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老师|编辑在新书出版前的回顾:《龙隐书院》诞生历程


_本文原题:编辑在新书出版前的回顾:《龙隐书院》诞生历程
最开始知道方先义老师 , 是因为看到《土地神的盟约》这本书 。 当时买回样书就很喜欢其中“民俗”加“志怪”这个点 , 于是就联系看看能不能合作新书 。 由于签约过程异常顺利 , 对作者提出的新书想法也完全赞成 。 年前我接手项目的时候 , 恰好是方老师刚交第一本稿件不久 , 当时顺了稿件内容 , 也没有注意去挖掘出选题的故事 。

方老师|编辑在新书出版前的回顾:《龙隐书院》诞生历程
本文插图
直到最近新书上市前 , 到了我回收例行给作者布置的作业的时候(是的 , 火雀在新书上市之前会给作者布置一份“变态”的作业 , 就目前的收获经验来看 , 完成后的作业字数不少于一篇本科论文) , 我才知道当时《龙隐书院》选题的来龙去脉 。
【方老师|编辑在新书出版前的回顾:《龙隐书院》诞生历程】原来《龙隐书院》的诞生要回溯到2018年 , 方老师经历了一件其本人称之为“奇幻”的事件 。 方老师告诉我 , 当时恰逢国庆假期 , 他带着女儿寻找岳阳古迹 , “第一次走进岳阳文庙 , 我们惊讶地发现 , 这座文庙建于北宋庆历六年 , 是滕子京百废俱兴的政绩之一 。 站在空无一人的大成殿 , 不禁怀想起古代书生求学的场景 。 ”
国庆节后 , 方老师赶去参加某次作家培训 , “我坐在台下听课时 , 之前在文庙大成殿天花板上看到的那幅明代的“盘龙戏凤”图突然浮现在眼前 。 特别奇幻的是 , 一个词条跳入脑中:龙隐书院 。 ”

方老师|编辑在新书出版前的回顾:《龙隐书院》诞生历程
本文插图
我是第一次知道我们的选题来自于一个看似如此跳脱(方老师 , 不必害羞 , 可以直说灵感来自于上课开小差)又令人浮想联翩的思考链接 。 接下来的故事其实已经有了最初的雏形:岳阳文庙濒临洞庭 , 有龙太子化作白衣书生隐藏人群中求学 , 会发生什么故事?至此 , 《龙隐书院》与神仙志怪小说、岳阳本土民间故事、书院文化等就已经联系了起来 。
对于《龙隐书院》的前期写作 , 我没有过多参与 , 所以才在作业中听方老师谈起 , 这是一件他原以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 因为中间涉及相当多的资料查证 。
年前 , 方老师跟我聊的最多的 , 就是“帮我找本书好不好” 。 不少书涉及《龙隐书院》世界观的历史背景 , 像《东京梦华录》这种属于非常常规 , 自然好找 , 但类似《宋朝兵制初探》这样的就属于不太好找 。 幸好 , 在我和我的学霸后援团成员的努力下 , 每本书都找到了 , 省下了方老师差点一时冲动要去某网站斥巨资回收旧书的资金 , 引来方老师惊呼“你应该去国安局上班” 。

方老师|编辑在新书出版前的回顾:《龙隐书院》诞生历程
本文插图
而事实上 , 这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 也在不到两年内磨出了四本的体量 。
我和方老师的交流主要在《龙隐书院》第一本交稿后密集发生 。 在我的印象中 , 方老师是一位特别激情的人 , 每次我跟他聊微信 , 都有种虎躯一震豪饮鸡血三升的错觉 。
为了证明这点 , 我特意数了一下近三个月——也就是《龙隐书院》进入编校流程后的时间 , 咱俩聊了多少 。 发现有350条微信 。 内容涉猎之广 , 每次都是以讨论书开场 , 最后不知怎么回事聊到各自的厨艺展示PK , 洞庭湖以及南汇湿地的环境现状 , 等等 。 当然也少不了书中文字的讨论 , 还有方老师时不时发来的一堆堆读者回复的图片:“新书到底啥时候出?”这个作者对编辑的催稿方法属于相当经典的模式 。 通常这时候我会回答:“下一本书写到哪里了?”

方老师|编辑在新书出版前的回顾:《龙隐书院》诞生历程分页标题
本文插图
于是 , 《龙隐书院》就在一片隔着屏幕的欢声笑语中下厂了 。 我也忍住不怀好意的笑脸发过去了早就准备好的“变态”作业 。 方老师收到之后 , 沉默了很久 , 终于回复:“原来这份作业是真的有你说的这么多内容要写……”
但是这才过了一天 , 方老师就跟我说:“梁梁 , 我已完成大半!” , 又过了才一天 , 那天还是假期 , 说:“梁梁 , 已发到你邮箱!” 。 我打开邮件 , 只见正文用大号加粗字体写道:“不辱使命!”
这也太速度了 , 说好是艰难的任务呢!
聊天记录里也充斥着我对方老师的激情发出的感慨 。
这就是方老师给我的印象:热血 。 神速 。

方老师|编辑在新书出版前的回顾:《龙隐书院》诞生历程
本文插图
这让我很难丧失激情 。 在那封“不辱使命”的邮件中 , 方老师还说:“接下来 , 就交给你了 。 ”
吼的!
那么 , 真的很开心 , 方先义的《龙隐书院》系列第一季共2册 , 火雀少年小说的第四个系列 , 今日终于在全网面世了!
在编校到下厂这一过程中 , 非常感谢四川文艺出版社各位老师的全力支持 。 和我对接的责编是我的本家 , 也是很早认识的编辑朋友 , 能因为《龙隐书院》而合作 , 也算完成一个心愿 , 非常感谢她的眼光!
四川文艺的各位老师不知道是不是也被方老师的热血隔空感染 , 那是真的非常激情 。 编辑看稿、书号下发 , 那是真的神速 。 运气确实很好!我们几乎每周开会讨论营销话题 , 打电话沟通的语速之快、话题之密、卡点之准 , 刷新了我对四川人的刻板印象 。
所以 , 接下来 , 就不光是交给我 , 或是交给出版社 , 重要的是就交给我们的读者和老师、家长了 。
我祈祷这套《龙隐书院》的能量 , 也能感染大家 , 带给你和孩子幸福的阅读回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