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为何说隋文帝杨坚篡得天下,要比赵匡胤篡位的难度大?

赵翼是清朝乾隆年间著名的史学家 , 他在《廿二史札记》中提出一个著名的观点:“观古之帝王 , 得天下最易者 , 莫过于隋文帝 。”赵翼的理由是:北周年仅22岁的周宣帝宇文赟早死 , 留下幼帝宇文阐 。宇文赟皇后杨丽华的父亲杨坚矫诏辅政 , 然后大杀宇文皇族 , 轻而易举地建立了隋朝 。

|原创 为何说隋文帝杨坚篡得天下,要比赵匡胤篡位的难度大?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隋文帝杨坚当皇帝 , 真的如赵翼所说是史上最容易的吗?稍加分析就知道 , 赵翼的观点是无法成立的 。
诚然 , 杨坚能出将入相 , 首先是因为父亲杨忠争气 , 是北周(西魏)的十二大将军之一 , 封随国公 。杨坚继承了父亲的爵位 , 在官场上不用做太多打拼就能一步登天 。但是北周那么多贵族二代、三代 , 为何只有杨坚能挤身上层?仅仅因为他是宣帝皇后杨丽华的父亲吗?当然不是!要知道 , 神武雄略的周武帝宇文邕一直怀疑杨坚有异志 , 但没舍得杀杨坚 。周宣帝即位后 , 确实动了杀杨坚的念头 , 甚至对杨丽华说:我终要杀你全家 。周宣帝埋伏刀斧手 , 然后召杨坚入内 , 看他眼色杀之 , 只不过最终也没下手 。可见 , 杨坚在武帝和宣帝时的生存环境并不好 , 随时可能掉脑袋 。这样的生存环境 , 容易吗?

|原创 为何说隋文帝杨坚篡得天下,要比赵匡胤篡位的难度大?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就拿与杨坚相似的一个人——赵匡胤来说 , 他们都是幸逢圣主(周武帝宇文邕与周世宗柴荣)短命 , 幼主登基 , 趁势取之 。但是柴荣在世时 , 从来没有怀疑过赵匡胤 , 甚至在死前拿下掌握禁军的张永德 , 换上看上去忠心的赵匡胤 。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篡位 , 对不起周世宗(赵普对赵匡胤语) , 但杨坚几次险丧命 , 这样的生存环境 , 比赵匡胤危险多了 。诚然 , 赵匡胤在淮南战场上险些丧命 , 但那是战争 , 连皇帝柴荣自己几次都险些丧命 , 作为大将的赵匡胤还有什么好说的?
更重要的是 , 赵匡胤接手的是柴荣打造的无敌于天下的禁军 , 地方再无能与禁军对抗 , 这才是赵匡胤能“杯酒释兵权”的底气所在 。赵匡胤篡位后 , 除了李重进与李筠 , 地方藩镇都不敢反抗 , 也是这个原因 。而杨坚所处的时代 , 并不具备赵匡胤那样有利的历史环境 。
杨坚初登相位后 , 身边全是敌人 , 首先是宇文皇族 。宇文泰的几个儿子比如赵王宇文招、越王宇文盛等在长安 , 随时可以掀翻杨坚这艘在惊涛骇浪中四处摇晃的小船 。杨坚下手够狠是不假 , 在逃出赵王宇文招的“鸿门宴”后 , 杀掉诸王稳定了长安的局面 , 但杨坚面临的危险才刚刚开始 。

|原创 为何说隋文帝杨坚篡得天下,要比赵匡胤篡位的难度大?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诸王虽在长安 , 但手上没有什么兵权 , 杨坚可以轻易除掉 。但在地方上 , 那些手握重兵的大员 , 资历多数强于杨坚 , 看到杨坚轻而易举的上位 , 这些人多不服 。
杨坚都有哪些敌人?最危险和实力最强的敌人 , 无疑是镇守关东的相州总管尉迟迥 。尉迟迥是宇文泰的外甥 , 南朝梁武帝惹出侯景之乱 , 南方大乱 , 尉迟迥极力劝宇文泰南下攻占巴蜀 , 让当时弱小的西魏一跃成为强国 。尉迟迥在北周是一线重臣 , 地位类似五代后周的李重进 , 但他的军事实力要更强 。

