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潭|山水中雁 遗珠东漈 | 东龙街美名,你可曾听过?


_本文原题:山水中雁 遗珠东漈 | 东龙街美名 , 你可曾听过?
中雁风景区的西漈景区近些年名声斐然 , 使其成为了节假日市民游客喜爱的选择 , 而在玉甑峰东翼 , 同样以漈为名的东漈相比西漈却显得有些寂寂无名 。 但据清道光《乐清县志》记载:“玉甑峰东南为东漈 , 一名东龙街 , 长二百馀丈 , 阔数丈 , 曲折而下 , 水底皆大石绵亘而卷其旁 , 水呜呜鸣石上如操琴 。 为潭六 , 其最著者曰梅雨、曰渹井、曰钟潭;为瀑一 , 曰梅雨;为峰三 , 曰石碑、曰彩霞、曰石夫人 。 经崖秀举 , 碧湍涵光 。 吴中王弇州云:诸称名山者 , 得山水而雄 , 东漈有之 。 ”观县志所言 , 东漈之盛较之西漈更为久远 , 但在现代 , 景区开发中较为迟缓 , 让这里依旧保持着接近原生态的景观 。

梅雨潭|山水中雁 遗珠东漈 | 东龙街美名,你可曾听过?
本文插图
进入东漈 , 在漈口远远看去便能观得东漈最为有名的石夫人 。 石夫人高约30米 , 亭亭玉立 , 下有一处小峰石 , 恰如一侍女立于其下 , 双峰一高一低立于于钟潭之上 , 风姿绰绰 。 踏步向上百米 , 近观能见石夫人发髻、裙摆 , 形神兼具 。 “亭亭独立望天津 , 四畔无家石作邻 。 螺髻不梳千载晓 , 蛾眉空扫万年春 。 雪为铅粉凭风传 , 霞作胭脂仗日匀 。 莫道岩前无宝鉴 , 一轮明月照夫人 。 ”一首《石夫人》咏颂数百年 , 其作者众说纷纭 , 一说高友玑 , 一说王十朋 , 至今未能考证 , 但其诗词间流淌的思夫之情和夫人之美 , 让人不禁对石夫人展开了诸多想象 。
常言道 , 西漈以峰岩取胜 , 东漈则以瀑潭见长 。 在东漈 , 梅雨潭、钟潭、连珠潭、小龙潭、梅雨潭、莲花潭 , 各潭掩映 , 碧水清幽;浣纱瀑、马尾瀑、梅雨瀑 , 三瀑形态各异 , 串联各潭 , 在清幽之上再增添跃动之美 。

梅雨潭|山水中雁 遗珠东漈 | 东龙街美名,你可曾听过?
本文插图

梅雨潭|山水中雁 遗珠东漈 | 东龙街美名,你可曾听过?
本文插图
东漈景区后半段古道 。
在观赏过石夫人、彩霞峰、钟潭等景点后 , 继续向前 , 便能到达五百田观景台 。 过了这里 , 近年来新修筑的石板路也就到了尽头 。 此处观景台位于步道所至的最高点 , 从此处向西远望 , 整个山谷风光尽收眼底 。 既是游客登山的休息点、观景点 , 也是新步道的终点 。
从五百田向前继续行进 , 一条不知始建于何时的古道 , 映入眼帘 。 古道的石缝间丛生杂草 , 缓步狭窄 , 仅能容两人侧身而过 , 沿古道前行500余米 , 到达此行终点梅雨潭 。

梅雨潭|山水中雁 遗珠东漈 | 东龙街美名,你可曾听过?
本文插图
浣纱瀑 , 在钟潭之上第一折处;马尾瀑 , 在浣纱瀑之上第二折处 。

梅雨潭|山水中雁 遗珠东漈 | 东龙街美名,你可曾听过?
本文插图
东漈梅雨瀑 。
梅雨潭位于东漈景区的最上端(从东漈西端进入能够步行到达的终点 , 目前无法向上攀越) , 也是东漈景区最为亮丽的一颗明珠 。 潭上有瀑 , 名为梅雨瀑 , 瀑宽约5米 , 高约10米 , 水流经年不息 , 雨水充足时期更为宏伟 。 踩踏溪石进入其右侧一处小亭中 , 再往前行 , 却因为年久失修和水汽侵蚀 , 靠近梅雨瀑的木栈道已经塌陷 , 近观梅雨瀑的愿望不能实现 。
东漈之美未施粉黛 , 原始的观感反而更给人一种遗世独立的超脱 。 溪涧蛙声伴随林间鸟鸣 , 习习谷风伴着清透的凉气 , 下山时向谷外远眺 , 能见乐清的高楼街道 , 甚是开阔 。
温馨提示
东漈景区入口位于白石街道北端 , 东浃村内 。 目前有两条路能够行车进入 , 但道路都较为狭窄 , 且均在巷弄间穿行 , 较为不便 , 开车务必谨慎 。 日常驱车进入可至东漈活水游泳池前停靠 , 再行进入 。分页标题
东漈全程步行约为1小时 , 中间无停留 。 目前景区开发滞后 , 步道两侧护栏未修建 , 谷深树茂 , 行走时要留心两侧 。 梅雨潭景点过后就没有路可以继续前行 , 原本包含在内的黄坑水库等景点无法从东浃村入口进入 , 请徒步驴友一定谨慎穿越 。
来源:乐清日报全媒体采访人员 赵宇统/文摄
【梅雨潭|山水中雁 遗珠东漈 | 东龙街美名,你可曾听过?】转载请注明作者及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