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网|帮扶路上,有天津白衣天使身影
内容提要:在深度贫困地区 , 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是一个突出现象 。 为精准扶贫 , 天津向对口支援的新疆、西藏、甘肃等地派出医疗援助人员 , 提高贫困地区的诊疗水平 , 造福当地居民 。 医疗援助人员不仅为当地居民做手术 , 还帮助提供健康筛查 , 为相关医院完善医保措施 , 使得贫困地区居民能享受医疗保障 , 降低个人花费 , 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
本文插图
闻磊医生在新疆和田民丰县人民医院带教当地医生学习超声知识 。
本文插图
李月光医生(左二)在西藏昌都市藏医院为患者做手术 。
本文插图
李修强医生在甘肃临潭县中医院为当地医生展示推拿手法 。
本文插图
【北方网|帮扶路上,有天津白衣天使身影】许奎斌医生在西藏昌都市藏医院做麻醉手术 。
天津北方网讯:在深度贫困地区 , 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是一个突出现象 。 为精准扶贫 , 天津向对口支援的新疆、西藏、甘肃等地派出医疗援助人员 , 提高贫困地区的诊疗水平 , 造福当地居民 。 医疗援助人员不仅为当地居民做手术 , 还帮助提供健康筛查 , 为相关医院完善医保措施 , 使得贫困地区居民能享受医疗保障 , 降低个人花费 , 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
1 做四维彩超再也不难了
以前 , 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民丰县的孕妇来说 , 做一次四维彩超太难了 。 民丰县当地的医院做不了 , 她们需要到和田地区的医院去做 。 而民丰县到和田地区有300多公里的路途 , 车程超过6小时 , 路上还可能遇到沙尘等恶劣天气 。 即使赶到和田地区的医院 , 当天还不一定能做得上 , 很多人都要在和田住上一夜 , 第二天再做 , 做完后再往回赶路 。 为此 , 不少家庭除了要准备好做检查的费用 , 还得准备宾馆住宿和餐饮费用 , 这一趟就要花费1500元以上 。 这对处于沙漠地区的民丰县居民来说 , 算是一笔大开销了 。
这一切 , 因天津医生的到来而发生了改变 。 3月底 , 天津医疗援助队的6名医生来到民丰县人民医院定点帮扶 , 其中就有一位超声科的大夫 。 他叫闻磊 , 来自东丽医院 , 从事超声检查工作十余年 , 熟练掌握腹部超声检查、妇科及产科超声检查 , 擅长腹部疾病诊断、胎儿畸形筛查及血管性疾病等检查 。
来到民丰县人民医院后 , 闻磊发现这所医院超声科底子薄 , 诊断水平偏低 , 具有出超声报告资质的只有老主任一人 , 而老主任今年5月也要退休了 , 医院面临后继无人的问题 。 针对这一情况 , 闻磊立即检查各种设备 , 着手建立规范的超声诊断制度 , 培养年轻医生 , 举办讲座 , 向他们讲解疾病的超声图像特点及诊断要点 。
经过检查确认 , 民丰县人民医院的设备具备做四维彩超的能力 , 但该院缺乏会操作使用的技术人员 , 导致该功能闲置 , 大量本地孕妇只得舟车劳顿去和田的医院做检查 。 闻磊迅速启用该设备的四维彩超功能 , 引导年轻医生掌握四维彩超检查的要领 , 开始针对民丰县孕妇开展胎儿检查 。
民丰县的居民得知本地医院可以做四维彩超后欣喜激动 , 她们不仅再也不用跑外地去做检查 , 花费也从1500多元降到了290元 。 口口相传 , 一个多月时间 , 已有十多名当地的孕妇享受了这一便利服务 。
