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文物介绍——利兹皇家军械博物馆的大象盔甲
【|博物馆文物介绍——利兹皇家军械博物馆的大象盔甲】_原题是:博物馆文物介绍——利兹皇家军械博物馆的大象盔甲
在英格兰西约克郡有一个利兹皇家军械博物馆 , 它位于利兹和利物浦之间的运河岸边的克拉伦斯码头 , 就像所有的英国国家博物馆一样 , 入场是免费的 , 但某些额外的景点是收费的 。该馆于1996年建成 , 耗资达4250万英镑 。博物馆建筑共五层 , 层高很高 , 这是为了垂直展示长柄武器(枪、矛、戟等) 。博物馆原来是用来存放从伦敦塔转移来的盔甲和兵器 , 后来逐渐扩容直至成为表现英国3000年以来对外争斗和自我防卫的缩影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利兹皇家军械博物馆收藏超过7.5万件武器、军械和炮弹 。这里展览着几千件不同时期、各式各样的军械器材 , 包括冷兵器时代的刀剑、护身用的铠甲、狩猎器材、现代战争中使用的枪炮等等 。博物馆由三部分组成: 英国国家武器和盔甲展、国家炮弹展和国家枪支展 。博物馆还拥有著名的钢铁大厅 , 即一个四层楼高的旋转楼梯 , 楼梯旁的墙壁上挂满了超过2500件17世纪的武器 , 组成一个个规律的图案 , 视觉效果相当惊人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在这里 , 军械 , 也能让人看的眼花缭乱 。馆内的展品既丰富又有趣: 从电影 , 现场表演到参观者可以亲身实践的技术 , 所有这些都会激发游客莫大兴趣 。这里不仅仅是普通的博物馆 , 还有一些专家在此对军械展开课题研究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是1991年出资十万英镑购入一把命名为“永乐剑”的艺术收藏品 。此剑的名字叫法不一 , 有“永乐剑”“明永乐剑”“大明永乐剑”“永乐宝剑”等多种称号 。被誉为英国皇家军械博物馆古兵收藏品之首 。此剑铸造于1420年 , 是永乐大帝送给西藏一位活佛的礼物 , 剑格的动物是佛教瑞兽“琼” 。剑身中间有剑脊增加了剑的强度 , 朴素而经典 。剑鞘为交错纹案 , 以及浮雕花面 。此剑有蒙古 , 波斯 , 萨珊的风格 , 和宋以来的传统剑式样不同;定陵出土的万历宝剑也带有浓重的西式风格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博物馆盔甲馆内保存着一套世界上最大的盔甲 。全重260磅(约118千克) , 由5840片金属片组成 , 是给大象穿的 。战象盔甲来自印度莫卧儿王朝 , 制作年代约1600年 。这套带有锁子甲和甲片的大象盔甲 , 由8块防护板块组成 , 包括:覆盖头部防护板1块;覆盖咽喉部防护板1块;覆盖躯干防护板6块(左右两侧各3块) 。其中 , 覆盖右侧躯干的3块防护板块只剩下居中的1块 , 另2块缺失 , 裸露部分被博物馆用编织物做了修复装饰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防护板块使用皮革、棉布和棉絮做底衬 , 上面共有5840块甲片 , 通过并排的铆接锁甲连接 。大部分锁甲和铁片被布包裹 , 只在身体暴露部分保留正方形镶嵌板 , 镶嵌板四周配有黄铜边框 , 上面的凸浮雕装饰为大象、莲花、鸟、成对的鱼等花纹图案 。现存盔甲总质量为118kg , 如果加上缺失的部分总质量约159kg 。这件展品被认为是世界范围内公开展出的最完整的战象盔甲 , 还被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为世界上最重的盔甲 。分页标题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该件展品被放置在博物馆4楼“东方武器馆”中展出 , 大象标本和坐在大象背上两个人物模型的盔甲也来自印度 。