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民法典施行后,遗产继承将发生这些变化!

近日 , 网上流传的一条不实消息称“2020年起独生子女将无法继承父母房产” 。尽管已经辟谣 , 但人们对于独生子女继承问题的关注热度却仍旧未减 。在广大的80后、90后群体中 , 有不少人是独生子女 , 继承父辈全部遗产在许多人看来理所当然、毫无悬念 , 真的是这样吗?相较于1985年起施行的现行继承法 , 将于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的民法典对继承规则予以进一步完善 , 其中对遗产范围采取概括式规定等条款 , 这对子女继承遗产有何影响?
门诊问题:
独生子女能否百分之百继承父母遗产?民法典对遗产范围的规定有哪些变化?在何种情况下 , 可以继承亲戚的遗产?
门诊专家:
【民法典民法典施行后,遗产继承将发生这些变化!】
民法典民法典施行后,遗产继承将发生这些变化!
文章图片
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教授、中国法学会婚姻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与副秘书长雷明光

民法典民法典施行后,遗产继承将发生这些变化!
文章图片
北京京师律师事务所律师姚志斗

民法典民法典施行后,遗产继承将发生这些变化!
文章图片
北京市振邦律师事务所律师刘辉 专家观点:
◆ 从法定继承的角度来看 , 如果父母没有遗嘱 , 独生子女很难百分之百继承遗产 , 与独生子女同为第一继承顺序的继承人还包括逝者的配偶和父母 , 他们都有继承权 。若父母希望确保独生子女完全继承遗产 , 立遗嘱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
◆ 民法典对遗产范围采取了概括式规定 , 具有更强的涵摄力和更好的开放性 。
◆ 民法典对代位继承制度的适用范围从直系晚辈血亲扩大到旁系血亲 。原来代位继承只局限在被继承人的子女 , 民法典将被继承人的兄弟姐妹也纳入代位继承 , 从而使得兄弟姐妹的子女也被纳入代位继承 , 即侄甥也可以实现代位继承 。
独生子女不等于唯一法定继承人
据北京师范大学系统科学学院李汉东教授等人2018年的估算 , 截止到2015年底 , 中国独生子女人口数为2.246亿 , 占同期出生人口的43% 。这意味着有千万个独生子女家庭面临着独生子女继承问题 。
“只要是独生子女就能继承父母的全部遗产是不少人存在的认识误区 。这通常是不熟悉相关法律造成的 。”北京市振邦律师事务所律师刘辉表示 , 如果父母没有立下有效遗嘱 , 根据民法典规定 , 与独生子女同为第一继承顺序的继承人还包括逝者的配偶和父母 , 他们都有继承权 。
民法典第1127条规定 , 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第一顺序为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为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继承开始后 , 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 , 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 , 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
“按照民法典 , 从法定继承的角度来看 , 如果父母没有遗嘱 , 独生子女很难百分之百继承遗产 。”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教授、中国法学会婚姻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与副秘书长雷明光说 。以房产继承为例:若房产是父母的婚内共同财产 , 假如父亲去世后 , 该房产父母各拥有50% , 属于父亲的那一半房产作为遗产 , 有四个继承人:母亲、儿子小王和爷爷、奶奶 , 四人分别继承父亲房产的25%;若此后爷爷、奶奶去世 , 他们继承的那部分房产则会由小王父亲的兄弟姐妹(姑、伯、叔)继承 。若母亲过世亦同理 。此外 , 如果小王的母亲在其父亲死后改嫁 , 则小王的继父作为其母亲的配偶 , 也可以继承其母亲的遗产 。在没有遗嘱的情况下 , 按照民法典规定继承遗产 , 有继承权的家人过世时间顺序、家庭成员的构成和家庭是否重组过等具体因素都影响着独生子女能否完全继承父母遗产 。分页标题
“若父母希望确保独生子女完全继承遗产 , 立遗嘱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雷明光表示 , 许多人不习惯以遗嘱的方式处分遗产 , 甚至忌讳立遗嘱 , 认为不吉利 。其实 , 遗嘱很重要 , 父母立遗嘱处理身后遗产能帮后代避免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立遗嘱 , 既可以充分按照自己的意志处置财产 , 也可以避免子女和亲属为争遗产而出现家庭不和等问题 。若子女不孝或出于其他考量 , 父母也可以通过遗嘱把自己财产的一部分或者全部让子女以外的人继承 。