在民丰县人民医院挂职的副院长孙富华是天津医疗援助队队长 。 她手头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健康扶贫 , 通过完善的医保政策 , 惠及更多的本地居民 。 孙富华到民丰县人民医院后发现 , 这所医院没有医保科 , 存在漏报、错报的现象 , 这让一些贫困居民不能充分享受医保 , 由此带来额外的经济负担 。 为充分保障居民的利益 , 孙富华着手建立医保科 , 统一保障措施 , 帮助患者享受医保服务 , 堵住漏洞 , 避免医保资金流失 。分页标题
除帮助建立医保科、实施健康扶贫措施外 , 孙富华也参与诊治患者 。 前不久 , 一位38岁的维吾尔族同胞买买提因糖尿病来到民丰县人民医院住院治疗 。 他的病史达8年之久 , 检查发现他的血糖值达到28.1 , 血压也特别高 。 孙富华参加了会诊 , 并结合病人的特殊病情给出了胰岛素治疗的专门建议 , 病人出院时血糖最终降到了7.2 。 这次诊治经历 , 为当地医生治疗其他同类患者的疾病提供了病例参考 。
医疗援助队医生王轩在民丰县人民医院急诊科参与帮扶 , 重点诊治危重症患者 。 他眼下正参与急诊科胸痛中心、卒中中心的建设 。 前不久 , 一位40多岁的维吾尔族同胞因胸痛难受来到医院急诊科求治 , 经心电图检查 , 王轩初步确认患者患有急性心梗 。 在征求病人家属意见后 , 他建议立即采取溶栓处理 , 3个小时后病人的心肌酶等指标开始下降 , 其他心梗症状也逐步消失 。 得到救治后 , 这位患者非常感激 。
2 不愿转院的藏族同胞
5月底的西藏昌都依然寒冷 , 日平均温度在10℃左右 , 早晚的温度更低 。 站在昌都市藏医院的大楼远眺 , 能看到附近山顶上的皑皑白雪 。 山顶下雪、山脚下雨 , 这样的天气已持续了一个多星期 。
在昌都市藏医院 , 也有来自天津的医疗援藏工作队 。 麻醉科医生许奎斌就是其中的一员 , 近几天 , 他克服高原缺氧的困难 , 正在整理两个特殊的手术病例 , 其中一例手术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藏族阿妈美多拉措因胆总管结石住院 , 腹痛伴随着黄疸高热 , 需要接受手术治疗 , 但麻醉的难度较大 。 除结石外 , 她还有甲状腺肿大 , 压迫到血管和气管 , 肺部也有感染 。 检查发现 , 她几乎所有的生化指标都不正常 。 昌都市藏医院缺乏表面麻醉的条件 , 而无法麻醉就不能实施手术 。 为此 , 天津医疗队在综合评估了各种风险后 , 建议该患者转院 。 但是患者拒绝转院 , 她恳求天津医生:“救救我吧!在这里只有你们能救我了……”
许奎斌说 , 这位患者麻醉的风险很高 , 难度在于气管被甲状腺肿物压迫 , 担心麻醉拔管后气管塌陷影响呼吸 。 最终 , 他选择以快速诱导的方式麻醉 , 以保证插管的安全 。 术后 , 为防止气管塌陷 , 他又让患者采用侧卧的姿势 , 将头部、肘部偏向一侧 , 在这一特殊的体位把气管拉伸起来 , 以保证患者呼吸通畅 。 通过一系列处理 , 许奎斌安全、及时地给病人实施了麻醉 , 最终确保了手术顺利 , 为病人摘除了胆结石 , 患者终于得到了救治 。
为这位藏族阿妈做手术的 , 是天津医疗队的李月光 。 自去年7月份进藏以来 , 他已开展了多项重大手术 , 填补了西藏昌都地区11项空白 。 “我们来昌都市藏医院之前 , 阑尾切除手术对于当地医生来说都算是挑战了 。 ”李月光介绍说 。