据展品说明介绍 , 战象和它的骑手(亦称“象夫”)间有着紧密的关系 。骑手一般都跨坐在大象的脖颈处 , 用双腿和驯象的刺棒发出指令 , 以此来驾驭大象的行走方向和速度 。一只大象通常配备一个或两个骑手 , 在大象的背部有时还放置一个用木板或柳条制作的用于防御的掩体 , 骑手跨坐在掩体内 。小型掩体用于狩猎 , 较大型的掩体用于作战 。骑手配备的武器有弓箭、弩、长矛、投枪等 , 到15世纪火器出现后 , 也配有各式火器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公元前4世纪 , 恒河流域被摩揭陀统一 , 而据希腊作家普鲁塔克记载 , 当时的摩揭陀王国拥有6000头战象 。在公元331年 , 亚历山大大帝远征波斯帝国 , 波斯帝国与亚历山大大帝在高加米拉交战时出动了15头战象 , 这也是欧洲人第一次在战场上遇到战象 。然而 , 波斯仅仅布置的这15头战象便把马其顿士兵打的丢盔弃甲 , 而正因如此 , 在西方战场所向披靡的亚历山大大帝也不得不止步于此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从公元前1000年到公元19世纪 , 大象就一直在战场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主要被使用在南亚和印度 , 偶尔也出现在北非 , 甚至西欧的西班牙和意大利 。大象的价值在于它具有力量大、聪慧和易于驯服的特点 , 它们被用于搬运重物 , 例如搬运大炮组件和在丛林中搬运木料等 , 但其主要角色还是作战 。在战场上 , 它们可以踩踏人和马 , 或者卷起人、马并抛掷出去 , 也可以使用象牙发起进攻 。战象的这些令人恐惧的战斗力和威慑力 , 使之具有非同寻常的特殊的军事价值 。据史料记载 , 印度孔雀王朝的陆军包括步兵、骑兵、战车兵和象军 , 其中象军是作战时的主要突击力量 。在作战时 , 阿育王能够征集步兵60万 , 骑兵3万和战象9000头的大军 , 而阿育王也正是依靠这支战象部队 , 基本统一了印度次大陆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最早使用战象的是东南亚各国 , 象军的编排非常的有特色 , 在大象的背部会放置一个象舆 , 舆中坐一名将士 , 在战象的前后会各有一名驭象手 , 在一些国家中 , 舆内载四名士兵 , 以弓箭和长矛作为武器 。我国也有使用战象并击败战象的记录 。在我国南北朝时期 , 宋文帝命大将宗悫(què)讨伐林邑国 。林邑国的精锐很快就投入了战场 , 而这其中便有象兵 。起初 , 宋军根本无法招架 , 死伤连连 。但宗悫并不畏战 , 他想到了大象的天敌是狮子 , 但又无法在短时间内训练一批狮兵 , 于是他命人连夜打造了一批狮子模型运到象兵面前 , 战象一见到这么多的狮子非常恐慌 , 掉头就跑 , 造成林邑国部队自相践踏 , 伤亡无数 。
- 朱桀的行走笔记|安徽最“奇葩”的博物馆,没有像样文物,引以为傲的却是建造的砖
- 茄子|下饭菜肴,茄子必占一席地,介绍几种拌饭一绝的茄子做法
- 晋祠博物馆|今日起,晋祠博物馆工作日期间面向全国游客免费开放
- 心底的小城|山东的古建筑,有“中国民间故宫”美誉,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烹饪|下饭菜肴,茄子必占一席地,介绍几种拌饭一绝的茄子做法
- |沧州博物馆珍宝小课堂——陶甗
- 窑山1号墓|永城有一座汉墓,1995年曾遭盗掘,破案后300余件文物全部追回
- 饮食|改变饮食一定要避开这10个误区
- 水果|介绍老年人吃什么水果好大全
- 文物|确实是文物,不是新造的?这些文物一件比一件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