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经济|高德“查岗”:披着关爱外衣的营销剧?
本文插图
投稿来源:互联网江湖
近日 , 高德地图上线"查岗功能" , 据悉 , 通过高德地图中的"家人地图"可以获取家人实时位置信息 , 此外该功能还可以精确记录家人最近72小时行动轨迹 。
该功能一经上线便引发诸多争议 。 不同意见大致分为两派:有人认为对于身患老年痴呆的老人以及孩子来说是不错的产品功能 , 也有人认为 , 没有人愿意接受被二四小时"监控" , 家人隐私也有要有边界 。
守护安全的出发点是好的 , 但关键在于实际的现实情况中发挥有效的作用 。
透过现象看本质 , 所谓"查岗功能"则可能是高德"自导自演"的一场披着"关爱"外衣的营销剧 , 就目前而言 , 高德地图这波操作似乎也有些"翻车"的意味 。
“查岗功能”突破个人隐私边界?高德地图或成“家庭矛盾制造机”
高德地图"查岗功能"的争议核心的点在于使得部分用户有一种"被侵犯感" 。
"人们都需要有一定的空间感 , 即便是家人之间、情侣之间也有保留个人隐私的必要性 。 "研究家庭伦理关系多年的陈伟航(化名)对互联网江湖表示 。
"举个例子 , 这就好像是夫妻之间 , 男主人藏了一点私房钱 , 而高德作为男主人和女主人共同朋友 , 把私房钱的位置告诉了女主人 , 虽然获得了女主人的好感 , 但实际上对男主人利益造成了侵犯 , 而且有可能破坏原本和谐的家庭氛围 。 "
在两性关系中 , 如果一方能够通过某种正当的功能或者手段掌握对方的一切行踪 , 则意味相对强势的一方的窥探隐私行为可能会被正当化 , 并且有可能催生强势一方的控制欲 , 该产品功能或者手段可能演变成为"家庭矛盾"或者"两性矛盾"制造机 。
伟航认为 , 根据《民法典(草案)》中的规定 , "隐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 。 "而个人的位置信息显然属于其中的一种 。 至于伴侣之间、夫妻之间的位置信息构不构成隐私 , 目前在法律上还没有明确规定 。
对于家人地图引发的争议 , 高德方面在回应中提到 , 开启家庭地图需要获得家庭成员的同意 。 然而部分网友似乎并不买账 。
"很多时候被家人要求开启位置信息不在于自己的态度 。 "对此有部分网友评论道:"你敢不同意吗?不同意 , 就说明有问题 , 越描越黑 , 同意了 , 坐等被监控?"
客观的来讲 , 对于缺乏自我保护能力的未成年人和患有阿尔兹海默症的老人来说 , 这样的位置实时查询和追溯功能有一定的作用 , 但究竟能起到多大作用是一个问题 。
"很多老人都不用智能手机 , 根据一份调查显示 , 已经在使用智能手机的老年人中有60%左右都不会经常使用 。 "老年活动中心的王先生在接受互联网江湖采访时表示:"智能手机的使用门槛还是太高 , (家人地图功能)实际上没有太大意义 。 "
无论从老年人使用智能手机比例 , 还是使用门槛上来看 , 高德地图"查岗功能"的应用空间实际没有那么大 , 实际上"伪需求" 。
那么 , 既然价值不大为什么高德还要做?用社会资源去弥补一部分的需求 , 但是前提是建立在伤害另一部分人隐私的基础之上 , 这种"道德性"必要性有多大?
在互联网江湖看来 , "道德性"的外表之下 , 资本与商业才是一个产品最本质的诉求 。
反过来看 , 上线"查岗功能"的高德在"道德"外衣下为了一部分用户的"伪需求"来牺牲相当一部分用户隐私诉求 , 本质上是一种"伪善" 。
好比说 , 去个饭店 , 因为有人不能吃辣 , 所有人都被剥夺了吃辣的权利 , 饭店一副道德君子模样 , 一脸正经的告诉你 , 这是关爱 , 这是更健康的饮食习惯 。
这本质上是以一部分用户的利益为代价去讨好另一部分用户 , 并且在这个两性对立加剧 , 隐私问题越来越敏感的当下 , 赤裸裸的"炒热度"以获得流量与品牌曝光 。分页标题
对于"伪善"的高德来说 , 或许这样的"得与失"的交换十分值得 。 一方面 , 以"守护家人"的名义为自己贴上"公益、道德"的标签 , 另一方面却牺牲部分用户的利益完成一次"事件营销" , 从而实现核心的商业目的 。
“查岗功能”事件营销的如意算盘 , 高德地图打得响吗?