继承游戏装备或不是玩笑
80后、90后群体成长于互联网迅速发展的时代 , 他们的学习、日常生活和工作与网络紧密相连 , 被称为“网络新一代” , 社交账号、游戏装备、网络财产等对于他们而言 , 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必需品” 。关于这些是否属于遗产、能否继承等问题 , 民法典迈出了重要一步 。
雷明光表示 , 随着互联网等新兴技术的进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 , 人们的财产类型不断丰富、财产形式不断拓展 , 个人拥有的合法财产变得多种多样 。1985年起施行的继承法对遗产范围主要采取列举式规定 , 很难涵盖遗产全部范围 。民法典则对遗产范围采取了概括式规定 , 具有更强的涵摄力和更好的开放性 。因此 , 判断什么属于遗产、什么不属于遗产也变得容易了 。
“理论上 , ‘你以后从爸妈那儿继承的就只有游戏装备’ , 这再也不是一句玩笑了 。”北京京师律师事务所律师姚志斗幽默地回应 。民法典对遗产进行概括式规定 , 内涵更为广泛 , 一些中高收入家庭中常见的资产配置 , 如理财账户、股票、企业股权 , 甚至网络虚拟财产都能涵括在内 , 最大限度地保障了合法私有财产被顺利继承 。随着网络进一步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 很多资产存储在网络上 , 如支付宝、微信、比特币等 , 民法典相关规定无疑更贴近百姓的日常生活 。
然而 , 实践中 , 社交账号、游戏账号和游戏装备等不能一概而论 , 能否作为遗产来继承还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姚志斗表示 , 包括微信、QQ、淘宝等账号 , 在法律上很难被定义为遗产 。如果从QQ或微信的用户服务协议来看 , 用户对于这些账号只有使用权 , 而非所有权 。以微信为例 , 可以确定的是账号内的财产可以被继承 。账户持有人过世后 , 家属需要提供死亡证明(需街道、公安机关或医院开具)、火化证明(火葬场开具)、销户证明(派出所开具)三个证明中的一个 , 同时提供直系亲属关系证明(派出所、街道或居委会开具 , 必须是直系亲属关系) , 向腾讯客服公众号提出申请来继承遗产 。在DNF游戏装备继承方面 , 据腾讯客服公众号消息 , 目前 , 100级且稀有度为神器以上的装备 , 可以使用装备继承系统 , 将材料装备的强化、增幅、锻造、附魔、强化祝福值、徽章转移到接受继承的装备上 。
“结合民法典继承编的规定来看 , 判断具有价值的虚拟账号能否继承 , 要看遗产是人格权属性多一些 , 还是财产权属性多一些 。财产权属性比较多的账号应该可以继承 , 反之则不能继承 。”雷明光表示 , 像Q币、淘宝店这种财产属性特征明显的当然可以继承 , 并且实际上目前淘宝店可以选择过世继承 。但涉及个人隐私的微信账号、QQ账号等人格属性较强的虚拟财产是否能够被继承 , 可能会有争议 , 需要根据未来相关法律的出台来综合考量 , 协调处理 。分页标题
面对司法实践中存在的虚拟财产认定和继承方面的争议 , 刘辉认为 , 在客观上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或交易价值的 , 应被视为虚拟财产 , 继承人可以合法继承、使用 。她希望立法和司法机关在未来能继续探索划定虚拟财产的具体范围和性质 , 从而为具体司法实践提供指导 , 促进虚拟财产保护 。
侄子可以代位继承大伯的遗产
侄子或侄女或可以代位继承伯伯、叔叔和姑姑的遗产;外甥或外甥女或可以代位继承姨、舅的遗产 。
“民法典对代位继承制度的适用范围从原来仅限于直系晚辈血亲扩大到旁系血亲 。”雷明光表示 , 相较于继承法原有的第一、二继承顺位和范围 , 民法典继承编在这方面没有改变 。因而继承人范围的扩大不是指第一顺位、第二顺位上继承人范围的变化 , 而是指代位继承人范围扩大了 。原来代位继承只局限在被继承人的子女 , 而现在民法典将被继承人的兄弟姐妹也纳入代位继承 , 从而使得兄弟姐妹的子女也被纳入代位继承 , 即侄甥也可以实现代位继承 。
那么 , 具体在什么情况下 , 可以继承叔叔、伯伯、七大姑八大姨等亲戚的财产呢?姚志斗举例表示 , 小魏在小时候 , 父母便去世 , 爷爷奶奶也早就不在了 。他从小跟着大伯一起生活 , 大伯也一直没有结婚生子 , 又没有办理抚养手续 。有一天 , 大伯突然因病去世 , 而大伯也只有小魏一个亲人 。那么小魏是否能够继承大伯的遗产呢?按照现行继承法 , 他不在法定继承人范围 , 不能继承大伯的遗产 。不过 , 根据民法典新增的侄子和外甥可以代位继承的规定 , 他就可以继承大伯的遗产 。
雷明光表示 , 民法典对法定继承人范围的扩大不仅是为了解决财富传承的问题 , 让逝者的遗产有更大可能被家族亲人所继承 , 而且体现了国家对自然人私有财产尤其是被继承人遗产和被继承人自由支配私人财产意志的尊重 。其实质是更大程度地保障公民的私权 , 尽可能让公民一辈子奋斗获得的财富留在自己的家族中 。同时 , 也鼓励家庭成员、家族亲人间要秉承中国的优良传统 , 互帮互助 , 互相关爱 , 敬老爱幼 , 维护平等、和睦、文明的家庭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