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会员佳作 | 王芯克:30年的运河影像


_本文原题:会员佳作 | 王芯克:30年的运河影像

[运河]会员佳作 | 王芯克:30年的运河影像
本文插图
1995年4月5日 , 一位工人在运河杭州下城区艮山门段检修线路 , 以前市区的线路都架在空中 。
上世纪 , 江南水乡出门靠船 , 杭州武林门码头是运河南端最热闹的码头 , 每年的客运量高达三千多万人次 , 货运量多达一千多万吨 。 到80年代初 , 杭州到省内各地市及省外开始修公路 。 公路通了 , 坐船的人自然越来越少了 , 客运码头就名存实亡了 。
在上世纪90年代 , 运河脏乱差的景象经常会见诸报端 。 每次骑行在这条又臭又脏的“龙须沟”边上 , 一种无奈和失落感油然而生 。 但是 , 每每看到运河上行驶的载着满满货物的常常拖轮 , 内心会掠过一丝说不清的神秘之感 。 当年 , 杭州市民对大运河的关心远不如西湖 。 如今 , 改造整治后的运河两岸已属风光宝地 。 2014年6月22日 , 中国大运河列入世界文化申遗名录 。
摄影并文:王芯克

[运河]会员佳作 | 王芯克:30年的运河影像
本文插图
1998年的拱宸桥 , 左右几公里没有桥梁 , 周边居民必须靠拱宸桥过运河 。

[运河]会员佳作 | 王芯克:30年的运河影像
本文插图
1999年4月杭州武林门码头 , 一名香客踏上客船 , 乘船进出杭州的旅客都从这里上下客 。

[运河]会员佳作 | 王芯克:30年的运河影像
本文插图
1998年11月艮山门流水苑码头 , 民工在卸货 , 进杭州的不少货物在这里装卸 。

[运河]会员佳作 | 王芯克:30年的运河影像
本文插图
1998年12月 , 杭州居民在运河边洗涤 , 把脏水垃圾倒入河中 。

[运河]会员佳作 | 王芯克:30年的运河影像
本文插图
1998年11月运河拱墅区卖鱼桥段 , 因污染 , 水如黑墨 。

[运河]会员佳作 | 王芯克:30年的运河影像
本文插图
2000年6月 , 运河杭州段南 , 持续降雨 , 河面就会漂浮大量垃圾 。

[运河]会员佳作 | 王芯克:30年的运河影像
本文插图
1999年12月8日 , 滞留在运河余杭塘段的货船 。

[运河]会员佳作 | 王芯克:30年的运河影像
本文插图
1999年5月,驻浙武警官兵对中河清淤 , 这是运河截污的重要工程 。 中河属运河水系 , 诞生于唐代 , 北连运河 , 南通钱塘江 , 历史上多次清淤疏浚 。

[运河]会员佳作 | 王芯克:30年的运河影像
本文插图
2014年5月18日清晨 , 杭州深蓝广场上练太极的市民们 。

[运河]会员佳作 | 王芯克:30年的运河影像
本文插图
2013年10月25日 , 以“热心公益”为标准遴选出来的10对新人在运河边举办“运河婚典”仪式 。

[运河]会员佳作 | 王芯克:30年的运河影像
本文插图
2013年11月9日运河拱墅区举行一年一度的国际龙舟赛 。

[运河]会员佳作 | 王芯克:30年的运河影像
本文插图
【[运河]会员佳作 | 王芯克:30年的运河影像】
2014年1月30日除夕 , 来自河南船工丁显平和丁显宝两兄弟的孩子和家人在运河杭州段船上过年三十 。分页标题

[运河]会员佳作 | 王芯克:30年的运河影像
本文插图
2013年8月18日 , 杭州江干区三堡居民在运河新桥上乘凉 。

[运河]会员佳作 | 王芯克:30年的运河影像
本文插图
2013年8月14日 , 运河杭州濮家水上公交码头 , 一市民在河水中遛狗 。

[运河]会员佳作 | 王芯克:30年的运河影像
本文插图
2013年9月18日傍晚 , 杭州市民沈伟敏在运河建北桥上放风筝 。

[运河]会员佳作 | 王芯克:30年的运河影像
本文插图
2013年8月10日晚上 , 市民们在杭州拱墅区运河广场纳凉 。

[运河]会员佳作 | 王芯克:30年的运河影像
本文插图
2013年9月1日 , 运河杭州下城区武林门段 。

[运河]会员佳作 | 王芯克:30年的运河影像
本文插图
2014年5月28日上午 , 在运河杭州南段 , 一白鹭在捕食 。

[运河]会员佳作 | 王芯克:30年的运河影像
本文插图
2014年2月10日杭州拱宸桥 , 拱宸桥是运河南端遗产资源保护和整修最为完好的区段 。

[运河]会员佳作 | 王芯克:30年的运河影像
本文插图
王芯克 , 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 , 中国摄影金像奖荣获者 。 中国新闻摄影学会理事 , 浙江省摄影家协会主席团委员 , 浙江省新闻摄影工委副主任 , 杭州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 , 中国工业摄影协会理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