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重温《陈情令》金光瑶“悲”在这三点:他,没你想象中“精明”



情感|重温《陈情令》金光瑶“悲”在这三点:他,没你想象中“精明”
本文插图
文|公主恩淇
余秋雨在《山居笔记·小引》里写道:
“人生的道路也就是从出生地出发 , 越走越远 。 一出生便是自己 , 由此开始的人生就是要让自己与种种异己的一切打交道 。 打交道的结果可能丧失自己 , 也可能在一个更高的层面上把自己找回 。 ”
也就是说 , 人 , 无论最终活成什么样子 , 都是自己决定的 。 有些人 , 能在更高的层面上找回自己 , 也有些人 , 被残酷的现实消磨 , 最终丧失了自己 。
金光瑶 , 就是那个丧失了自己的人 。
他虽然足智多谋 , 能够洞察人性;虽然能力超然 , 手腕颇多;虽然站在了权力的制高点 , 不再有人敢“低看”他 。
但他这一生 , 依旧“可悲” 。

情感|重温《陈情令》金光瑶“悲”在这三点:他,没你想象中“精明”
本文插图
1.金光瑶是父母的“牺牲品” 。
“娼妓之子” , 是金光瑶一生的痛 。
那些看不起他的人 , 欺侮他的人 , 皆因他母亲出身青楼 。 而他父亲 , 兰陵金氏的宗主金光绪 , 不仅不认他 , 还低看他 , 曾叫人一脚将他踹下金麟台 , 让他成为天下的笑柄 。
父亲不慈 , 母亲也没高明到哪里去 。
《陈情令》里 , 我最不喜的女子 , 就是金光瑶的母亲孟诗 。
有人说 , 孟诗是个悲情的“痴”女子 。 她千难万难也要教儿子学习书画、礼仪 , 以及剑法 , 想把儿子调教成一个出类拔萃的优秀之人 。
但她目的 , 并非是让儿子明事理 , 而是希望他能够认祖归宗 , 成为金家名正言顺的富贵公子 。 她以为这样 , 就不会再有人低看他们 , 欺侮他们母子了 。
但我想说 , 孟诗大错特错了 。

情感|重温《陈情令》金光瑶“悲”在这三点:他,没你想象中“精明”
本文插图
一个对你说厌弃 , 就毫不留情厌弃的薄情男子 , 又如何能指望呢?
孟诗将自己的期盼和妄想 , 都寄希望于儿子金光瑶身上 。 就这样 , 金光瑶也心存同样的希冀 , 这才有了金麟台之辱 。
也正是从这里 , 金光瑶开启了飘渺罪恶的余生 。
我看《陈情令》 , 金光瑶给我最大的感触 , 就是他有颗想要成为“人上人”的急迫之心 。 他想不停地往上走 , 只有登上足够高的位置 , 就不会不有人看不起他 , 不敢再蔑视他是“娼妓之子” 。
而正是在这条不断前进的路上 , 金光瑶慢慢丢掉了自己 。
他的本心 , 是何样的?他真正想要过的生活 , 又是什么样的?
他从未想过 。
他只想过 , 这条路 , 是深爱他的母亲指引的 , 为了母亲 , 再难 , 也要走下去 。 可他却不去想 , 他的父亲金光绪 , 值得吗?
根本不值 。

情感|重温《陈情令》金光瑶“悲”在这三点:他,没你想象中“精明”
本文插图
他的父亲金光绪 , 就是他的地狱 。 金光瑶越是对这样的父亲心有希冀 , 就伤的越深 。 当他无数次的受挫后 , 他的期待 , 最终变成了仇 。
我一直都觉得 , 金光瑶不过是父母的牺牲品 。
他的存在 , 太悲哀了 。
我特别想说 , 我们每个人都不是父母的续集 。 我们 , 只是我们自己 , 余生 , 我们要走的路 , 也该是自己的路 , 而非父母一意孤行下的歧途 。
金光瑶的母亲“痴”了一辈子 , 没换来一丝好处 , 反而伤痕累累 。 然而 , 这些伤痕 , 别人看不到 , 金光瑶还不明了吗?
他最大的错 , 就是延续了母亲错误的执念 , 对那个根本不像父亲的父亲心存希冀 。 妄想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 , 就能成全一个完整的家 。 以至于 , 他走了母亲的老路 , 继续受伤 , 直至万劫不复 。

情感|重温《陈情令》金光瑶“悲”在这三点:他,没你想象中“精明”
本文插图
2. 以丧失 “道义”为代价 , 换取他人的不敢“低看” 。
金光瑶此生最介意的一件事 , 就是别人的低看 。 他短暂的一生中 , “杀父杀兄杀妻杀子杀师杀友” , 可谓坏事做尽 , 毫无道义可言 。
可他为什么这样?
因为他太怕别人“低看”他 。
对他有知遇之恩的聂明玦 , 在看透他虚伪的真面目后 , 对他鄙弃至极 。 聂明玦忍不住狠狠地骂他:“果然是娼妓之子” 。
聂明玦能如此 , 是他太恨金光瑶的心中无大义 。
而金光瑶所杀之人里 , 使用手段最为残忍的 , 就是聂明玦 。 可见 , 无论聂明玦曾经对他多么的信任和关照 , 换来的 , 也只是金光瑶疯狂的报复 。
金光瑶为了达到目的 , 是不择手段 , 没有下限的 。 他始终觉得 , 唯有杀尽眼前的所有阻碍 , 然后手握至高无上的权力 , 别人 , 就不敢再低看他 。
于是 , 他杀了亲生父亲金光绪 , 还设计杀害手足兄弟 。
最终 , 他登上了兰陵金氏家主之位 。 然而 , 我虽佩服他的手段甚是厉害 , 但依旧无法因此而“高看”他 。

