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小时新闻“我遗嘱都立好了,你放心穿刺”垂危男患者的话,令她刻骨铭心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 采访人员 何黎 通讯员 汤婕 视觉设计 骆颖馨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我遗嘱都立好了,你放心穿刺”垂危男患者的话,令她刻骨铭心】【致敬护士·天使名片】
李琴 , 女 , 34岁 , 浙江省中山医院肿瘤科主管护师 , PICC专科护士 。 历经10余年的临床护理、教学实践经验 , 她从一名普通护士成长为静脉输液治疗专科护士 , 能够全面了解本护理专业在国内外已开展应用的新理论和新技术 , 并应用于工作实践当中 。 2018年 , 她获得PICC改良塞丁格置管法新技术新项目奖 。
她体验过患者面对病痛的无奈 , 目睹过无数悲欢离合的场景 , 感受过患者信任的目光 , 也遭遇过“秀才遇见兵 , 有理讲不清”的尴尬场面……但是她说:“我愿意!愿意把青春无私地奉献给护理事业 , 无怨无悔 。 ”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我遗嘱都立好了,你放心穿刺”垂危男患者的话,令她刻骨铭心
本文插图
“PICC膜盖着的皮肤 , 是我身上最好的一块皮肤”
对于肿瘤患者及静脉条件极差的患者来说 , PICC 导管就是一条通往生命线的“高速通路” 。 而PICC 专科护士则是这条高速通路的建设者及维护者 , 肩负着重要的使命 , 同时也要付出更多的时间与精力 。 身为浙江省中山医院肿瘤科PICC专科护士 , 李琴总是设身处地为患者着想 , 以娴熟加小心的技艺 , 尽量减少患者不适感 。 无数患者为她的敬业精神、专业技术所打动 , 有位吃靶向药全身皮肤过敏的患者说:“PICC 膜盖着的皮肤 , 是我身上最好的一块皮肤 。 ”——在李琴听来 , 这 , 是最高的赞美 。
前几天周末李琴值班 , 接连接到到老年病科两位同事的求助 , 说的是同一件事:有位患者穿刺侧手臂又红又肿还渗液 , 敷贴根本贴不住 。 但护士又想尽量保住管子 , 因为这位患者的血管太难打了 。 下午三点半 , 下了班以后 , 李琴连忙赶到了11楼老年病科 。 赶到病房后 , 责任护士激动地说:“李老师 , 你来了 , 救星来了!”当李琴来到患者床边 , 发现被套上有明显的黄色渗液且患者敷贴松动 。
“什么时候开始这样的?”李琴耐心地询问病史 。 患者诉说道:“穿刺后手就一直有点肿 , 昨天换完膜突然又红又肿 , 皮温很高 。 ”“换膜后”这个不起眼的变化 , 让李琴心里一怔 。 “我当下的反应是:粘胶过敏 , 但说实话 。 粘胶过敏像皮肤溃烂的这么严重 , 渗液这么多 , 肿得这么厉害的 , 我也是第一次看见 。 事态紧急 , 我马上叫护士准备好东西 , 我来给他换药 。 在换药的过程中 , 每换一步都详细交代和强调待干及固定的方法 。 ”
处理好这一切 , 已经天黑了 。 回到家里 , 李琴心里还放不下那位患者 , 又给责任护士发了个微信询问:病人晚上怎么样还痒吗?休息得怎么样?如此 , 在李琴和其他护士的精心照护下 , 经过一次次的换药 , 患者手肿消了 , 不红了!过了两天大家惊喜地发现 , 他的手臂像换肤了一样 , 导管底下的皮肤重新长好了!患者女儿直说:“太感谢了 , 父亲当时整晚疼得睡不着 , 我们真幸运 , 要不是你判断准确 , 那么耐心 , 那么负责 , 后果不堪设想!”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我遗嘱都立好了,你放心穿刺”垂危男患者的话,令她刻骨铭心
本文插图
“我遗嘱都立好了 , 你放心穿刺”
肿瘤科9床患者 , 病情危重 。 血小板低下 , 5*10 9/L , 大片瘀斑!又是一次紧急置管召唤 , 李琴急忙赶到患者床边评估 , 心中暗暗叹息:凝血功能太差了 , 血氧也只有70%-80%左右 , 随时有生命危险 。 在这样的特殊病人身上 , 任何简单安全的操作 , 都是一道道需要攻克的关卡 , 何况是置管 。