来到昌都市藏医院之后 , 李月光收了三个藏族医生为徒 , 签订了师带徒的协议 , 以他们为骨干 , 带动整个外科的发展 , 外科主任克珠也成了他的学生 。 去年10月 , 家住类乌齐县的患者罗松益西来到昌都市藏医院求医 , 经检查诊断为腹腔内巨大肿瘤 , 必须尽快接受手术治疗 。 当时他的腹部肿瘤已影响到了呼吸、睡眠和正常饮食 , 加上家庭贫困 , 四处求医耗费了他很多精力和资金 。 李月光决定尽快把这位藏族同胞的肿瘤切除 。 他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 , 提请全院组织术前讨论 , 外科、麻醉科、心内科、化验室等科室医生共同参与会诊 , 一起详细拟定了手术方案 , 还远程联系了天津市南开医院、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的专家共同会诊 。
在天津援藏麻醉医师许奎斌及其团队的配合下 , 李月光主刀打开了这位患者的腹腔 , 发现患者腹腔内的脏器都被肿瘤挤压了 , 肿瘤与脏器密切粘连 , 不能相互区分 , 稍有不慎就会引发术中大出血 , 导致患者休克死亡 。 剥离过程中 , 患者左肾门突然出血 , 压迫止血无果 , 尝试缝扎 , 但因肿物巨大、空间狭小 , 缝合很难 。 李月光当机立断将肿物内的部分囊液抽出 , 有了一定的空间缝扎止血 , 使手术得以进行 。 最终 , 这位患者重达6千克的腹部肿瘤被完整取出 。分页标题
除了腹部巨大肿瘤、胆结石等手术外 , 李月光在过去的10个月里 , 还在昌都市藏医院进行了右半结肠癌、直肠癌等重大手术 , 这些手术以前在昌都都没有实施过 。 李月光等天津医生到来 , 通过讲座、带学生等方式培养了骨干人员 , 打造出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 , 提高了当地的医疗水平 。
在高原地区开展手术面临诸多困难 , 其中一个困难就是临床用血资源极少 , 很多患者不得不为了等待血源而延误治疗 。 许奎斌说:“做一次手术 , 全昌都地区血库仅有2600毫升的血 , 这是不可想象的 。 ”为缓解用血紧张 , 他亲自上阵 , 顶着高原反应的风险 , 献出了300毫升的鲜血 , 这已是高原地区献血的上限了 。
天津医疗队不仅为当地人民带来了精湛的医术 , 还献出了宝贵的鲜血 , 引来当地藏族同胞交口称赞 。 他们为医生送来了锦旗 , 表达发自肺腑的谢意 。 现在 , 越来越多的藏族同胞选择在昌都本地看病、做手术 , 在他们眼里 , 天津医生是值得信任的 。
3 极力挽留 天津医生再度支援
在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 , 由于土地不平、道路崎岖等原因 , 当地人劳动强度大 , 多发骨病 , 如小关节紊乱、颈椎、腰椎等问题 。 部分患者到医院做检查 , X光显示不出什么问题 , 但患者自己却有切实的疼痛感 。 部分患者能够自愈 , 但更多的患者发展成了慢性病 , 一直承受着病痛的折磨 。
天津援助医生李修强的到来 , 让不少患者减轻了病痛 。 53岁的他 , 是东丽区中医医院的大夫 , 2018年11月起到甘南藏族自治州临潭中医医院支援帮扶 , 兼任该医院的副院长 , 帮扶期为半年 。
一来到临潭县 , 李修强就发现当地脊椎小关节错位的患者很多 , 于是就开展了相关的正骨整脊工作 。 有一个8岁的回族小朋友由于受伤后疼痛 , 下肢已不能站立行走 , 他是被家人抱着来看病的 。 经过检查 , 李修强发现孩子是由于骶髂关节错位而造成的上述症状 。 他运用专业手法为其复位 , 几分钟后孩子就能站立了 。 在家人的陪伴下 , 小孩自己走回了家 。 家人既兴奋又感激 , 逢人便讲“天津来的李医生医术真高”!