醉翁之意不在酒 , 在乎山水之间也 。 一句话 , 高德地图做这个"查岗功能" , 虽然美其名曰:"守护家人" , 实则别用有意 。
互联网江湖猜想 , 高德上线该功能商业目的无外乎以下两点:事件营销 , 卡位地图社交 。
猜想一:高德的私心 , 一出营销闹剧
失败的营销原因各有不同 , 有的是输在策划 , 有的输在执行 , 有的则是产品本身就漏洞曝出 。 而成功的事件营销都是相似的 , 比如微信红包、支付宝五福 , 再比如B站《后浪》演讲 。
好的事件营销必须要"出圈" , 支付宝五福和微信靠的是民俗文化出圈 , B站《后浪》靠的是年轻人与中年人的社会话题出圈 , 而高德地图似乎想要借助"隐私"这一敏感话题出圈 。
另一方面 , 有敏感话题之后 , 下一步就是制造"冲突感"和争议性 , 将科技新闻搞成社会新闻 , 从而实现营销意义上的成功 。
"查岗功能"背后涉及的两性关系、未成年人隐私、成年人隐私 , 则很容易引发话题性和"冲突感" , "家人地图"很显然达成了这一点 。
正所谓"万花丛中过 , 片叶不沾身 。 "高德地图高明的一点在于 , 以"保护老人、孩子"的道德感标榜自己 , 试图以"家人地图"的道德外表去掩盖事件营销中制造敏感话题、引发话题争议的痕迹 , 从而实现事件营销的商业目的 。
这像极了生活中某些人为了自己一己私利 , 损害别人利益还冠冕堂皇的说"你知道吗?我这是在保护你 。 "
事实上 , 高德的这场"营销大戏"正在逐渐演变成一场"营销闹剧" , 相关功能上线能够为高德带来多少用户增长我们不得而知 , 但有相当一部分网友表示"得知这个消息之后第一时间卸载了高德地图 。 "
由此观之 , 此次"查岗功能"的上线可能会拉低一部分用户对高德地图产品的印象 , 从而可能导致部分核心用户流失 。
猜想二:守护家人是表 , 地图社交是里
2016年 , 一款叫Pokemon Go的游戏引起一股风潮 , 该游戏内的地图基于真实地图制作而成 , 基于用户自身的LBS数据 , 辅之社交游戏的互动逻辑结合线上、线下的社交、游戏体验 , 获得了巨大成功 。
一般认为 , 信息沟通是社交的第一入口 , 因此微信、QQ等社交软件始终是互联网社交的第一应用入口 。
做地图社交不是做"颠覆者" , 而是要去做"补缺者" 。
微信、QQ等传统社交牢牢把握着熟人关系链条 , 几乎难以撼动 。 但与此同时经典社交模式疲软 , 新的社交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 开辟社交"新赛道"或许是可行的一个方案 。
Pokemon Go成功似乎证明了 , 除了线上信息沟通之外 , 线下的互动也是社交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 而一直以来在互动社交领域 , 也没有一款称得上成功的社交产品出现 。
社交的本质其实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关系以及内容 , 以微信为例 , 朋友圈本质是社交内容 , 通讯录列表承载关系聊天 , 而聊天、表情包拍一拍等则是互动 。 但微信、QQ等聊天软件其实是"重内容、重关系"但是"轻互动" 。 因此基于LBS定位服务的"重互动"社交则是对现有社交应用的有效弥补 。
因此 , 互联网江湖认为 , 此次高德地图以"守护之名"上线"家人地图"或许释放出一个信号 , 未来不排除有通过地图产品切入社交领域的可能性 。
从商业层面上来看 , 阿里生态中的企业协同性一直很强 , 比如今年年初阿里整合支付宝与本地生活业务 , 形成以支付宝数字中台为支持的本地生活服务体系就是一个例子 。
