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中原汉人王朝与少数民族政权千年斗争中的成长

导语:从先秦之前我国古代中原统治者便已经对外族有了鲜明的认识 , 在先秦时期便有了南蛮、北狄、西戎、东夷对少数民族的划分 , 更是有着非我族类 , 其心必异的说法 , 因此中原王朝和少数民族的斗争一直持续不断 。而且这其中不仅仅是政权之间的争夺 , 更多的是对生存资源的争夺 , 对于北方少数民族 , 尤其是游牧民族来说 , 生存资源对少数民族非常重要 。而以农耕社会为基础的中原王朝 , 充足的资源储备 , 成为了少数民族所关注的重点目标 , 由此而引发了长达数千年的战争 。在战争之中中原王朝与少数民族同样在快速的成长 , 不仅仅是用兵战略上甚至连军队军种也在快速的变化 。但是更多的时候 , 中原王朝虽然处于被动迎战的地位 , 多有败仗 , 但是却鲜有被少数民族政权颠覆的情况 。一、先秦时期中原王朝与少数民族的斗争
在先秦时期 , 中原地区的政权便已经与北方少数民族战争不断 , 互有胜负 。尤其是在春秋战国时期 , 中原内地诸侯争霸 , 战争连连 , 而北方少数民族也是看到了这一点 , 便借着中原内乱 , 屡屡侵犯 。因此当时北方诸国 , 疲于争霸战争 , 难以分兵来对付少数民族的南下 , 便选择修建军事防御设施——长城 。

「中原」中原汉人王朝与少数民族政权千年斗争中的成长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先秦战国时期
而长城的修建其实在诸侯争霸之中就已经出现了 , 主要目的是防范敌国来袭 , 齐、楚、燕、韩、赵、魏、秦诸侯国之间在当时修建了大量的长城 , 但是就规模来说却无法和当时秦、赵、燕等国为了地域北方少数民族所修建的长城 。在当时 , 北方的匈奴已经渐渐崛起 , 成为了对中原王朝非常大的威胁 , 而当时的秦、燕、赵直面少数民族 , 因此三国相继修建了规模庞大的长城进行抵御 , 而这些长城也成为了秦一统六国之后在北方修建长城的基础 。在于少数民族的战争中 , 也极大地影响力当时诸侯国的军队的改革 。

「中原」中原汉人王朝与少数民族政权千年斗争中的成长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秦惠文王
秦国在当时军事实力强大 , 不仅仅是对诸侯国的战争中处于上风 , 对少数民族也是如此 , 秦惠文王时期修筑了上郡赛 , 来抵御林胡和娄烦的进攻 。同时还对当时对秦国威胁最大的义渠采取软硬兼施的政策 , 一方面对其安抚 , 大量予以其所需的财物、粮食等;另一方面又不断积聚实力 , 最终一举灭亡了义渠 , 解决了西北部的隐患 , 同时在陇西、北地、上郡等地修筑长城 , 防止匈奴人南下 。

「中原」中原汉人王朝与少数民族政权千年斗争中的成长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燕昭王
同时还有当时燕国对少数民族的战争也极为重要 , 当时燕国北部的东胡盘踞在今天的辽东朝鲜等地 , 经常骚扰燕国北部 。在燕昭王时期 , 燕国军事实力大增 , 于是便对东胡大举用兵 , 将东胡赶出了其原有的地盘 , 而辽东以北地区也初次并入了中原王朝的版图之内 。
但是对中国古代军种变革影响最大的当属于赵国的赵武灵王 , 在于少数民族的作战中 , 骑军首先在赵国诞生 , 同时也使得中原王朝尤其是秦一统六国之后在与少数民族的对战中 , 尤为注重骑军的建设以及发展 。

「中原」中原汉人王朝与少数民族政权千年斗争中的成长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赵武灵王
先秦时期的战争中还没有出现大规模的骑兵 , 战争主要以步兵和战车为主 , 四马拉一车为一乘 , 因而才有千乘之国、万乘之国的称谓 。当时春秋战争大多是以大的战阵为主 , 双方冲杀 , 步兵依靠战车作战 。但是这种作战方式在面对少数民族那来去如风的骑兵时 , 便显得毫无作用 , 死板僵硬 , 但是依靠步兵作战又死伤过重 。分页标题