|原创 为何说隋文帝杨坚篡得天下,要比赵匡胤篡位的难度大?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公元577年 , 北周消灭了割据太行山以东的北齐 。周宣帝即位后 , 让作为一线重臣的尉迟迥去守相州 。实际上 , 尉迟迥管辖的地盘可不止一个相州 。相州在哪呢?就是现在河南省最北部的安阳市 , 北隔漳水与河北相望 。相州是北魏天兴四年(公元401年)设立的 , 用现在的行政区划来看 , 大致管辖范围南止于河南省鹤壁市一线 , 西止于太行山一线 , 东止于山东省聊城市一线 , 北止于河北省邢台市隆尧县一线 , 差不多相当于河北的南部加上河南省北部 。分页标题

|原创 为何说隋文帝杨坚篡得天下,要比赵匡胤篡位的难度大?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这里的地势西高东低 , 西边是险峻的太行山脉 , 东边是一马平川的华北平原与山东北部平原地区 。北齐(前身东魏)的国都就在距离安阳以北不远的邺都 , 尉迟迥控制相州 , 在战略上 , 北可进燕赵 , 西可进晋秦 , 南可进中原 , 东可进齐鲁 , 兵力非常强大 。再者 , 尉迟迥的地盘还包括赵州、洺州、冀州、沧州、瀛州、贝州 , 大致就是河北省保定以南地区 。这里土地肥沃 , 粮食不成问题;人口众多 , 兵源不成问题 。
另外 , 尉迟迥的侄子尉迟勤时任青州总管 , 管辖区域约在今山东省东部 。尉迟勤的根基来源于伯父尉迟迥 , 自然要和伯父同退同进 , 与杨坚为敌 。
杨坚的敌人还不止尉迟迥叔侄 , 还有太多 。在河南 , 北周的邵国公宇文胄为荥州(河南省荥阳市附近)刺史 , 扼守战略要地黄河南岸 , 隔河就能与尉迟迥叔侄呼应 。申州(今河南省南部的信阳)刺史李惠也反对杨坚 , 李惠的势力看似与关东的尉迟迥较远 , 但在淮河流域 , 李惠有很多盟友 。

|原创 为何说隋文帝杨坚篡得天下,要比赵匡胤篡位的难度大?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现在安徽省北部宿州市有个泗县 , 北距徐州不远 , 南距合肥也不远 , 夹在泗水与淮河之间 , 战略地位非常重要 。泗县在南北朝时称潼州 , 由曹孝达镇守 。而反对杨坚的还有潼州以东的东楚州(江苏省北部的宿迁市)刺史费也利进 , 以及今山东省西南部的兖州(徐州总管席毗罗) 。
在关东地区反对杨坚的势力 , 基本上是可以连在一起的 。这几个比较强大的势力 , 其实力是后周时偏居扬州的李重进无法相比的 。要知道 , 仅尉迟迥的兵力就多达二十余万 。
更严重的是 , 这还只是关东的情况 。在现在湖北省的东北部 , 有一个安陆市 , 安陆在南北朝时设郧州 , 位于北周、北齐、南陈与西梁四国之间 , 战略位置非常重要 。时任郧州总管的是司马消难 , 他管辖长江北岸的随州、应州、岳州等九州 , 以及鲁山等八座重要军镇 , 势力范围约在湖北省东部 。为了对抗杨坚 , 司马消难举九州八镇投降了江东的陈朝 。

|原创 为何说隋文帝杨坚篡得天下,要比赵匡胤篡位的难度大?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反对杨坚的势力已经不少了 , 但还没完 。北周之所以成为强国 , 最关键的原因是南下占领了巴蜀 。时任益州总管王谦也不想当杨坚的小跟班 , 约司马消难、尉迟迥 , 共同反对杨坚 。巴蜀与长安所在的关中只隔着秦岭 , 中有子午谷、傥骆道等山路 。一旦益州兵偷袭长安 , 杨坚是极为被动的 。
【|原创 为何说隋文帝杨坚篡得天下,要比赵匡胤篡位的难度大?】另外 , 豫州总管、襄州总管、荆州总管辖区内的各部落 , 也纷纷打着反对杨坚的旗号浑水摸鱼 , 烧杀抢掠 , 形势大乱 。好在杨坚手下有一批精兵强将 , 北周国宝级的名将韦孝宽甘为杨坚所用 。杨坚稳定局势后 , 就开始反击这些反对势力 。没用多久 , 杨坚就逐个平定四面八方的反对势力 , 铲除了自己登基的所有障碍 , 于公元581年建立隋朝 。综合来看 , 杨坚夺取天下的难度 , 要大于赵匡胤夺取天下的难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