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来读史|原创 从“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看汉朝边防和军事布局
王昌龄诗云但使龙城飞将在 , 不教胡马度阴山 , 这是对飞将军的称颂和赞美 。 不过 , 仅仅凭借一个飞将军就想让胡马不度阴山 , 这显然带有不切实际的夸张成分 , 真正让匈奴感到畏惧的自然是汉朝的军队 。 王夫之评价汉朝的灭亡说“国恒以弱丧 , 而汉以强亡” , 这话的意思是说其它朝代都是因为国力慢慢走向衰弱 , 最后在外力的打击下灭亡 。
但只有汉朝是自己把自己给折腾坏了 , 从桓灵二帝以来由于政治上接连失误 , 最终导致军阀割据 。 但是即便在汉朝陷入内乱的时候 , 我们也可以发现它始终没有面临来自外部的威胁 , 这些固然都是因为汉朝对匈奴这个游牧民族的不断军事打击带来的结果 。 那么透过王昌龄的这句诗歌 , 我们来看看汉朝的边防和军事布局是怎么体现的 。
本文插图
首先 , 汉朝的行政制度比较特殊 , 西汉初期的时候由于实行郡国制度 , 所以全国的军队构成比较混乱 。 如朝廷拥有京师兵、地方上的郡县有地方兵 , 王爵之国有军队 , 侯爵之国也有军队 , 另外又有少量的边防兵 。 由于这种混乱的军队构成 , 最终酿造了七国之乱 , 但分封国的势力并没有被根本解决 , 直到汉武帝实行“推恩令”以后才把这些郡国势力彻底解决 。
从此汉朝的军队才走向一个清晰化 , 这时候它的构成主要由卫戍京师的军队、地方郡县的军队以及边军三大板块组成 。 但是汉朝初期的边防力量并不算很强大 , 当时他所面临的主要军事威胁就是匈奴 , 自从刘邦白登之围失败以后 , 汉武帝之前的汉朝君主是怎么维持自己和匈奴的边境关系呢?
答案就是和亲 。
本文插图
实际上翻开《史记·匈奴列传》就会发现里面的记载在汉武帝之前 , 汉朝饱受匈奴的困扰 , 经常受到匈奴的袭击和攻打 , 大量的人口和财富被掠夺 。 而汉朝方面最常见的措施就是和亲 , 直到汉武帝即位后改变了这种和亲政策 , 开始采取主动出击的方式 。
所以审望汉朝的边防政策实际上不能带着惯有的眼光 , 如秦朝时期修筑长城 , 再让蒙恬带领30万大军驻防边境 。 但汉朝的边防力量起初实际上是非常薄弱的 , 这是因为西汉初期采取与民生息 , 无为而治的国策 , 因此历代君主不愿掀起大规模的战争 。
汉武帝即位以后采取主动进攻的军事策略 , 开始发起一次次针对匈奴的大规模战争 , 另一方面由于削弱了诸侯国的力量 , 使得朝廷能够动员和直接控制的军队数量大大增加 。 汉朝的边防军采取的是轮换卫戍的模式 , 一个士兵自他23岁服役开始 , 第一年先在地方上充当地方兵 , 另一年则根据朝廷的需要到京师或者边境服役 。
本文插图
汉朝兵役的特点是周期长 , 阶段短 , 一个士兵从23岁到56岁期间一直处于服役状态 。
这种高强度的服役周期在历朝历代都是很罕见的 , 《汉书·食货志》记载说:又加月为更卒 , 已复 , 为正一岁 , 屯戍一岁 , 力役三十倍于古……汉兴 , 循而未改 。 乐府诗《十五从军征》中就有诗句佐证说“十五从军征 , 八十始得归” , 这就属于更加极端的情况 。 说明在战时由于朝廷兵员紧张 , 士兵的服役周期会大大加强 , 人数不够的情况下还会出现安史之乱中强行抓壮丁的情况 。
到了东汉时 , 汉朝的军制进行改革 , 地方兵也被废除 , 同时也取消这种正卒轮流戍边的制度 , 开始在全国实施募兵 , 由中央朝廷统一指挥和管理 。 不过到了汉朝中后期随着政治的腐朽 , 募兵制遭到破坏 , 很多军队沦为将军和官僚的私人部队 , 尤其是桓灵二帝时期 , 这种现象更加严重 , 最终走向军阀根据的局面 。分页标题
本文插图
汉朝边防的主要方式就是屯田 , 实际上自从汉武帝对匈奴展开数次的致命打击以后 , 汉朝最大的军事威胁匈奴的力量就已经遭到瓦解 。 汉武帝以后 , 汉朝的边防主要就是方法和监视周边的民族 , 它的边防构成并不简单只是依靠军事力量 , 其中还包括政治上的一系列统治手段 。
因为仅仅凭借强大的军事力量来威慑周边民族 , 这就需要汉朝特别供养一支尤其强大的军队 , 但这需要极其雄厚的财力支持 。 因此 , 汉朝的边防制度是军队屯田和政治笼络结合的方式 。 汉武帝将匈奴击败以后 , 将西域纳入自己的统治之中 , 但对于西域的统治汉朝方面鞭长莫及 , 难以派出大量的军队前去驻扎驻防 。