「中原」中原汉人王朝与少数民族政权千年斗争中的成长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胡服骑射
因此赵国的赵武灵王便下令改变军制 , 决定建立属于自己的骑军 , 虽然在初期受到了当时王公贵族的反对 , 但是依旧冲破了重重阻碍如火如荼的开展了起来 , 而这次改革则直接影响了中原王朝与少数民族的的战争局面 。赵武灵王学习少数民族身着窄袖短袄 , 骑马射箭 , 逐渐打造出一直来去如风的骑军 , 在与少数民族的作战中逐渐扭转了被动的局面 , 并且应用到诸侯战争中 , 出其不意 , 效果明显 。二、中原正统王朝对少数民族的政策的演变
就中原王朝与少数民族的之间的关系来说 , 双方大致处于一个忽远忽近、忽冷忽热的状态 , 而这个关系的决定者主要在于中原王朝的态度 。因为北方少数民族由于其地域环境问题 , 其生存资源哪怕是在最好的年月之下 , 依旧难以供养草原之上日益庞大的子民 , 在生存的逼迫下以及少数民族自古以来入主中原的思想的双重支配下 , 少数民族热衷南下入侵中原王朝 。
但是为什么说双方的关系取决于中原王朝呢 , 其中很大的原因就在于中原王朝的军事实力的变化决定与少数民族究竟是战斗是和 。在先秦时期 , 虽然北方的诸侯国入秦、赵、燕等有着对北方少数民族的用兵 , 但是终究是少数 , 其主要战争依旧集中于中原地区争霸战争中 。而中原王朝第一次大规模的对少数民族用兵的是秦始皇一统全国之后 , 在公元前214年由当时秦朝的大将蒙恬率军三十万北击匈奴 , 北击匈奴近八百余里 , 一举收复河套地区 。同时屯兵北部 , 修筑军事防御 , 连接了战国时期的旧的长城 , 成为北方极为强劲的一股军事力量 , 成功的威慑了北方少数民族 , 匈奴十数年不敢来犯 ,

「中原」中原汉人王朝与少数民族政权千年斗争中的成长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唐朝疆域
可以说秦朝蒙恬的三十万大军北征 , 是自先秦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中原王朝的对外战争 , 在之后便鲜有如此大规模的北征 。而且蒙恬成功的打击了匈奴的锐气 , 使得匈奴十数年未敢南下入侵 , 以至于在秦朝末年战争不断、中原四分五裂之时 , 匈奴也未敢南下 。

「中原」中原汉人王朝与少数民族政权千年斗争中的成长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天可汗——李世民
而中古古代封建王朝之中与少数民族关系最好的王朝应当属于唐朝了 , 尤其是在贞观年间 , 唐朝国力鼎盛 , 远远超过了当时北方少数民族的突厥人建立的政权 。而且唐朝统治者在国力强盛之后并未采取汉武帝时期的方式大肆征伐 , 而是采用了怀柔政策 , 对少数民族一视同仁 , 甚至纳入唐王朝的帝国版图之中 , 成为和汉人一样的帝国子民 。

「中原」中原汉人王朝与少数民族政权千年斗争中的成长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繁华的长安城万国来朝
而唐代统治者对少数民族的亲近主要在于其所推行的和善政策 , 对于少数民族 , 一视同仁 。但是这种对待也是有所区别的 , 对于当时对唐王朝威胁最大的突厥 , 在内政稳定之后 , 采取主动出击的方式 , 打败了突厥人 , 解决了最大的威胁 。而对于其他威胁较小的民族 , 则采取怀柔政策 , 恩威并重 , 唐王李世民深受各族人民爱戴 。
民族关系最为紧张的时期应该是两宋时期 , 由于在五代时期石敬瑭为了得到契丹族的军事帮助 , 不惜选择将燕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 , 看似得到了一时的利益 , 但实际无异于杀鸡取卵 , 埋下了巨大的隐患 。缺少了这道天然屏障使得两宋王朝失去了依靠 , 而北方游牧民族得以崛起 , 不断南下入侵 , 当时的北宋的北部有辽国、西部有西夏 , 连年战争 。而当时宋代又采取崇文抑武的政策 , 军事力量的下降以及燕云十六州的丢失 , 使得宋朝难以和少数民族争锋 , 最终被崛起于草原的蒙古人所灭 。三、元朝与清朝时期少数民族得以入主中原的原因分页标题
即便大多时候中原的正统王朝是汉人建立的 , 但是少数民族入主中原的想法一直未曾衰退 , 而且在元代时期与清代时期也却是成功入主中原 , 成为被史学家所认可的正统王朝 。这其中的原因既有历史大势所趋 , 也有少数民族的内部改革之下的影响 。

