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家体育】坚守还是放弃?,50万武汉餐饮人的纠结:堂食仅恢复2成
文章图片
4月初 , 一封《武汉中小微餐饮企业求救函》在网上流传 , 称4月8日武汉解封后 , “餐饮业的复市将遭遇巨大阻力” , 并称面临“迫在眉睫的生存危机” 。
如今 , 武汉市“解封”半个月 , 餐饮行业恢复情况如何?
近日 , 武汉餐饮行业协会会长刘国梁表示 , 武汉市有5.1万家大小小小的餐厅 , 有大约50万从业者 。 目前来看 , 外卖订单方面已经出现复苏信号 。
武汉餐饮行业复苏不能完全依靠外卖 , 未来堂食何时恢复仍然非常关键 。 “希望赶快恢复堂食 , 逐步恢复正常 。 ”
01困境:不到疫情前两成
在汉商21世纪购物中心一楼 , 武汉老字号蔡林记现在每天的销售量 , 已经从几天前刚开张时的一天几十单 , 增长到近千单 。 但是 , 这个体量仍然只有平时的三分之一 。
武汉蔡林记执行总经理王永中给采访人员算了一笔账 , 目前蔡林记武汉80多家分店已经开张了50多家 , 都只接受外卖和顾客自取 , 眼下房租、水电、燃料、运输成本、工资就是一大块 , 保本都很困难 。
文章图片
大米先生打造智慧餐厅 , 顾客取菜时 , 计价器会自动识别出几个菜 , 一共多少钱 , 顾客直接通过扫脸支付完成付款 , 整个过程当中不仅时间更快 , 而且实现了免接触 。
大米先生武汉市场总经理杨帆介绍 , 餐厅刚刚被评为武汉首家“安心餐厅” , 他们通过食品的采购管理、食品加工管理、人员安全管理、环境管理、服务标准以及防疫防控的结构和措施这六个部分来升级安心餐厅 。
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 , 周女士感受到了危机 。 “位于疫情中心地区武汉 , 而且是餐饮行业 , 加上我们是中小微企业 , 可以说是位于风暴眼 。 ”
周女士和朋友合伙在武汉经营了三家餐厅门店 , 其中两家门店主要经营东南亚菜系的正餐;另一家门店以经营粉面为主 。
时隔近三个月 , 周女士的三家门店中 , 粉面店终于恢复了营业 , 而另外两家门店恢复营业仍然无期 。
“两家正餐店开业不划算 。 ”周女士说 , 按照武汉市相关规定 , 餐厅不能堂食 , 只能做外卖或者外带 , 这些单量也不多 。
另外 , 两家正餐店经营的是东南亚菜系 , 对一般顾客而言 , 属于换口味或改善伙食的餐厅;从餐厅消费价格来说 , 平时人均消费大概八九十 。
另外 , 目前商场下午五六点就不让营业了 , 对于餐厅来说工作时长太短 。 “餐厅开店就有能耗、人员工资支出 , (从)现在的人流和订单量看 , 开店比不开业亏得更快一些 。 ”
恢复营业以来 , 粉面店日营业额只恢复到疫情前的15%-20% 。 “主要还是因为不能堂食 , 很多客人问了不能堂食就直接走了 。 ”周女士介绍道 。
张先生与朋友合伙经营的两家咖啡店 , 虽然开业 , 但因为属于限制清单内的市场主体 , 经营与往日已发生了很大变化 。 “武商广场的门店主要做外带 , 不能堂食;积玉桥店转为工作室 , 做线上业务 。 ”
文章图片
4月22日下午 , 位于中南路的星巴克咖啡店门口有障碍物 , 顾客点餐后可在门口取餐
尽管如此 , 目前两家店的恢复情况并不好 。 以武商广场的门店为例 , 张先生介绍 , 以前一天卖七八十单咖啡 , 现在一天八九单 。 “现在的业务量只有疫情前的大概15%左右 。 ”
餐厅面临困境 , 作为管理方的商场也在积极想办法 。
汉商21世纪购物中心建立了30多个微信群 , 对已经开业的商户进行线上的培训 , 然后对这些商户在现场管理 , 和物业管理上给予最大力度的扶持 。
蔡林记负责人感慨到 , 热干面三个字实际上代表武汉人的精神 , 热热闹闹、干干净净、面面俱到 , 有了商场方的帮助 , 再困难的情况下还是会继续经营 , 做得更好 。
4月15日 , 周女士来到门店所在的商场了解人流客流 , 下午一两点钟 , 我去商场转了一圈 , 只有三五个客人 。
02自救:外卖、单位送餐和社区团购
