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二战日本为何“脑子进水”向美国开战
本文摘自:《羊城晚报》2015年08月09日第B05版 , 作者:张帮俊 , 原题:真实的“太平洋战争”
提起二战中恢弘惨烈的“太平洋战争” , 可能很多人第一时间会想到“珍珠港”、“山本五十六”、“日本零式”、“原子弹” 。 不错 , 这些都是太平洋战争中重要的包含元素 , 但是对这场战争背后的故事可能就了解不多了 。 日本为何“脑子进水”向美国开战?盟军最后赢得胜利的最根本原因是什么?中国在这场战争中所扮演的角色等一个个问题 , 都会引起你的极大兴趣 。 那么 , 不妨跟着英国著名军事历史讲师道格拉斯·福特所著的《太平洋战争》(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一起重温那硝烟弥漫的战争 , 来审视解密这场改变人类历史进程的战争 。
文章图片
市面上很多描写太平洋战争的作品多关注战场为主 , 多以美日两国的交战过程为主 。 这不免有些不全面 。 要知道 , 太平洋战争不仅局限于美日两国 , 其它的同盟国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 同时 , 战争是国与国之间的整体较量 , 不光仅限于军事上的比拼 , 还会涉及政治、外交、经济、情报等多方面 。 因此 , 要全面了解太平洋战争史 , 就得用最大的视角来从高空俯瞰这场战争 。 这是作者道格拉斯·福特写此书的主要目的 。 另外 , 书中很多资料都是美英国家档案馆解密的最新材料 , 以史为证 , 更具有说明性 。
文章图片
看过电影《虎!虎!虎!偷袭珍珠港》的朋友 , 可能对其中一个画面印象深刻 。 当得知奇袭取得辉煌成果时 , 作为联合舰队司令官的山本五十六并没有露出一点喜色 , 反而用很严峻的口吻对手下那些沾沾自喜的军官们说:“我们唤醒了沉睡的巨人 。 ”
因为山本明白 , 美国强大的工业经济是日本无法匹敌的 , 或许 , 从发动这场战争的第一刻 , 也就注定了失败 。 难道日本的最高层就看不到这点 , 当然不是 , 他们也知道“以卵击石”的严重后果 , 但是 , 日本不愿意屈服于美国的要挟 , 将所占到的领土与利益(中国)就这样拱手相让 , 要打破美国的经济制裁 , 要解决维持战争的原料资源 , 就必须开战 , 哪怕对手是强大的美国 。 日本有这种勇气是因为有底气 。 中日甲午战争的大胜 , 对马海战上那面“皇国存亡在此一战”高高升起的“Z”字旗 , 依然飘扬在日本国民心中 , 成为引以自豪的标志 。 他们也相信 , 大和民族定能创造新的辉煌 。 可是 , 运气不可能总是站在日本这一边 , 拿国运当赌注 , 本身就是赌徒的心理 。 最终 , 输得体无完肤 。
文章图片
仔细分析日本与美国为首的同盟国之间的这场战争 , 是国家间全方位的较量 。 书中指出了日本战争机器在最初的占据主动到随后的一系列惨败 , 指出了其在战略、实力、战术、情报等方面与美国的差距与存在的缺陷 。 举例来说 , 当时 , 舰载机所具有的强大能力已经能改变海战的格局 , 可是 , 日本仍没引起重视 , 仍抱着固有的“巨舰大炮”思想 , 尽管建造了世界第一的战列舰“大和”号 , 但最终 , 还是被美国舰载机炸沉 , 消失在太平洋 。
“以史为鉴 , 珍惜当下 。 ”这是作者的写作初衷 。 回望那段硝烟弥漫的历史 , 战争所带来的创伤对于参战双方来说 , 都成为永远无法忘怀的悲痛 。 愿战争远离人类 , 愿和平永驻世间 , 这是所有居住在地球村的人的共同心愿 。分页标题
【「战争」二战日本为何“脑子进水”向美国开战】
文章图片
- 陆军|二战日本海陆两军矛盾有多大?禁止通婚,连螺丝钉都无法互换
- 日本|二战后日本首次海外派兵:在柬埔寨修公路
- |鲁迅去世,其因至今扑朔迷离!64年后周家发声:可能日本人谋害
- |抗日老兵娶日本女战俘,隐居四川几十年,晚年发现对方有百亿资产
- |毛主席去世前预感中央将发生大事,留了这一手
- 研究|日本如何隐匿731部队的细菌试验
- 飞行员|最后一发子弹留给自己!揭密二战"驼峰航线"6大事实
- 日本|二战日本战机向下俯冲时解体了,这是为何?
- 文物|13491箱故宫南迁文物安好 是日本人放了一马?
- 日本|日本侵华的“帮凶”,珍珠港事件前,你看美国是如何援助日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