「中原」中原汉人王朝与少数民族政权千年斗争中的成长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蒙古族建立的元朝帝国
就元朝来说 , 身为游牧民族的蒙古人 , 本来就生性豪放 , 与中原地区安土重迁的汉人完全不同 , 但是却能入主中原 , 与当时的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离不开 。蒙古族原本是一支从事游牧业的民族 , 宋朝时先后受到了辽、金的统治 , 但是蒙古人在金国衰落的时候迅速崛起 , 开始大规模的兼并战争 , 成为亚欧大陆之上一个实力强劲的国家 。但是元朝的前身蒙古帝国的大汉蒙哥似乎 , 有两支势力争夺蒙古大汗的正统 , 一个是受到蒙古贵族支持的阿里不哥;一个是受到汉人地主阶级支持的忽必烈也就是元朝的元世祖 。

「中原」中原汉人王朝与少数民族政权千年斗争中的成长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元世祖忽必烈
最终在经过四年的争夺战争中 , 忽必烈胜利 , 成为了新的大汗 , 同时决定大举进攻南宋 , 最终崖山一战 , 彻底灭亡了南宋朝廷 。当时南宋的灭亡 , 元朝的一统那是大势所趋 , 彼时的元朝军事实力达到了顶峰 , 铁蹄踏过了整个亚欧大陆直取欧洲 , 以当时宋朝的军事实力来说 , 完全不可能抵挡元朝铁蹄的南下 。而且当时南宋偏安一隅 , 北方为元朝所占 , 众多的北方的汉人地主阶级选择了支持元朝 , 这也是元朝得以入主中原的重要原因 。

「中原」中原汉人王朝与少数民族政权千年斗争中的成长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清代疆域
而清代成功通过山海关进入中原 , 一方面是明末农民战争不断 , 李自成起义直接使得明朝统治摇摇欲坠 , 无以为继 。而且当时的满人在东北地区发展迅速 , 而且还不断的和蒙古贵族结亲 , 形成了极为强劲的军事实力以及政治意识 。而且清代统治者是汉化最为明显的少数民族 , 从日常饮食、衣着打扮都受到了汉民族文化的深深影响 , 虽然在本质上清代前中期有着明显民族地位差异在其中 , 但是由于汉人的数量始终占据着绝对优势 , 以及汉人地主阶级在当时也是非常强大的一股力量 , 为了稳固 , 满人必然要依靠汉人 。

「中原」中原汉人王朝与少数民族政权千年斗争中的成长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黑水白色间的女真人
其实纵观元朝与清朝入主中原的总的原因 , 不是少数民族真正的统治、奴役了汉民族 , 而是汉民族的文化在同化少数民族 。这种变化 , 乃是文化对意识形态的一种由内而外的影响所造成的 。少数民族之所以热衷于征服汉民族政权 , 入主中原 , 其中很大的原因在于文化差异上所产生的自卑感所导致的 。
总结:少数民族与中原王朝而对斗争由来已久 , 这其中既有少数民族恶劣的生存环境所导致的生存资源的稀缺 , 而引发了少数民族与中原王朝的战;也有中原王朝自先秦时期便已经形成的鲜明的民族观 , 非我族类 , 其心必异 , 这种近乎盲目的排斥少数民族 , 也是矛盾形成的主要原因 。但是正所谓不打不相识 , 正是在这种看似长达上千年的对抗中 , 双方不同的文化也在潜移默化的相互影响着 , 逐渐成为不可分割的一体 , 虽然矛盾依旧 , 但是这种矛盾却恰恰是中原王朝和少数民族融合的桥梁 。战争并非永久的 , 和平也会有的 , 在和平年代 , 双方的交流日益频繁 , 相互的影响也愈加深刻 。虽然在斗争 , 但是也在成长 。分页标题
参考资料
《新唐书》
《旧唐书》
《战国策·赵策二》
《史记》
扬子《法言》
【「中原」中原汉人王朝与少数民族政权千年斗争中的成长】《资治通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