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比特大陆内斗风波持续发酵 公司控制权争夺胜负难料



『法律』比特大陆内斗风波持续发酵 公司控制权争夺胜负难料
本文插图
安迪 本报采访人员 贺向军 北京报道
在吴忌寒强势回归比特大陆之后 , 该公司的创始人内斗风波持续发酵 。
4月29日晚间 , 比特大陆发布声明 , 对北京海淀区司法局撤销该公司法人变更的决定深表遗憾 , 并称 , 自詹克团被免职后 , 公司为填补詹克团留下的财务黑洞而拼搏 , 但詹克团无视这些 , 反复提起行政复议及其他诉讼 , 恶意干扰公司的正常运营 。
比特大陆称 , 复议决定并不会影响詹克团已经不是北京比特法人的事实 。 针对詹克团可能采取的破坏行动 , 公司已做好充分准备 , 严阵以待 。 如詹克团及相关方损害公司利益的 , 公司将依法追究其相应的民事、刑事责任 。
值得注意的是 , 几天以前 , 该公司与詹克团另一起在福建福州的股权确认纠纷案件已有最新进展 , 其中管辖权异议裁定结果已出 , 但该案尚未开庭审理 。
【『法律』比特大陆内斗风波持续发酵 公司控制权争夺胜负难料】新华融媒看财经采访人员就上述问题联系比特大陆方面 , 对方回复“可以参考官方声明内容” 。
比特大陆不满司法局撤销裁定
4月28日 , 北京海淀区司法局作出裁决 , 撤销此前1月市场监管局作出的准予北京比特法人变更登记的申请 , 但并未决定恢复詹克团为该公司法人 。
此前2月 , 詹克团向海淀区司法局提起行政复议 , 要求撤销北京比特的现任法人 , 并恢复其为法人 。
对于此番裁定 , 比特大陆在声明中表达了强烈的不满 , 称对撤销决定深表遗憾 , 认为复议决定严重违反包括《公司法》在内的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 , 是通过行政手段粗暴干涉公司内部自治 。 并称 , 会坚决提起行政诉讼 , 维护公司、公司股东及员工的合法权益 。
那么 , 撤销程序到底是否合法?以及通常哪些情况会导致登记被撤销?
行政法方面资深专家、地方政府法律顾问尹继涛律师向新华融媒看财经采访人员表示 , 法人变更登记是一种行政登记行为 , 通常被撤销有多种原因 , 比如说行政机关的程序错误 , 在办理过程中没有按照法定程序来办理 , 那么登记会被撤销;另外就是申请变更登记的公司的问题 , 可能提交的材料有问题 , 或者公司内部做出的决议违反了公司章程 , 或者违反了公司法的强制性规定 , 当然也有市场监督管理局登记机关的问题 , 他们审核把关不严 , 可能受限于自身法律水平等因素 , 最后就被撤销了 。
至于比特大陆方面认为的 , 海淀司法局是以行政手段粗暴干涉其公司内部自治 , 尹律师认为 , 这个情况比较复杂 , 需要从两方面讨论:
第一 , 如果是因为登记机关市场监督管理局违反了法定程序 , 那么 , 这不在干预公司自治的范围之内 。 也就是说 , 复议决定之所以撤销 , 不是说公司内部的一些行为不符合法律规定 , 而是说市场监管局在登记的过程中 , 没有按照法定的程序进行登记 , 复议机关(海淀区人民政府)并没有对公司内部的行为进行评价 , 而是评价负责变更登记的部门做法是否符合法律规定 , 如果是这种情况 , 就不存在干预公司自治的说法 。
第二 , 如果是公司内部程序有问题 , 那情况就比较复杂 。 首先 , 公司自治的范围有哪些?对于这一问题 , 无论是相关司法机构、办案法官、实务律师或法学界 , 对公司自治都有很多种不同的理解;其次 , 行政机关或司法机关的哪些行为算是干预了公司自治 , 这个也有很多种不同的理解 。
尹律师表示 , 目前因为没有看到《行政复议决定书》 , 也没有看到北京比特公司提交到市场监管局登记的材料 , 所以很难判断是否存在干预公司自治的情况 。 如比特大陆方面认为海淀区政府的复议决定违法 , 可以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 由法院裁决 。分页标题
需要指出的是 , 行政复议决定书实际上并不是海淀区司法局作出的 , 而是海淀区人民政府作出的决议 。
在2019年3月国家机构改革之前 , 区政府下设有法制办 , 机构改革之后 , 法制办被撤销 , 其职能被并到司法局 , 行政复议此前是法制办的其中一项职能 。 实际上 , 所有的行政复议决定书加盖的都是区政府公章 , 或者行政复议专用章 。 海淀区司法局只是海淀区政府具体办理行政复议的一个办事机构 , 不是有复议权力的机构 。 具备这一权力的是区政府 , 是区政府安排司法局办理此案 , 所以最后做出复议决议的主体才是司法局 。
