媛妈育儿日记|不识字的孩子,如何在亲子阅读中增长认知?分阶段做“读写萌发”
文|媛妈育儿日记原创 , 欢迎个人转发和分享
有位妈妈在群里分享了件很令她骄傲的事 , 她每天晚上都坚持带着孩子读绘本 , 用的是点读方式 。
倒没有刻意要求孩子一定认识字 , 大概坚持了3个多月 , 孩子已经能有意识地跟着她一起点书上的图画和文字了 , 到了上幼儿园的年纪已经会了将近500多字 。
为了贯彻这种教育 , 有时她还会带着孩子一起看玩具标签 , 读上面的字 , 孩子也会习惯性研究这些 , 光是从这上面学会的字 , 就有不少 。
【媛妈育儿日记|不识字的孩子,如何在亲子阅读中增长认知?分阶段做“读写萌发”】即便没有刻意教孩子识字 , 但潜移默化中就学会了 , 令众多妈妈心生羡慕 。
本文插图
01关于孩子识字和阅读 , 家长的两个误区
1、不识字就不能阅读
孩子的阅读能力和识字能力是相辅相成的 , 从出生3个月左右 , 就可以开始做阅读训练 , 触发兴趣 。 这个阶段没有功利性 , 只需要让孩子享受阅读的过程 , 慢慢形成习惯就可以了 , 在一次次阅读中丰富语言、提升认知 。
很多家长认为孩子不识字 , 阅读也没有用 , 其实不是的 , 整个环境的塑造就很重要 。
本文插图
而且 , 一开始阅读并不是直接读文字 , 而是从黑白大卡 , 红黑大卡逐渐过渡 , 先有形象认知 , 才有对文字的抽象认知 。
其次 , 阅读也是慢慢增加难度的 , 孩子1岁半就可以找些大字大图的手作绘本了 , 尽管孩子看得更多的还是图 。
一直到2岁半 , 进入文字敏感期 , 就可以转变成字少图多的绘本 , 孩子会自然而然对文字感兴趣 。
2岁半前 , 甚至5岁前 , 阅读环境都是很重要的 , 家长坚持每天朗读绘本 , 形成阅读习惯 , 孩子才会试着探索文字 。
2、怕超前教育就不教了
实际上 , 孩子识字是积累出来的 , 不可能一蹴而就 。
很多家长担心会超前教育 , 干脆就不教了 , 这便是讳疾忌医了 。 超前教育指的是在孩子不理解的情况下强行灌输 , “玩中学”则属于正常的早教范畴 。
新西兰科学家玛丽·克莱提出 , 孩子的读写能力是自己萌发出来的 , 只要家长营造丰富的阅读环境 , 自然就学会了 。
文字敏感期 , 孩子会主动询问“这是什么字” , 但他们在脑海中想到的是这个字的形状 , 而不是笔顺 。 此时 , 家长将字和图结合让孩子认知、结合实物 , 都是不错的方式 。
本文插图
识字是孩子受到影响、主动探索的过程 , 他的大脑在3岁前 , 细胞是成人的千倍 , 形成的突触也很多 , 只要是反复刺激的事物都会形成印象 , 这时正是学习的黄金期 。
3岁后 , 孩子还会自动去掉那些不经常被刺激 , 或者自己觉得没用的知识 。
那么 , 如何让不识字的孩子 , 在亲子阅读中增长认知 , 又不涉及超前教育呢?分阶段进行“读写萌发”训练是个好办法 。
本文插图
02关于读写萌发
读写萌发 , 指的是学龄前孩子自己凸显出来的阅读能力 , 和所处环境有关 。 如果学龄前儿童有良好的阅读习惯 , 抓住了敏感期 , 就会在阅读识字上显现出优势 。
孩子5岁前 , 我给自己设定了一个挑战:为爱朗读3000本绘本 。
最开始的感觉就是自说自话 , 孩子的兴趣并不是绘本 , 只是对我夸张的表情和语调感兴趣 , 先生笑称有点“自作多情”的意味 。分页标题
后来孩子就能和我一起阅读简单绘本了 , 再到互动 , 进步很明显 。 甚至于两岁多时 , 会自发问我文字的读法 , 让我这个“老母亲”欣喜不已 。
本文插图
孩子18-24个月时进行有效的早期阅读 , 会使其受益终身 。
说到底 , 读写的基础就是听 , 只有优质的听力环境 , 才能让孩子对文字感兴趣 。 家长读的多了 , 之后孩子上了学 , 写的也会更多 。
本文插图
03如何分阶段进行“读写萌发”训练?
