱片、录像带 , 又可以买书和喝咖啡的店铺——“TSUTAYA”(茑屋书店 枚方店) , 也就是茑屋书店的原型 。

Jya|Jya × 茑屋家电|增田宗昭:100则幸福生活提案
图片
可是在当时的日本书店或是CD店已经濒临没落 , 一点也不景气 。
增田宗昭想法却是:提供一个场所 , 供人们可以在里面找到自己喜欢或者适合自己的东西 。 通过这个场所向人们提案 , 展示出对生活的品质追求 , 人们就可以在里面进行挑选 。 分页标题
于是这家店很快受到了当地人的喜爱 , 仅一年的时间就扩张至55家 。

Jya|Jya × 茑屋家电|增田宗昭:100则幸福生活提案
图片
1984年开幕的茑屋书店江坂店 , 融合了TSUTAYA、咖啡厅与办公室的空间设计 , 该空间设计哲学一直延续到“代官山 茑屋书店”
经历“LOFT”到“TSUTAYA” , 仅仅用了三年时间 。 紧接着1985年 , 增田宗昭成立了CCC(Culture Convenience Club)公司 , 它以书店及影音租借贩卖连锁店的形式开了很多家店面 。 在20世纪80年代后半段达到巅峰 , 店面拓展至全国 。
在2003年的时候 , 推出以T-CARD为基础的“新服务”:与全家(FamilyMart)、BOOK-OFF(日本最大的二手书连锁店)等企业合作 , 实施了可在TSUTAYA的各式商店通用的会员积分制度 。
同年CCC在东京还开了一家“Book&Cafe”为概念的书店 , 起初也不被看好 , 被说是开这种读书的咖啡厅 , 搞不好书反而卖不出去 。 结果不但咖啡销售实现了庞大的利润 , 书籍的销量也得到提升 。
这家概念店的想法其实并不是要卖一杯咖啡 , 而是“让顾客享受悠闲时光” 。
“CCC其实做的就是‘cultureconvenience’(文化便利) 。 ”

Jya|Jya × 茑屋家电|增田宗昭:100则幸福生活提案
图片
CCC的创立 , 成功地将增田宗昭最初的想法得以实现 , 那就是通过用电影、音乐、书籍提供信息 , 进行生活提案 , 把“文化”(culture)通过“唾手可得”(convenience)的形式 , 打造成“文化基础建设” 。
简单可以理解为 , 让人们随时都能取得生活提案的信息 , 将这种信息可以休闲化、大众化 。
从茑屋书店到茑屋家电
“我们想提供的 , 就是一段让来‘代官山 茑屋书店’的人享受散步的时光 , 以及想事情的时光 。 ”
其实增田宗昭做的事情一直都处于逆流而上的状态 。 2011年设立“代官山 茑屋书店”时 , 出版业持续下滑、电子书的时代兴起、实体书店的衰落等面临各种问题 。 增田宗昭依旧坚持自己的想法 , 并且很快决定了茑屋书店的选址和策划 。

Jya|Jya × 茑屋家电|增田宗昭:100则幸福生活提案
图片
代官山——一个日本中产阶级聚居的地方 。 据说这个地方很久以前就是高级住宅区 , 在增田宗昭之前 , 已经有73家公司来找过地主 , 毕竟这里是市中心的繁华地段 , 还拥有4000坪的空地 , 算是非常难得 。 “代官山 茑屋书店”历经两年时间才确定了在此地设立 。
“硬挤出来的点子 , 八成不会太好 , 真正好的企划 , 必须自然而然涌现 。 这会受身体、精神状况 , 以及是否待在适合构思创意的环境的影响 。 再者就是地理位置、空气、气味及信息 , 这些应该也有关系 。 ”
增田宗昭觉得这里的“气”很好 , 是可以带来灵感的地方 。 据增田宗昭回忆 , 他曾经总是去对面的一家ASO咖啡厅撰写他的企划书 , 坐在那远远望去 , 虽望不见对面的全景 , 但知道里面是一片像小森林一样舒服的空间 , 这个空间优雅、洗练 , 静静地坐落在那 , 有种土地与生俱来的性格一样的特质 。
增田宗昭决定将4000坪的土地延续“TSUTAYA”的概念:贩卖书籍、CD、DVD , 且附设咖啡厅的复合式大型商店———“代官山 茑屋书店” 。 用树木林立的散步小径串联、开满独立商店的专卖店街 , 打造“代官山T-SITE”小镇 。

