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调查:疫情以来过半民众觉得自己感冒次数变少了
过半民众觉得自己感冒次数变少了省疾控调查专家认为外出戴口罩洗手次数变多等习惯改变会影响民众患病次数
文章图片
6月22日 , 省疾控中心公布一项新冠肺炎问卷调查的部分结果 , 超过一半民众觉得自己从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患感冒或流感等疾病的次数减少了 。 省疾控中心专家分析 , 外出戴口罩、洗手次数变多、减少聚会聚餐、加强家居和办公室通风等习惯上的改变 , 确实影响了民众患病次数;其中最奏效的当属两个防病高招:外出佩戴口罩、勤洗手 , 其中道理话你知 。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采访人员何雪华 通讯员粤疾控
超九成民众在外出戴口罩习惯上有改变
随着国内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 , 我们的日常工作、生活、学习逐步恢复往日秩序 。 不过 , 对于口罩如何使用、公共场所是否还需要频繁消毒、外出要注意什么等 , 市民群众仍然有很多疑问 。
一周前 , 省疾控中心发出一份面向社会公众的问卷调查 , 由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设计制作了18问 , 征集近期民众关心的新冠肺炎问题 。 6月22日 , 中心整理了部分调查结果 , 中心专家认为有变化、有趣 。
在回答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 , 跟往年同期相比 , 您今年患普通感冒/流感等疾病的情况有变化吗? 一问时 , 超过半数(56.51%)的受众觉得自己从新冠肺炎疫情以来患感冒/流感等疾病的次数减少了 , 36.2%说不确定 , 仅7.29%的人觉得增加了 。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患病少了的情况呢?省疾控专家认为大家的卫生习惯改变了正是其中奥妙 。
在调查中 , 回答您觉得新冠肺炎疫情前后个人生活习惯有改变吗?时 , 接近九成(87.76%)的受调查市民群众在经历新冠肺炎疫情之后 , 认为个人生活习惯有所改变 , 没有改变的只占了9.11% , 还有3.13%的人不确定 。
那么 , 他们改变了什么习惯呢?
在回答你觉得在哪些习惯上有改变时 , 92.28%的人勾选了外出戴口罩选项;84.57%的人认为自己洗手次数变多;82.79%的人勾选了减少与多人的聚餐、聚会选项;65.88%的人选了加强居家/办公场所室内通风;还有7.12%的人说 , 自己还有其他习惯也改变了 。
两个防病高招最奏效
超过9成的人选择了外出戴口罩 , 洗手次数变多的人有近85%……这些改变为什么会影响患病次数呢?省疾控专家指出 , 这两个简单的卫生习惯 , 就能阻挡大部分经呼吸道、消化道和接触传播的疾病 , 与其说是预防新冠肺炎的防病措施 , 还不如说是每个人都应该坚持的健康习惯 。
1.外出佩戴口罩
距离越近、接触到的飞沫越多 , 感染风险就越高 。
戴口罩主要是预防可通过飞沫传播的传染病 。
医用外科口罩可隔绝大部分细菌和部分病毒 , 也能防止佩戴人向外界传播细菌或病毒 。
戴口罩主要是预防可通过飞沫传播的传染病 , 比如:新冠肺炎、流感、普通感冒、水痘、腮腺炎等疾病 。
人在打喷嚏或咳嗽时候会喷出大量飞沫 , 颗粒直径小的飞沫会飘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 , 而颗粒较大的最终会沉降到物体表面 。 同时 , 感染疾病的风险与距离有很大关系 , 距离越近、接触到的飞沫越多 , 感染的风险就越高 。
试想一下如果一个患者在打喷嚏或咳嗽时没有捂住口鼻 , 或没有佩戴口罩 , 那么他喷/咳出的带有病毒的飞沫就会飘散出去 , 如果是多人处在密闭的空间 , 那么其他健康人都有感染风险 。
不过 , 戴口罩可以起到很好的防病作用 。
医用外科口罩属于自吸式口罩 , 对于呼气吸气是双向保护 , 其细菌过滤效率>95% , 气溶胶过滤效率>30% 。 也就是说 , 医用外科口罩可以隔绝大部分细菌和部分病毒 , 它可以保护佩戴人防止被感染 , 也能防止佩戴人向外界传播细菌或病毒 。 分页标题
因此 , 大家在这段时间改变了生活习惯 , 外出到人群密集、空间密闭的场所(比如搭乘地铁、公交 , 到商场、超市)都戴上口罩 , 极大地减少了通过飞沫传播而感染的各类疾病 。
另外 , 在疫情早期大家都不扎堆、不聚集也在很大程度上减少患病风险 。
2.勤洗手
勤洗手可预防多种呼吸道和肠道传染病 。
洗手时应用肥皂或洗手液搓洗 , 不能只用清水冲洗 。
搓洗20秒以上 , 用清水冲洗干净 , 用干净的毛巾或擦手纸擦干双手 。
勤洗手堪称最简单、有效的防病措施 , 可以有效预防可以经过接触传播的疾病 , 如:新冠肺炎、流感、轮状病毒感染、手足口病等多种呼吸道和肠道传染病 。
省疾控专家建议 , 洗手时应用肥皂或洗手液搓洗 , 而不仅仅是用清水冲洗 。 肥皂或洗手液虽不能直接杀灭病菌 , 但经过双手搓、揉等动作 , 外加流水的冲洗 , 可将大部分病毒和细菌从手上去除 。
比如新冠病毒 , 它由三个主要部分组成:核心的遗传物质(单链RNA) , 核衣壳(N蛋白)以及包膜(磷脂层及糖蛋白等结构) 。 其中 , 病毒的包膜源自宿主(比如人)的细胞膜 , 有助于骗过免疫系统 , 但是包膜的磷脂层害怕硬质酸钠 , 而硬质酸钠大量存在于清洁剂产生的泡泡里 , 它可以破坏磷脂层结构 , 使病毒丧失感染人的能力 。 但是要使硬质酸钠对病毒产生作用 , 必须认真洗手 , 而且要洗够时间 。
【感冒调查:疫情以来过半民众觉得自己感冒次数变少了】学习七步洗手法 , 认真搓洗20秒以上 , 再用清水冲洗干净 , 用干净的毛巾或擦手纸擦干双手 , 才算是完成一次的合格的洗手 。 家长也应该多教育孩子养成勤洗手的习惯 , 对预防各类传染病都是很好的预防措施 。
- 感冒|康健园 | 过敏还是感冒?借你一双慧眼吧
- 呼吸疾病|风寒还是风热感冒,怎么用药才对症?一味四季感冒方,用药不发愁
- 疫情期间|疫情期间出现发烧症状怎么办 来听听专家建议
- 感冒|因为感冒而为家人准备的午餐,简单清爽,自己喜欢就好
- 感冒|夏季炎热莫贪凉,小心“惹上”热伤风!大人、孩子都要注意
- 新增|2020年7月20日广东省新冠肺炎疫情情况
- 呼吸疾病,感冒|感冒了是吃药还是扛过去?还在疑惑的人,看完这2点就不用纠结了
- 史淑荣血液科医生|史淑荣:儿童白血病感冒了,退烧药需要根据年龄来选
- 51-70万|特斯拉就是抗跌!调查显示 Model 3 三年二手车价只跌 10%
- 疫情|疫情防控期间,这样做才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