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证券|历史罕见!证监会接连出手,“打脸”獐子岛,开36亿罚单,网友:人在做,天在看
端午节假期前的最后一个交易日 , 证监会终于出手了 。
因为“扇贝”被市场多次质疑的獐子岛迎来证监会的处罚 。 此外 , 还针对“健康元”内幕交易罚没36亿元 , 这可能是针对内幕交易案的最高处罚!
厉害了!证监会“打脸”獐子岛
证监会依法对獐子岛公司信息披露违法违规案作出行政处罚及市场禁入决定 , 对獐子岛公司给予警告 , 并处以60万元罚款 , 对15名责任人员处以3万元至30万元不等罚款 , 对4名主要责任人采取5年至终身市场禁入 。
本文插图
獐子岛公告称 , 董事会于近日收到公司董事长、总裁吴厚刚 , 海外贸易业务群执行总裁勾荣 , 证券事务代表张霖递交的书面辞职申请 。
据了解 , 证监会统筹执法力量 , 走访渔政监督、水产科研等部门寻求专业支持 , 依托科技执法手段开展全面深入调查 。 獐子岛公司每月虾夷扇贝成本结转的依据为当月捕捞区域 , 在无逐日采捕区域记录可以核验的情况下 , 证监会借助卫星定位数据 , 对公司27条采捕船只数百余万条海上航行定位数据进行分析 , 委托两家第三方专业机构运用计算机技术还原了采捕船只的真实航行轨迹 , 复原了公司最近两年真实的采捕海域 , 进而确定实际采捕面积 , 并据此认定獐子岛公司成本、营业外支出、利润等存在虚假 。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我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卫星导航系统,其数据具有很好的时空特征,民用定位数据的精度在10米以内 , 能够记录渔船位置、航速、航向等 。
处罚结果显示 , 为保证数据的真实、准确、客观、完整 , 调查人员走访渔政监管、水产科研等第三方部门寻求客观、专业的支持 , 借助北斗导航定位系统 , 由专业机构中科宇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对采捕船卫星定位数据进行作业状态分析 , 还原采捕船只的真实航行轨迹 , 复原公司真实的采捕海域并计算面积 。 通过不同科学分析方法 , 两家机构得出相互印证的结论 , 复原的捕捞航行轨迹高度一致 。
结论显示 , 2016年 , 公司实际采捕的海域面积比账面记录多出近14万亩 , 这意味着实际的成本比账面上要多出6000万元人民币 , 这6000万元成本都被獐子岛公司隐藏了起来 。
不仅如此 , 调查还发现 , 獐子岛的部分海域在2016年底重新进行了底播 , 根据獐子岛成本核算方式 , 重新底播区域的既往库存资产应作核销处理 , 又涉及库存资产7111万 , 需计入营业外支出形成亏损 。
通过这两种方式 , 獐子岛在2016年实现了所谓的“账面盈利” , 成功摘帽 , 保住了上市公司地位 。 到了2017年 , 獐子岛再宣称扇贝跑路和死亡 , 借此消化掉前一年隐藏的成本和亏损 。 这种乾坤大挪移 , 把2016年的成本和损失移转到2017年的做法 , 导致财务报告严重失真 。
网友:人在做 , “天”在看
网友们马上想到 , 这条新闻利好相关公司
更有网友吐槽:真是人在做 , 天在看 。
历史罕见!36亿天价罚单 父女俩 , 内幕交易大买10个亿 , 净赚9个亿 , 如今被罚没36个亿!