西域都护府的存在仅仅只是一个政治机构 , 西汉统治管理西域的方式主要是依靠当地贵族和国王的力量 , 即所谓“将、相至侯、王 , 皆佩汉印绶” , 这导致尽管西域被纳入到汉朝的统治中 , 但却管理强度并不高 , 经常发生叛乱 。 而这主要依靠汉朝的国力强盛和政治是否稳定作为参考标准 。 西汉临近末年时 , 西域纷纷脱离汉朝的管控 , 直到东汉时班超的出现 , 才重新将西域纳入控制之中 。
本文插图
而自汉武帝击溃匈奴的力量后 , 开始向边境地区大量的迁徙农民进行屯田 , 如河西走廊被纳入到汉朝版图之中以后 , 汉武帝立刻迁徙60万人前去屯田 , 一边进行农耕 , 一边执行卫戍任务 。
另一方面 , 由于形势的变化 , 汉朝方面也时常会向边境地区派遣士兵 , 如攻打大宛的时候汉朝方面派出十八万军队移防酒泉 , 益发戍甲卒十八万酒泉、张掖北 , 置居延、休屠以卫酒泉 , 而至于汉朝的边防军究竟有多少 , 由于历史资料的匮乏难以估算 。 如王莽时期的由于内忧外患 , 边防军一度高达20万 , 谷常贵 , 边兵二十万 , 仰食县官 。
本文插图
另一方面 , 东汉时期窦宪攻打北匈奴 , 燕然勒石 , 彻底击溃了匈奴的有生力量 , 从根本上消除了匈奴对于汉朝的军事威胁 , 这使得汉朝的边防压力也减轻不少 。 因此 , 考察汉朝的边防力量实际上需要结合汉朝的军事政策来综合考量 , 汉朝防范周边的民族并不单纯依靠的是大量屯田的士兵来进行 , 另一方面也有积极对外的军事打击政策 。
这种思想自汉武帝以后就得到很好的贯彻和运用 , 如汉武帝为了获得大宛名马派使者前去收购 , 但是遭到对方的拒绝 , 汉使又被杀 。 一怒之下的汉武帝赦囚徒扞寇盗 , 发恶少年及边骑 , 岁余而出敦煌六万人……而发天下七科適 , 及载糒给贰师 , 几乎动员了全国的力量命令李广利不远千里的攻打大宛 。 由于汉朝在西域建立的权威 , 某种意义上也减轻了边防的压力 。
及至班超出现后 , 他在西域纵横捭阖 , 在没有动用东汉朝廷的军事力量的情况下 , 凭借自己的智慧通过运用汉朝廷在西域的余威 , 竟也巧妙地收复了西域诸国 。 可以说汉朝这种积极而又主动的对外政策 , 使得汉朝的边防力量并不犹如其它朝代那样发挥关键性的作用 。
本文插图
透过汉武帝之前的处境可以看出 , 边防军是汉朝一个薄弱的环节 , 因为彼时的匈奴力量正是极为强大的时候 , 这导致汉朝的边境在汉武帝之前饱受匈奴袭击的困扰 。 汉武帝以后 , 由于汉朝采取主动的进攻政策 , 动用全国力量持续打击匈奴 , 这使得汉朝在边境地区获得了极大的主动权 。分页标题
【闲来读史|原创 从“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看汉朝边防和军事布局】王昌龄写但使龙城飞将在 , 不教胡马度阴山这句诗歌的背景正是卫青、霍去病在汉武帝的命令下屡败匈奴的时期 , 因此说胡马之所以不敢度阴山与其是说因为飞将军的存在 , 不如说是因为汉朝军队在对匈奴的战争中屡屡获胜 , 在卫青和霍去病的带领下取得扭转性的关键胜利 , 掌握了汉匈关系的主动权和军事上的领先地位 , 这才导致胡马不敢度过阴山 。
综上所述 , 可见“飞将军”的背后是以卫青、霍去病屡次取得作战胜利以及汉武帝制定的积极进攻政策 , 最终瓦解了匈奴的力量 , 最后以屯田为辅 , 这才有了“不教胡马度阴山”的辉煌荣耀 。 这一点可以透过唐朝和明朝的羁縻制度可以得见 , 尽管汉朝也有羁縻政策 , 但是并没有放弃军事征服的手段 , 在对外打击上汉朝尤为积极活跃 , 相比较之下唐宋明三朝的对外政策则尤为保守 , 这也是导致他们最终反受其害的原因 。
- 明星恋情|原创 萧亚轩把小16岁男友当儿养?送其学艺超苛刻,男方被累到吐血送医
- 苹果手机,蒂姆·库克|原创 库克终发飙,iPhone11一夜沦为“新低价”,网友:还是盼到了!
- 阅文集团|阅文集团携手《和平精英》举办原创文学大赛,探索IP多领域价值
- 混作滔滔一片潮
- 新机发布,雷军|原创 雷军向大众征求旗舰机必备功能,米粉:我可以不用,你不能没有!
- 战狼|原创 《战狼2》重映,冲击60亿票房,《战狼3》还远吗
- 音乐|喜获东方风云榜“年度原创音乐人”戴荃:喜欢国风就坚持到底
- 戴荃|“原创音乐人”戴荃:喜欢国风就坚持到底
- 全球疫情正在失控,灾难原因何在?
- 期汇金|原创 李生论金:黄金三角整理完毕,多头集结等起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