不久后 , 一名只有两个月大患有先天性斜颈的藏族女婴被父母带着找到了李修强 。 孩子的病情比较严重 , 在本地得不到治疗 。 父母听说天津来了位帮扶的医生在中医院 , 慕名前来就诊 。 李修强检查后发现 , 这位藏族女婴的颈椎问题可能是出生时的体位不对造成的 , 通过推拿可以减轻其症状 。 但两个月大的婴儿皮肤非常娇嫩 , 考虑到这一点 , 李修强每次给孩子治疗前都小心地将指甲修剪好 , 并磨得很光滑 , 以免伤及孩子的皮肤 。 他让孩子的父母带来婴儿爽身粉 , 每次按摩前他都先把爽身粉涂在患处 , 以减少对孩子皮肤的刺激 。 在做按摩时他小心翼翼 , 防止力气过大对孩子的骨骼造成损伤 。 高原地区寒冷 , 为预防患儿在治疗时受寒感冒 , 每次治疗前他都是先把电暖器打开 , 揉搓双手 , 等到室温适宜、双手发热时才给病儿治疗 。 爱心、细心加耐心 , 最终四个月的时间过去 , 女婴的颈部已逐渐恢复了正常 。 李修强说 , 在做治疗时 , 女婴总是冲着自己笑 , 等到女婴康复后 , 他才知道孩子的小名就叫“笑笑” , 这让他的心底涌起一股暖意 。
半年的帮扶期快结束时 , 很多患者为赶上末班车 , 纷纷挤到李医生的科室看病 , 很多病人劝他能留下来 。 临潭县委组织部和卫健局向天津市东丽区提出申请 , 希望李修强能延长帮扶期 。 就这样 , 2019年7月他接受了挽留 , 再次前往临潭县执行为期一年的健康扶贫工作 。
现在 , 李修强在临潭中医医院带教四名年轻医生 。 为此 , 他制订了详细的带教计划 , 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经验传授给当地的年轻医生 , 耐心讲解专业难点和需要注意的问题 , 手把手地教给他们推拿的手法操作 。 他期待这些学生将来能在临潭更好地服务患者和当地群众 。分页标题
4 在美丽辽阔的土地上绽放光芒
李修强医生在援甘之前 , 曾参加过医疗援非工作 , 在非洲加蓬工作了两年 。 李月光医生在医疗援藏之前 , 曾在新疆和田和甘肃定西地区的通渭县参加过医疗援助工作 。 还有一些扶贫支援的医生 , 在甘肃、青海、西藏、新疆等一个或者多个地方都曾经工作过 , 祖国的边疆地区都曾留下他们的身影 。
提及为什么到新疆扶贫支援 , 孙富华院长说 , 这是一份使命 , 更是一份情怀 。 当有援疆机会时 , 她毫不犹豫地报了名 , 实现了自己多年的愿望 。 闻磊医生说 , 去年 , 他曾经带着孩子到新疆地区旅游 , 见证了新疆的美丽与壮阔 , 这次援疆是“在边疆书写热情与梦想” 。
闻磊在一篇随笔中写道:“最美丽的雪莲在最寒冷的雪山才能绽放 , 最坚强的胡杨在最贫瘠的沙漠中才会存在 , 我要在新疆这片美丽而辽阔的土地上绽放属于自己的光芒 。 ”正是他们的这份坚强与执著 , 救治了贫困地区的居民 , 让他们感受到祖国大家庭的温暖 。 这种奉献精神 , 也激励着一批又一批医生奔赴边疆大地 , 践行自己的初心使命 。 (津云新闻编辑孙畅)
- 集装箱|北京西路上集装箱卡车横向撞断行道树 小区围墙受损
- 泉州市中医院|福建突发!送孙女上学路上,电动车与小车相撞,爷孙俩……
- 星辰大海路上的种花家|50多年前,第一位被人类送上太空的猩猩宇航员,后来怎么样了?
- 平江发布|平江:【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只要思想不滑坡,脱贫路上办法多
- 甘肃省中医院|爱心点亮扶贫路——甘肃省中医院派驻第三铺乡芦滩村驻村帮扶队工作纪实
- 浙报融媒体|三方四地合作共建“飞地园区”东阳遂宁理县开启全域结对帮扶新模式
- 胶东在线|蓬栖高速开展路上突发事件联合应急演练
- 幼儿园最小一批“神兽归笼” 返校路上有他们守护
- 北方网|「28年错换的人生」律师细说诉讼焦点:抱错与患癌有关系吗?应该赔多少?
- 爱奇艺在会员路上艰难爬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