Jya|Jya × 茑屋家电|增田宗昭:100则幸福生活提案
图片
以「森里中的图书馆」为主题 , 代官山茑屋书店是TSUTAYA为成人而建立的综合型书店 。
“代官山 茑屋书店”结果大获成功 , 其消费群体遍及男女老少 , 平日日均客流量达到1万人 , 假日日均客流量高达两万人 , 东急代官山车站的乘车人数 , 与“代官山 茑屋书店”开业前相比 , 多了几乎两成 。 分页标题

Jya|Jya × 茑屋家电|增田宗昭:100则幸福生活提案
图片
但是增田宗昭的追求不止于此 , 自1985年创办CCC起 , 他始终认为CCC必须成为“全球第一的企划公司” , 在这里不是卖书、不是卖唱片也不是影音出租 , 而是卖企划 。
可见 , 茑屋涉足家电行业是非常顺其自然的事情 。
茑屋家电 ——“看得见生活风格”的家电行
早在20世纪70年代后半段到80年代 , 日本家电商创造出了划时代的商品 , 赢得全球瞩目 。 但不知不觉间 , 日本家电行业的实力衰退了 , 如今那些令人觉得“很酷”的商品 , 都不是日本厂商做的 。 大型家电量贩店 , 尽管不断扩增店面 , 业绩却持续低迷 , 巨大的卖场再也不像当年一样车水马龙 。
增田宗昭意识到 , 只是把商品整齐陈列出来的展示方式 , 已经不适用于现代人的生活 。

Jya|Jya × 茑屋家电|增田宗昭:100则幸福生活提案
图片
2015年“二子玉川 茑屋家电“开在东京二子玉川车站前的商业设施中 , 一楼与二楼是茑屋家电 , 三楼与四楼是电影院 , 再上面就是乐天集团总公司等办公区域 。
“茑屋家电就像是一本杂志 , 主题是‘令人期待的生活’ , 里头编纂了100篇让人想读的专栏文章 。 ”
与其摆出1万种商品 , 不如提供100则生活提案 。 在日常生活中 , 到底该如何具体地使用物品 , 人们才会觉得幸福 , 才会觉得生命丰富?这是茑屋家电正在思考的事情:借由“实体店面”的场地 , 对生活提案 。 不是贩卖商品 , 而是提案生活 。
“二子玉川 茑屋家电”的设计阵势十分强大 , LOGO设计依旧来自设计大师原研哉之手 , 室内设计由设计“代官山 茑屋书店”的设计公司IKG的池贝智子设计 , Lightscape DesignOffice的总裁东宫洋美设计了一套会因全天实况进行微妙变化的智能操控照明 。 让人们进入这个空间就能感受并得到十分舒适、自由的状态 。

Jya|Jya × 茑屋家电|增田宗昭:100则幸福生活提案
图片
在“二子玉川 茑屋家电”的空间中 , 所售商品区域旁一定会摆放相关书籍 , 装潢则是读书咖啡厅的形态 , 可以让人一手拿着咖啡在店里的任何一个角落闲逛 , 这一点延续了“TSUTAYA”的理念 。
茑屋家电按不同的应用场景 , 将不同家电配搭在不同的区域还有各种鲜活的绿植和精致生活杂货穿插其间 , 休息的沙发和座位密布在空间的各个角落 , 消费者可以非常自由舒适地“游走”在其中 。

