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车间|藏族阿妈体验“新鲜事”:道路平坦,可以转身倒着走


扶贫车间|藏族阿妈体验“新鲜事”:道路平坦,可以转身倒着走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中新网兰州7月18日电 (采访人员 殷春永 闫姣 高莹)进入伏天 , 藏族姑娘李吉地卓玛家的小卖部生意转好 , 看着孩子们怀揣书本来店里 , 她羡慕地说 , 现在的娃娃赶上了好时候 , 住楼房 , 有学上 , 还有钱花 。
李吉地卓玛是甘肃陇南市武都区坪垭藏族乡村民 , 这两年才整体移居到山下 。未搬迁之前 , 他们的家都建在半山腰 , 地形以九沟八梁为主 , 自然环境恶劣 , 地质灾害频发 , 居民未能走出贫困 。
受益于易地扶贫搬迁政策 , 当地对该乡镇8村1236户实施整体搬迁 。这是甘肃省“十三五”时期易地扶贫搬迁重点建设项目 , 在甘肃创造了整乡搬迁的先例 。

扶贫车间|藏族阿妈体验“新鲜事”:道路平坦,可以转身倒着走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7月中旬 , 航拍位于白龙江畔的坪垭藏族乡 , 呈莲花状 。高莹 摄
半山腰村民移居“莲花房”道路平坦体验倒着走
搬迁后的坪垭藏族乡坐落于白龙江畔的一处山脚 , 藏红色与白色相间的屋子呈阶梯状整齐排列 , 栽种于房前屋后的植物已满眼绿意 , 派出所、公共服务中心、卫生院、幼儿园等都有设置 。从高空俯瞰 , 房屋整体呈“莲花”状 , 取自藏族的“十四颗佛珠”和“莲花永驻”之意 。
而此前 , 临山崖而建的房屋、怕塌陷用木头撑起的道路、靠“人背畜驮”而饮的砂石水……这些都是村民司空见惯的 。“现在好了 , 自搬至山下 , 水泥路通到家家户户门口 , 出行十分方便 。”村民卯仁谢说 , 他们还住上二层楼 。
年逾六旬的藏族阿妈格桑旺姆一天最惬意的 , 便是吃过晚饭 , 带着孙子走上街道 , 看看花赏赏景 。道路平坦 , 她甚至可以转过身倒着走路 , 这是她搬下山后体验到的“新鲜事” 。
除此以外 , 格桑旺姆还和乡里其他村子的妇女交了朋友 。茶余饭后 , 她们相聚在一起聊天、散步 , 不同于此前山上的“谝闲传”(闲聊) , 现在她们聊得都是“做些啥事儿” , “谁家脱贫了 , 是通过打工还是做生意 , 我们好学一学” 。
卯仁谢将大伙生活、思想的变化看在眼里 。他说 , 现在大家更讲卫生了 , 懂得上进了 , 最重要的是脑子变灵活了 。卯仁谢做了点小生意 , 挣了些钱 , 日子越过越好 。乡里旅游产业发展起来后 , 他还打算开店售卖一些藏族服饰及小饰品、香烛等 。

扶贫车间|藏族阿妈体验“新鲜事”:道路平坦,可以转身倒着走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图为搬迁后的坪垭藏族乡 , 房屋整齐地排列 。(资料图) 闫姣 摄
赋闲在家的残疾小伙有了“营生”
“或许 , 我也可以自己挣钱 。”身患残疾的王建干从前赋闲在家 。2018年11月 , 他在父亲陪伴下 , 前往新居旁边的扶贫车间咨询务工之事 , 很顺达 , 报名后参加了培训即入职 。自此 , 他成了一名“上班族”有了“营生” 。
该扶贫车间以“合作联社+公司”的模式 , 生产销售宾馆洗漱用品、旅游商品、服装鞋帽、毛绒玩具等 。都是手工活 , 王建干做起来并不吃力 , 因为努力上进 , 他的业绩突出 。
“每月底薪有2400元 , 加上提成 , 最多的时候 , 可以挣3000多元 , 差不多和我父亲在外打工一样多 。全家人的生计 , 现在我能扛起一半 。”王建干笑了 。
在扶贫车间内 , 李三舟曼熟练地用缝纫机缝制酒店用拖鞋 。以前她围着锅台、灶台转 , 一家人的生活开销全靠丈夫外出打工 。而今 , 她一个月就能赚3000多元 , 和丈夫供两个孩子上学也没多少压力 。分页标题
为了让搬迁而来的坪垭人过得更好 , 今年 , 搬迁安置点背后的山坡上 , 后续产业示范园就开始加班加点施工 。
坪垭藏族乡党委书记王思保接受中新网采访人员采访时说 , 有了产业的支撑 , 村民就能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脱贫” 。目前 , 产业示范园已引进3家企业 , 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千人以上就地就业 。

扶贫车间|藏族阿妈体验“新鲜事”:道路平坦,可以转身倒着走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图为坪垭藏族乡村民在“家门口”的扶贫车间工作 。(资料图) 杨建辉 摄
深山藏族学子“遇见”山外世界
移居之后 , 坪垭乡的居民有了稳定的经济来源 , 过上了舒坦的生活 , 随之而来的“心事”便是孩子们的教育问题 , 村民们都希望自家孩子能通过学习出人头地 。
上课时间的每天早晨10点左右 , 坪垭中心小学都会传来阵阵歌声 , 学生和老师们手牵着手在操场跳锅庄舞 。
学生刘浩杰说 , 新学校的教室很亮堂、干净 。不同于山上旧学校的“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本教科书” , 他们现在用多媒体上课 , “能通过图片、视频见识到更多大山以外的世界” 。
学校校长王文明此前接受采访人员采访时表示 , 每间教室都安装有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设备 , 实现了“智慧教学” 。校园环境好了 , 学生多了 , 教师也渐渐多了 。
目前 , 学校整合了全乡40多名专职教师 , 教授包含语文、数学、美术、体育、英语等10多门功课 。
“以前因为老师少 , 所以每个人都是‘杂家’ , 什么都教 。”从教多年的孟国良是数学老师 , 他对比前后教学变化说 , 如今 , 老师只专心教授一学科 , 有更多精力和时间研究教学内容 。(完)
【扶贫车间|藏族阿妈体验“新鲜事”:道路平坦,可以转身倒着走】【编辑:苑菁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