打造阅读环境 , 选书就很重要 , 要遵照孩子的发展规律 。
1、0-6个月
前文提到过 , 孩子的阅读从一出生就开始了 。
随着视觉能力逐步发展 , 孩子能捕捉大图画 , 准备黑白大卡、红黑大卡是首要任务 。 一黑一白 , 一红一黑 , 视觉上有很强的对比感 , 孩子会更感兴趣 , 看起来更舒服 。
大小尽量就是正方形的20-25厘米边长 , 方便家长拿在手里 。
另外 , 最好选择主题式的大卡 , 彼此有联系 , 一次不要出示太多 , 2-3张就行 。
到了孩子5-6个月左右 , 就可以加入多触感的布书了 , 丰富孩子的触觉 , 为手口敏感期做准备 。 布书撕不坏 , 而且有各种触觉刺激 , 是相当不错的选择 。
本文插图
2、7-12个月
这个阶段的孩子喜欢探索、翻翻找找 , 家长可以选择和孩子手掌大小差不多的纸板书 , 读之前先消毒 , 方便孩子自己翻书页 。
此时孩子对文字没有概念 , 书的情节是一问一答 , 或者提问式都可以 , 比如:狗儿在哪里?或者小花你好 。
还可以选择有小盖板的绘本 , 每一页上又可以抽拉 , 或者是单独翻开的小板子 , 让孩子自己翻找答案 , 锻炼思考能力 。
3、13-18个月
这个阶段 , 孩子最大的特点是闲不下来 , 家长可能就会误以为孩子不喜欢读书 , 而放弃对阅读能力的培养 。
可这个阶段 , 最好的绘本选择就是找带着动词的 , 比如《蹦》、《抱抱》、《跳起来》 , 不仅要读还要玩 。 只要绘本设计足够吸引孩子 , 他还是会集中注意力阅读的 。
这时也要开始和孩子进行语言互动 , 让孩子指一指书里的动物、人物 , 引导他说出单个字 。
本文插图
4、19-24个月
这个阶段孩子的语言能力开始丰富 , 可以选择一些有简单情节的绘本 , 比如《接下来会怎样》、《小熊绘本》系列、《鼠小弟》系列等等 。
绘本选择更多 , 重点就要放在阅读方式上了 。
这阶段孩子更喜欢拟声词、电报句 , 家长阅读时在拟声词上也可以多强调一些 , 让孩子从模仿开始 , 发展自己的语言能 , 并指认书上的大字 。
一般孩子听完一本书没问题 , 也有可能反复让家长讲书 , 这个阶段一定要有耐心 。
5、3-4岁
这个阶段孩子有了自己的想法 , 就要选择有故事情节、能引发他独立思考的绘本了 , 或者思维能力书籍 , 更好地引导孩子点读 。
即便是孩子点的和嘴里读的不一样也不要指责 , 让孩子自己阅读 , 你伴读 , 慢慢纠正就可以了 。 比如《宫西达也》系列、《青蛙弗洛格》系列、《彼得兔》系列 , 都是不错的 。
有的家长给低龄孩子选书时很头疼 , 但只要掌握了下面这几个原则 , 就错不了 。
本文插图分页标题
安全:尽量选择没有味道的布书、立体书、感官书 , 买之前闻味道 , 买回来后也不要马上给孩子读 , 拆开放在避光处24小时 。
低龄绘本字少图多:最好的阅读办法是孩子指哪儿你就讲哪 , 而不是无规律指认 , 图画都是有关联性的 , 并不是独立存在的 。
按孩子的喜好定期换书:根据孩子的发展能力选书 , 不要觉得自己喜欢孩子就会喜欢 , 要以儿童为本位 。 有些你觉得很乏味的书 , 孩子喜欢 , 那就适合 , 基本3个月一换新 。
本文插图
04写在最后
孩子对新书不感兴趣也别着急 , 大多是出场顺序不对 , 家长拿过来直接就读了 , 没有介绍封面、作者 , 孩子就一头雾水 。
不要着急给孩子读 , 自己先通读一遍 , 想想怎么给孩子讲 , 哪些是孩子可能感兴趣的 。
“读写萌发”是兼顾阅读和识字的重要方式 , 家长可根据孩子的接受能力循序渐进锻炼 , 不要急在一时 , 也不要太过功利 。 二胎宝妈、营养师 , 为大家分享育儿生活中的心得;图片皆源自于网络 , 如有侵权 , 请联系我删除;另外 , 码字不易 , 如有个别错别字 , 请别介意哦~
- 潇妈聊育儿|“到饭点才喊你的饭局,除非是铁哥们,否则别去”!这是为什么?
- 任林聊育儿|老员工忠告:职场中,遇到有这5种特征的人要小心,大多心术不正
- 任林聊育儿|所谓成熟,不过学会了与生活和解,懂得了放下痛苦
- 任林聊育儿|一个人越没有格局,越喜欢计较这三件事,难怪一事无成
- 陪整日记|【在线看脸】为什么大家都认为童瑶比佟丽娅更适合顾佳这个角色
- 小霞育儿笔记|“生气,是因为你不够大度”:这4句人生感悟,看懂的人让人心疼
- 莲姐姐的情感日记|感情里基本的东西,却有好多人做不到
- 澎湃新闻|昔日孤儿、今日抗洪勇士,武警战士日记刷爆朋友圈
- 倩谈育儿|可爱的蓝精灵.潇!蓝色长发,精致妆容,程潇太可了!
- 倩谈育儿|鞠婧祎粉丝控评要求反黑,锁骨放珍珠再秀直角肩,靠颜值扭转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