Jya|Jya × 茑屋家电|增田宗昭:100则幸福生活提案
图片
茑屋家电里还有各种品味的品牌店入驻 。 例如 , 著名的意大利家具品牌Arflex , 非常注重对文化和新技术产品的研究 , 坚持在设计领域的突破与创新 。 在茑屋家电的二楼休息区就可以看到由各种家具混搭出不同的生活场景 。
还有来自Good Meal Shop的冰淇淋 , 茑屋家电提供在家制作美食的生活方式的场景 , 体现其“Home-Made”和“Hand-Craft”的理念 。 绿植区域是日本一家具有非常人气的植物店品牌SOLSO HOME , 擅长与植物有关的各种创意搭配 , 用来装饰生活场景 。 引进东京最好的美甲美发沙龙之一的Uka 。

Jya|Jya × 茑屋家电|增田宗昭:100则幸福生活提案
图片
茑屋家电设计如此精细 , 用更多的时间和成本去考虑符合人们生活中的各种场景去为生活提案 。 之所以这么做就是因为日常的高效率的活动和工作并不能给人们带来很多的幸福感 , 人们必须重新思考怎样才能获得幸福这件事情 。
所以“生活提案”将带来更多有关人们生活方式的想法 。 关于生活中出现的一切 , 都可以被提案 , 甚至是“光” 。 Jya美学家电与茑屋家电携手 , Jya新光台灯已正式入驻“二子玉川 茑屋家电” , 为人们带去更多对于“光”的不同理解 。 Jya想向人们提供一个不太一样的生活体验 , 它所带来的不只是来源于物质上的满足 , 而是创造一个在生活夹缝中的“精神空间” 。 分页标题
有很多人都表示去到茑屋每次能都感到十分舒适、幸福 。 增田宗昭认为并不是因为这里建筑美丽而取胜 , 而是这里建筑与建筑之间的关系 。 而这种关系就是由光来塑造形成的 。
“在建筑物之间射入阳光与阴凉处的平衡 , 其实就是由光线营造出来的风景 , 没有光 , 人就看不到事物 , 也就无从认识事物 。 ”
在追求效率的时代 , 人的幸福感会一点点流失 , 而光会将人们所见的事物变得美好起来 。
Jya新光台灯是对“光”的再设计 , 剥去一切外在的束缚 , 保持灯光最纯粹的样子 。 诠释生活中的各种状态 , 重新找回真正属于自己的幸福感 。

Jya|Jya × 茑屋家电|增田宗昭:100则幸福生活提案
图片
“尝试思考”
30°/45°侧发光的形式 , 照射出一小片独立的光域 , 营造专注个人的精神世界 , 不打扰他人 。 简约柱形灯体 , 将光束收为一体 , 随着光线的自然洒落 , 开启新的的哲思之旅 。
阳极氧化工艺和CNC精密切削带来细腻质感和丰富的手触体验 , 精准吸附的磁吸式底座 , 吸附时能发出碰撞之间的巧妙声音 。 灯体内发光模块与散热模块的组合构思 , 尽收其中 。
“珍惜独处”
将灯的主体尽可能退于灯光之后 , 独特的柔软灯光照亮所需要区域 , 消除周围一切繁杂 。 无线可充电的设计 , 无论在哪里 , 都能随时开辟理想地带 , 享受独处时的轻松 。
“经常阅读”
顶部控制按键 , 指尖轻触就可以开启 , 拥有散射光、聚焦光两种光域 , 5档亮度调节 。 简易触控 , 适合各种阅读模式 , 灯光陪伴人们渐入最佳的阅读状态 。

Jya|Jya × 茑屋家电|增田宗昭:100则幸福生活提案
图片
幸福来源于生活中自然的流露、人性自然的需求 。 Jya新光台灯 , 不仅仅设计一盏灯 , 而是创造一束光 。
用这束光去诠释生活中的空间 , 留给属于自己的一个“光域” , 体验自己觉得最舒适的生活方式 , 就会发现原来幸福还是可以被找到 。
(责任编辑:李显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