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周刊已然崛起!新一代国货“出圈”,他们凭什么圈粉?

近日 , 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最后一颗组网卫星、也是第55颗北斗导航卫星发射成功 , 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星座部署全面完成 。 有美媒认为 , 这意味着中国在该领域将摆脱美国技术 。
回想上世纪八十年代 , 中国制造刚刚开始复苏 。 如今 , 中国已跃升为全球制造大国 , 从北斗到5G、从高铁到空间站、从新能源车到大飞机 , 国货已然崛起 , 并且正为这个时代掀起新的浪潮 。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 , 中国企业正向全球价值链上游攀升
上世纪70年代 , 有个说法叫“三转一响” , 是当时的家庭“奢侈品” 。 “三转”是指手表、自行车和缝纫机 , “一响”是指收音机 。 现在 , 家家户户电脑、空调、洗衣机都是标配 。
从“买不起、买不到” , 到随时更新换代 , 这背后折射的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制造业的巨大变化 。
据世界银行数据显示 , 按现价美元测算 , 2010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首次超过美国 , 成为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 , 自此以后连续多年稳居世界第一 。 2017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占世界的份额高达27% , 成为驱动全球工业增长的重要引擎 。
不过 , 尽管我国是制造大国 , 但制造业长期处于产业价值链的中低端 , 低端产能过剩与高端产品有效供给不足并存 。
当下的格局正在改变 , 以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为主线 , 以推进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的先进制造业正在加速实现制造业由大变强的历史跨越 。
在这场跨越中 , 不得不提到令国际竞争者心生敬畏的华为 。 32年前 , 在深圳的一栋居民楼内 , 华为只有五六个人、两万多元创业资本 。 32年后的今天 , 它的产品和服务遍及170多个国家 , 在北美、欧洲、日本、印度及中国等地设立了14个研发中心 。
与此同时 , 随着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共享化成为汽车产业的发展潮流和趋势 , 以电池起家的新能源汽车引领者比亚迪 , 在2014年至2018年营收复合增速达22.3% , 实现快速增长 。 目前 , 比亚迪已在全球设立了30余个工业园 , 实现了全球六大洲的战略布局 。
近日 , 波士顿咨询公司(BCG)也发布了2020年最具创新力全球公司名单 , 根据最新名单 , 华为跻身前十大最具创新公司 , 排在第六位 , 阿里巴巴紧随其后 , 与去年相比提升16位 。 阔别一年后 , 腾讯和小米再次回到名单前50名 , 电商平台京东首次上榜 , 排名第31位 。
可以看到 , 中国在全球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 中国企业也正向全球价值链上游攀升 , 华为、比亚迪、腾讯、阿里巴巴等优秀的企业 , 他们代表中国已在世界占据了一席之地 。
竞争活力被激化 , 加速国货全面进阶
2020年 , 对中国制造而言并不寻常 。 国际疫情持续蔓延 , 制造企业面临着稳产达产、订单交付等众多考验 , 而数字化浪潮加速袭来 , 既是难得机遇也有非常挑战 。
身处变革中的中国汽车企业 , 在外资车企加大电动化投入 , 激发国内市场竞争活力的情况下 , 也在不断寻求突破与升级 。
新能源汽车推动汽车从单纯交通工具向移动智能终端、储能单元和数字空间转变 , 带动能源、交通、信息通信基础设施改造跃升 , 促进能源消费结构优化、交通体系和城市运行智能化水平提升 , 成为众多国内汽车企业的重点战略布局和未来发展方向 。
据美国新能源汽车销量统计网站EV sales数据显示 , 2019年全球十大电动汽车企业销量排名中 , 国内企业比亚迪、北汽新能源分别占据第二、第三名 。
回顾我国新能源汽车过去二十年从无到有的发展历程 , 可以发现其从政策驱动迎来高速发展期 , 而补贴退坡又倒逼车企转向更有竞争力的市场发展模式 。
2001年至2008年 , 电动汽车被列入“863”计划 , 进入了新能源汽车行业的萌芽期 , 当时多以示范推广项目为主 , 2009年开始 , 行业进入快速成长期 , 受政策促进 , 新能源汽车销量快速增长 。 分页标题
2017 年到2020 年 , 新能源汽车则进入了行业的“冷静调整期” , 新能源汽车销量仍有增长 , 后补贴时代促使新能源汽车企业转向更市场化的发展模式 。 同时 , 由于汽车碳排放标准愈加严苛 , 全球各大车企竞相加速电动化 。 2020年外资、跨国车企加大了对中国市场的投入和车型投放力度 。
当前 , 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逐渐形成自主品牌、新势力造车、外资车企三足鼎立的局面 , 以比亚迪为代表的自主品牌占据了绝对优势 。
早在去年 , 汽车之家2019年1-6月《中国品牌质量排行》显示 , 比亚迪秦以优异的表现占据榜首 , 而以品质著称的雷克萨斯ES只能屈居第二 , 其后依次是一汽丰田RAV4荣放、马自达CX-4、凯迪拉克XT4等合资品牌 。
因此 , 有业内人士感叹 , 中系车从颜值到技术正在逐步实现全面进阶 , 有非常了不起的进步 , 甚至自主品牌汽车在新能源领域做得比合资品牌还要出色 。
新一代国货出圈 , 比亚迪汉凭实力圈粉
【中国经济周刊已然崛起!新一代国货“出圈”,他们凭什么圈粉?】值得注意的是 , 近日 , 有网友上传了比亚迪展台“吸睛”的一幕 , 外籍小哥穿着笔挺西装 , 手拿丝帕在汉EV面前用优美的姿势擦车 , 伴随着优雅的音乐 , 就像是翩翩起舞 。 此举引发了众多关注和热议 , 微博上“为国货起舞”的话题迅速爆红 , 各行业的中国品牌纷纷参与话题 , 拿出最新的技术与产品为中国制造的崛起证言 。
汉EV是比亚迪在今年7月上市的一款面向中大型豪华市场的纯电动轿车 , 不仅采用了全新Dragon Face设计语言 , 使汉兼具动感优雅的线条美感 , 与超低风阻的动力学设计 。 所搭载的刀片电池令整车安全性成倍提升 , 且续航里程可高达605公里 , 同时 , 汉EV搭载了行业领先的DiPilot智能驾驶辅助系统 , 形成新的人车交互方式 。
作为新能源汽车品牌引领者 , 比亚迪凭借制造实力和品牌提升的加持 , 成为自主品牌的国货代表 。 汉EV树立了新能源汽车的新高度 , 向国际高端轿车发起冲击 , 展现了中国汽车工业的实力与自信 。
光阴变迁 , 国货崛起 , 让人不禁感叹一句:中国制造早已不是当年的样子 , 而这背后是中国制造整体实力的提升 。 相信今后会有越来越多像汉这样的中国制造里的“尖儿货”向全球品牌高峰发起冲击 , 也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愿意“为国货起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