内幕交易的股票是健康元 , 涉案期间未2015年3月16日 , 至2015年4月1日 , 而后健康元发布股份转让的重要信息 , 引发股价连续涨停 。
本文插图
证监会今日发布 , 依法对一起公安机关移送的内幕交易案作出行政处罚 。 近日 , 证监会依法对汪耀元、汪琤琤内幕交易“健康元”股票案作出行政处罚 , 罚没款合计36亿余元 。
本文插图
经查 , 在健康元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第二大股东鸿信行有限公司减持及转让健康元股份的内幕信息公开前 , 汪耀元与相关内幕信息知情人联络、接触 , 并与汪琤琤共同控制多个账户并投入巨额资金交易“健康元”股票 , 交易行为明显异常 , 且没有正当理由或正当信息来源 , 构成2005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第二百零二条所述内幕交易行为 。分页标题
证监会表示 , 本案属于典型的联络、接触型内幕交易行政违法案件 , 损害证券市场“三公”原则 , 侵害了广大投资者对上市公司信息的知情权和公平交易权 , 依法应予惩处 。
父女俩操作21个账户买入10亿盈利9亿 。 根据中国证监会行政处罚决定书 , 汪耀元、汪琤琤系父女关系 。 内幕信息敏感期内 , 汪耀元、汪琤琤使用“汪耀元”、“汪琤琤”、“沈某蓉”等21个账户大量买入“健康元” , 共计获利906,362,681.39元 。
监管层严打财务造假
近期监管层在陆家嘴论坛上表示 , 强化对市场中介机构的监管 , 大幅提高对财务造假等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 , 加快推动证券代表人诉讼机制落地 , 更好保护投资者利益 。
过去一个月 , 金融委会议多次点名“资本市场违法违规” , 表示要对造假的上市公司、中介机构与个人坚决彻查 , 严肃处理;证监会主席易会满也在“5·15全国投资者保护宣传日”活动上表示 , 证监会近期集中力量查办了一批市场关注度高、影响恶劣的重大财务造假案件 , 立案调查了多起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的上市企业 。 2019年以来 , 证监会已累计对22家上市公司财务造假行为立案调查 , 对18起典型案件做出行政处罚 , 向公安机关移送财务造假涉嫌犯罪案件6起 。
出重拳、用重典打击财务造假已成为共识 。 獐子岛涉案违法行为发生时 , 《证券法》尚未修改 , 处罚60万已是法律规定的上限 , 证监会只能在法定范围内追责 。
新《证券法》于2020年3月1日实施 , 违法成本已大幅提高 , 相关主体披露的信息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的 , 最高可处1000元罚款 。 上述人士表示 , 未来证监会将用足用好新《证券法》赋予的法律手段 , 保持高压态势 , 严厉打击财务欺诈等违法行为 。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俊海表示 , 行政处罚不是终点 , 造假企业还可能面临民事赔偿责任等 , 近年来 , 投资者维权意识越来越高 , 多数案件行政处罚结案后 , 投资者提起民事赔偿诉讼 , 诉诸于法律武器维护权利 , 相关律师事务所及律师参与其中起到积极作用 。
此外 , 证监会也通过实际行动和措施探索完善投资者权益的保护机制,积极支持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 让违法者付出应有的代价 。
证监会相关人士表示 , 在行政责任已大幅提升的基础上 , 证监会将积极推动有关部门提高刑事打击力度 。 同时 , 行政处罚、刑事追责、民事赔偿及诚信记录等组成的立体追责体系业已建立 , 多种类追责手段将发挥合力 , 显著提升违法成本,持续、精准监管 , 震慑财务欺诈行为 。
【凤凰证券|历史罕见!证监会接连出手,“打脸”獐子岛,开36亿罚单,网友:人在做,天在看】来 源、上海证券报、21世纪经济报道、证券时报
【理财大师课】从过去四年(2016-2019)年数据来看 , 每开设一个港股账户 , 投入2万港币左右本金 , 平均每年可以通过港股打新获利1.5万港币左右 。 这只是不花时间 , 无脑申购的简单玩法 , 可以再加上一些简单策略 , 获得更高的收益率 。 那如何抓住年化50%收益的暴利机会?只要学完【港股打新实操课】 , 你马上就能上手实战 , 即使是理财小白 , 也能从零开始 , 干货满满!扫描下方二维码 , 即刻查看详情 。梧桐汇-荟好物-惠品质-会生活凤凰网梧桐汇为凤凰网旗下电商平台 , 秉承凤凰网就做不同的品牌精神 , 甄选全球优质好物 , 为用户提供高品质的购物体验和服务 。
- 德国| 山东与德国:有着长久历史的经济伙伴
- 电影|历史上全球票房最高的十部电影排行榜,哪部是你最喜欢的电影?
- 中年|钢铁板块估值接近历史底部“稳地产+强基建”趋势延续
- 金融|花旗银行:黄金突破历史新高只是时间问题
- 景物历史|冷战来临、双方紧张局势不断升级,西班牙《国家报》刊文称
- 指纹|生物识别技术:历史、风险和未来
- 历史解密坊|山西宁武有“诡异”悬棺,游人可以从棺体的缝隙,窥视到里面东西
- 「证券时报网」南非移动数据运营商rain联合华为发布非洲首个5G独立商用网络证券时报网2020-07-20 16:34:170阅
- 华天说美食|麻与辣完美结合的重庆火锅,一个地域的特色,一个历史的传承
- 开播|《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三季开播,看历史与现代如何擦出别样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