情感|重温《陈情令》金光瑶“悲”在这三点:他,没你想象中“精明”分页标题
本文插图
因为 , 他依旧是原来那个他 。
那个自卑轻贱的“娼妓之子” 。
我一想到他是以丧失道义为代价得到的一切 , 就不禁感慨 , 他如此本末倒置 , 何尝不是聪明反被聪明误?
人这一生 , 如果只是为了“做一个别人眼里的强者”而丧失真正的自我 , 该有多么不划算?
我们终其一生 , 是为自己的而活的 。
魏无羡一世不羁 , 他为了保全心中的“道义” , 一心要护无辜的岐山温氏一脉族人的周全 , 为此 , 他不怕被世人误解 , 不怕将自己陷入极为孤独的境地 , 更是为此不惜豁出了性命 。
魏无羡这个角色为什么那么惹人爱?
因为 , 他才是那个不忘初衷 , 活出自在真我的人 。
人生在世 , 我们会遇到各种艰难险阻 , 为此 , 我们也会妥协太多违背心中所愿之事 。 但面对妥协 , 我们的心中一定要有条底线 。 那就是 , 无论如何都别违背道义 , 别丧失一个人最该有的脊梁 。

情感|重温《陈情令》金光瑶“悲”在这三点:他,没你想象中“精明”
本文插图
3.能看透了所有人的心 , 却始终看不透自己的心 。
金光瑶聪明至极 , 他能看透所有人的心 , 却终究不明白自己的心 。
他有一把软剑 , 名为“恨生” , 平时就围在他的腰间 。 我曾想过 , “恨生” , 说的不正是他自己吗?
他恨自己的出身 , 因为这样的出身 , 才了给他人肆意践踏他的机会 。 但他何尝不是恨他自己?
金光瑶在临死前说:
“事到如今 , 我不知道该恨那个根本不像父亲的父亲 , 还是更恨这个多疑多虑的自己 。 ”
其实 , 他真的 , 更恨他自己 。
凭借金光瑶的聪颖和能力 , 他要想有一个好出路 , 真的太容易了 。 可他偏偏选择了一条最难走的歧路 。
最重要的原因 , 就是他的“放不下” 。
金光瑶介意金光绪偏心嫡子 , 把好的一面都给了嫡子 , 而坏的一面 , 都给了他;介意金光绪对他的八分忌惮 , 连金凌都不让他碰;介意明明都是金光绪的儿子 , 凭什么他不能得到父亲一点怜惜?

情感|重温《陈情令》金光瑶“悲”在这三点:他,没你想象中“精明”
本文插图
因为放不下 , 所以才会画地为牢 。
金光瑶内心太多纠结 , 以至钻了牛角尖 , 看不到方外的天地广阔 。 从而让自己 , 变得无路可走 , 只得不断黑化 。
金光瑶真正想要的人生路 , 又是何样的?
是蓝曦臣那样的 。
金光瑶一生做了太多的恶事 , 唯独对蓝曦臣格外仁慈 。 蓝曦臣就是他心中的白月光 , 是他终身向往却怎么都无法抵达的地方 。
所以我一直都觉得 , 金光瑶对蓝曦臣的所有仁慈 , 都是在保护自己意念中的那个“完美”的自己 。
他原本想要蓝曦臣跟他一起死的 , 可他在最后关头 , 又推开了蓝曦臣 。
他将对蓝曦臣的仁慈 , 坚持到了最后 。
也许 , 他是想留下理想中的那个“洁净无瑕的真我”吧 。

情感|重温《陈情令》金光瑶“悲”在这三点:他,没你想象中“精明”
本文插图
金光瑶的一生 , 被父母所累 , 走不出原生家庭的痛;为了不让他人的低看 , 不惜以丧失道义为代价做出种种恶事;他以为自己是最聪明的那个 , 能看破了世间一切 , 但其实 , 他连真实的自己 , 都不知 。
他的一生 , 真是太悲剧了 。
我真的很想说 , 其实 , 每个人 , 都是靠自己走向幸福顶端的 。
你选择什么样的路 , 就要走什么样的人生 。 当金光瑶还是孟瑶时 , 聂明玦早就告诫过他:
“男子汉大丈夫站得直行得正 , 这些人越是在你背后大放厥词 , 你越要做的让这些人无话可说 。 ”
也就是说 , 如果你行得端 , 做得正 , 别人自然无话可说 。 反之 , 别人都低看你 , 一定是因你不曾做让人“高看”的事 。
你 , 终将是自己的救赎 。
亦舒说 , 无论怎么样 , 一个人借故堕落总是不值得原谅的 , 越是没有人爱 , 越要爱自己 。
若我们都能向魏无羡那样 , 凭借一颗晶莹剔透的心一条独木桥走到黑时 , 就会发现 , 即使凡尘雾渺渺 , 万事多繁杂 , 我们依然能无往不利 , 然后 , 轻松抵达心中那片净土 。
以这样的心境过余生 , 我们 , 一定不会太悲 。
【情感|重温《陈情令》金光瑶“悲”在这三点:他,没你想象中“精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