目前 , 比特大陆方面已明确表示 , 复议决定并不会影响詹克团已经不是北京比特法人的事实 。 根据《公司法》及公司章程 , 北京比特的唯一股东是香港比特 , 香港比特的唯一董事吴忌寒有权决定北京比特的法人任免;法人根据公司章程规定的方式产生 , 一经内部决议作出即发生法律效力 , 工商登记仅具有对外公示的作用 。 北京比特现任执行董事吴忌寒、经理刘路遥目前均正常履职 。 刘路遥仍为北京比特现任法定代表人 。
该公司表示 , 针对詹克团可能采取的破坏行动 , 公司已做好充分准备 , 严阵以待 。 如詹克团及相关方损害公司利益的 , 公司将依法追究其相应的民事、刑事责任 。
创始人权力之争始末
公开信息显示 , 比特大陆成立于2013年10月 , 由詹克团和吴忌寒共同成立 , 工商主体为北京比特大陆科技有限公司 , 是虚拟货币矿机ASIC芯片生产商 , 主营业务包括矿机销售、矿池运营、矿场服务、自营挖矿等 , 目前旗下控股13家公司 。 2016年11月 , 公司进行重组 , 母公司主体变更为Bitmain Technologies Holding Company(比特大陆科技控股公司) , 詹克团和吴忌寒为公司的联合董事长、联合首席执行官 。
2018年9月 , 比特大陆谋求赴港上市 , 被港交所拒绝 。
2019年3月 , 詹克团担任公司董事长 , 吴忌寒“退居二线” 。
同年10月底 , 比特大陆爆出两位创始人内斗夺权的重磅消息 , 吴忌寒强势回归比特大陆 , 宣布解除詹克团在公司的一切职务 , 公司法人、执行董事均由詹克团变为吴忌寒 。
“内斗”随之展开 , 究其原因 , 在于吴忌寒与詹克团对于比特大陆未来发展规划存在分歧 , 由此开始一场控制权之争 。
一周后 , 詹克团公开回应 , 自己是在因公出差、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被更换法定代表人” , 并表示将拿起法律武器 , 重回比特大陆 。
詹克团的反攻行动自此开始 。 同年11月 , 他先是向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 起诉变更法人的海淀市场监督管理局 , 后来立即撤诉 。
12月 , 詹克团组织召开股东会议 , 提出罢免公司现有董事并选举其为唯一董事 , 但遭到众多投资人股东在内的其他股东否决 。 其后 , 据外媒报道 , 詹克团还向开曼法院提交传票 , 要求取消公司在11月举行的股东大会的结果 。 据悉 , 当天大会对詹克团投票权进行了更改 , 由每股10投票权改为每股1投票权 。
2020年2月 , 詹克团向北京市海淀区司法局提起行政复议 , 申请撤销北京比特2020年1月2日的法定代表人变更 , 并恢复其为法定代表人 。
4月28日 , 海淀区司法局作出了撤销海淀区市场监管局于2020年1月2日作出的准予北京比特法人变更登记的复议决定 , 但并未决定恢复詹克团为法人 。
股权纠纷诉讼不断
除了发起上述行政诉讼或行政复议外 , 去年12月 , 詹克团还向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区人民法院申请诉前财产保全 , 请求冻结被申请人比特大陆持有的福建湛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36%的股权份额 , 冻结时间为2019年12月16日至2020年12月16日 , 期限为两年 。
2020年3月4日 , 据裁判文书网披露 , 长乐区人民法院经审查认为 , 申请人詹克团的财产保全申请 , 符合法律规定 , 可予以准许 。分页标题
天眼查信息显示 , 福建湛华是比特大陆的全资子公司 , 而詹克团持有比特大陆36%的股份 , 是公司的第一大股东 。 据了解 , 福建湛华主要从事的是矿机销售业务 , 是比特大陆资金收入的入口 , 而福建福州同时又是詹克团的家乡所在地 。
此外 , 除请求冻结股权外 , 根据比特大陆声明 , 詹克团还向长乐区人民法院起诉福建湛华 , 要求法院确认其持有该公司36%的股权 。
而比特大陆认为 , 36%股权的对应价值已超过2000万元 , 管辖权应在福建省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 由此向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
对此 , 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认为 , 此案系因股东资格确认纠纷引起的管辖权争议 , 而根据法律规定 , 原审法院对本案依法具有管辖权 。 比特大陆和福建湛华无法证明36%的股权权益超过2000万 , 所以最后驳回了比特大陆的诉求 。
目前 , 该案件仍未开庭审理 , 比特大陆方面也不愿向新华融媒看财经采访人员透露关于此方面任何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