“掀开层流床 , 患者在面罩下对着我说:‘我的情况我都知道 , 我不紧张 。 不瞒你说 , 我的遗嘱都立好了 , 我的日子不多啦 , 你放心穿刺好了 。 ’他虽然这样说 , 但是手却抖着 , 头不时地往上抬 , 往我这边看 。 这样一位垂危的病人 , 寥寥几句话里却满是对我的宽慰 , 不免让我心中产生了一定要尽最大的努力去帮助他的念头 。 ”李琴动情回想道 。 针对患者凝血功能差这一致命点 , 李琴采取了很多有效措施 。 CVC 置管有大出血的风险 , 她利用改良塞丁格尔PICC置管的优势 。 从锐器有创扩皮改为钝性无创扩皮 , 减少对皮肤的损伤 , 穿刺点用明胶海绵压迫止血 。 消毒、局麻、破皮、送管、固定 , 很顺利一次成功 。 置管后冰敷五分钟穿刺点 , 用明胶海绵压迫止血有效按压 , 与患者及家属详细交代相关注意事项 , 一旦发现问题及时汇报 。 最终整个过程有惊无险 , 李琴长吁一口气 。分页标题
印象深刻的还有一次 , 是她利用休息时间 , 在夜晚坐了一小时的车程 , 专程赶到省中山医院半山院区为患者穿刺 , 为患者成功建立一条生命静脉通路 。 那是一位92岁的卢爷爷 , 下消化道出血 , 上肢重度水肿 , 上臂无法进行静脉输液 , 下肢坏疽 。 然而半山院区无CVC 置管条件 , 李琴二话不说就赶了过去 。 无数次 , 她就这样默默往来于滨江、庆春、半山多院区 , 为需要她的患者带来技术与支持 。 与此同时 , 李琴毫无保留地传授经验 , 做好传帮带工作 , 目前滨江院区卢护士长已经掌握了PICC 的穿刺技术 。 该项技术在临床实践上成功应用 , 使省中山医院在建立静脉通道技术上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 为中长期静脉输液 , 尤其是静脉穿刺极度困难的患者提供了更安全、更经济的医疗服务 。 以往PICC 置管是盲穿 , 李琴在2017年后为医院引进了B 超引导下PICC 置管术 , 为患者节约了请外院置管费用500-700元/例 ,同时对于上肢置管受限的患者还开展了下肢PICC 置管术 , 为置管穿刺困难患者提供了新选择 , 同时也节省了PICC 置管会诊费用 。
“没有李琴解决不了的问题”
“没有李琴解决不了的问题 。 ”这是患者在肿瘤科留言本上写下的赞誉 。 十几年如一日 , 她每天坚持7:30到岗 , 送给患者第一个微笑和问候 , 最后一个下班 。 她始终坚持以“病人为中心” , 每天穿梭在病房 , 哪里有重病人哪里就有她的身影 。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我遗嘱都立好了,你放心穿刺”垂危男患者的话,令她刻骨铭心
本文插图
肿瘤科是个特殊的科室 , 病人总是在生与死的边缘与病魔做抗争 。 因为疾病的特殊性 , 很多患者脾气很暴躁、灰心、沮丧 , 对生活和生命没有信心和希望 。
上月 , 一位78岁张先生因肺癌晚期入住肿瘤科 , 他对生命的渴求不言而喻 , 家属希望帮助患者延长寿命、提高生活质量 。 然而 , 现实是残酷和无情的 , 几次化疗做下来 , 张先生感觉无法承受 , 心情低落 , 有了轻生的念头 。 密切关注患者一丝一毫变他的李琴觉察到了他的情绪 , 于是就像亲人一样经常陪他聊天 , 了解他深层次的愿望和想法 , 为他排解困惑和疑难 , 给了他和疾病做抗争的勇气和信心 。 在她的鼓励下 , 张先生由自暴自弃 , 到能够坦然接受病情 , 努力积极地配合治疗 。
满怀同理心 , 时常去帮助 , 经常去安慰 , 用真诚的心做好每位患者的护理和家属的安抚 。 李琴深知 , 这是她此生平凡而又不平凡的使命 。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我遗嘱都立好了,你放心穿刺”垂危男患者的话,令她刻骨铭心
本文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