作为阿里系的重要产品 , 高德地图产品端的一举一动都可能传达出阿里企业战略方向的内涵 。 实际上 , 无论是早年间做来往 , 还是支付宝加入通讯录、聊天功能 , 阿里社交之心可谓"路人皆知" , 未来以基于LBS的互动社交再次"杀入"社交领域也不是没有可能 。分页标题
不过 , 基于LBS服务的产品 , 隐私永远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 , 在地图社交产品中 , 位置信息的暴露可能会涉及到更多隐私风险 。
放眼全球 , 法律与监管层面对于隐私数据的保护也在不断增强 。
比如 , 去年年初 , 法国就曾依据欧盟《通用数据保护条例》对谷歌违反数据隐私保护规定处以5000万欧元罚款 , 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也曾向谷歌开出1.7亿美元的隐私处罚罚单 。
未来 , 随着国内用户隐私保护意识的觉醒 , 以及立法、监管层面的完善 , 如何处理位信息与隐私安全之间的平衡问题 , 可能依旧是高德需要谨慎面对的问题 。 #高德地图#互联网#谷歌收藏
"举个例子 , 这就好像是夫妻之间 , 男主人藏了一点私房钱 , 而高德作为男主人和女主人共同朋友 , 把私房钱的位置告诉了女主人 , 虽然获得了女主人的好感 , 但实际上对男主人利益造成了侵犯 , 而且有可能破坏原本和谐的家庭氛围 。 "
在两性关系中 , 如果一方能够通过某种正当的功能或者手段掌握对方的一切行踪 , 则意味相对强势的一方的窥探隐私行为可能会被正当化 , 并且有可能催生强势一方的控制欲 , 该产品功能或者手段可能演变成为"家庭矛盾"或者"两性矛盾"制造机 。
伟航认为 , 根据《民法典(草案)》中的规定 , "隐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 。 "而个人的位置信息显然属于其中的一种 。 至于伴侣之间、夫妻之间的位置信息构不构成隐私 , 目前在法律上还没有明确规定 。
不过 , 基于LBS服务的产品 , 隐私永远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 , 在地图社交产品中 , 位置信息的暴露可能会涉及到更多隐私风险 。
放眼全球 , 法律与监管层面对于隐私数据的保护也在不断增强 。
比如 , 去年年初 , 法国就曾依据欧盟《通用数据保护条例》对谷歌违反数据隐私保护规定处以5000万欧元罚款 , 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也曾向谷歌开出1.7亿美元的隐私处罚罚单 。
【民生经济|高德“查岗”:披着关爱外衣的营销剧?】未来 , 随着国内用户隐私保护意识的觉醒 , 以及立法、监管层面的完善 , 如何处理位信息与隐私安全之间的平衡问题 , 可能依旧是高德需要谨慎面对的问题 。
- 借口|杨紫免除被告经济赔偿责任,网友:未成年不是借口,下次不能放过
- 聚焦|首档聚焦当代国民生活方式的综艺《生活真美好》即将上档
- 鲁港|380余名重要嘉宾现场参加鲁港经济合作洽谈会
- 悔改|因家庭条件不好,杨紫免除对网友的经济赔偿,她却生活滋润
- 杨紫|杨紫免除被告经济赔偿责任,网友:未成年不是借口,下次不能放过
- 论坛|鲁港经济合作洽谈会|嘉宾阵容大曝光,已邀主论坛嘉宾380余名
- 嘉年华|洋浦经济开发区场所营造暨嘉年华游园会活动圆满结束!
- 受害者|郑恺代言“翻车”,出现七百多位受害者,他们的经济损失该找谁赔
- 宜春市公安局开拓普法平台,打造晚高峰民生节目|周三有约 | 宜春
- 大白|粉丝经济进入倒计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