周女士和张先生经营的餐厅或者咖啡厅不是特例 。 “武汉市有5.1万家大小小小的餐厅 , 有大约50万从业者 。 ”4月16日 , 刘国梁介绍 。
目前 , 武汉市餐饮行业恢复情况仍然不乐观 。 “可能总体来讲 , 估计恢复了不到两成 。 ”刘国梁直言 , 这次疫情中 , 难免有少量餐厅将因为各种因素关店 。 “冲击是无法回避的 。 ”
【【萌家体育】坚守还是放弃?,50万武汉餐饮人的纠结:堂食仅恢复2成】行业面临阵痛 , 但希望的微光也正在来临 。
文章图片
这次疫情中 , 刘国梁会长麾下的小蓝鲸也受到冲击 。 据他介绍 , 小蓝鲸在武汉有7家门店 , 涉及正餐、早餐和卤菜等业态 。 截至目前 , 7家门店中只有2家门店恢复营业 。 分页标题
可喜的是 , 恢复经营的两家门店目前生意不错 , 日营业额已经恢复到疫情前的近六成 。 “我们主要通过外卖、顾客自提、以及单位送餐等多种方式来提高营业额 。 ”
困境下 , 许多餐饮企业正在尝试多种方式突围 , 有一些企业已经取得了成效 。 “肥肥虾庄有的门店目前营业已经恢复到八成 。 ”
事实上 , 外卖成为武汉餐饮行业困境中突围的重要突破口 。
“4月7日及以前每天外卖订单量大约10万单 , 现在每天有20多万单订单量 , 已经翻番了 。 ”刘国梁认为 , “从这个信号来讲 , 行业已经在复苏” 。
除了外卖方面做得比较好 , 对于肥肥虾庄门店经营恢复情况较好 , 刘国梁还分析道 , 这与武汉小龙虾业态比较受欢迎有关 。
小龙虾和热干面是武汉人钟爱的美食 。
对于热干面店的人气恢复了了成 , 张先生认为 , “疫情对于刚需餐饮和便捷餐饮的冲击相对较小 。 ”
周女士也提到 , 自己了解到一些同行正在向低消费快餐转型 。 不过 , 周女士对此有所顾虑:“不一定调整了就能活下来 。 ”
她认为 , 20元以下的快餐里面 , 很多餐厅已经耕耘多年 , 突然切换赛道去做不擅长的事情 , 不一定能比别人做得更好 。
武汉餐饮企业自救方式不止这些 。 刘国梁表示 , 有的餐饮企业通过招募社区团长布局社区团购;还有的有企业尝试做净菜半成品 。
总部在武汉 , 全国有多家店的黄太后 , 采用新零售O2O小店模式 , 在疫情期间就自己搭建社区团购小程序 , 每天有1-2千单覆盖了武汉主城区 。
03纠结:及时止损还是继续支撑?
对于眼前的经营困境 , 周女士和朋友们早有预料 。 “有圈里人说 , 今年不存在盈利不盈利的事情 , 亏肯定是亏的 。 只是说继续撑下去 , 还是及时止损 。 ”
对于未来的不确定 , 令武汉餐饮人感到迷茫和纠结 。
“最糟糕的情况是 , 前三个月我们持续注资 , 到了第四个月发现还是要关店 。 ”周女士担心 , 就算多支撑三个月 , 最后仍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
文章图片
张先生也有同样的纠结 。 “我们本来有预期 。 可能在‘五一’后开始有好转 。 ”不过 , 从目前的经营情况来看 , 张先生经营的咖啡店还没看到好转迹象 。
“这次疫情给大家带来了两方面的困惑 , 一个是消费信心 , 另一个是消费能力 。 ”4月21日 , 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表示 , 武汉餐饮行业恢复情况不理想 , 在意料之中 。
朱丹蓬还表示 , 当前疫情形势下 , 很多武汉市民的消费偏好可能更偏向刚需品方面 , 而餐饮不是必需品;另外 , 人流量不够也是制约武汉餐饮行业回暖的重要原因 。
对于咖啡店的恢复情况不佳 , 张先生分析道 , “一是经历了两三个月居家生活 , 顾客习惯了团购和低消费状态 , 可能不太愿意像以前一样享受高附加值消费 。
张先生预计 , “如果‘五一’后到六月下旬 , 我们的营业额能恢复六七成 , 那我就很有信心;但如果到时候营业额仍然恢复不到三成 , 那可能就不得不关店了 。 ”
餐饮门店的营业 , 关系着许多人的就业和饭碗 。 张先生的团队共有14个人 , 目前剩下10个人 。 “有两个人是我们缩减开支 , 裁员了 。
对于员工来说 , 因为班次和收入直接挂钩 , 班次变少意味着工时变少 , 他们的收入也直接减少 。
04未来:优惠政策加码
对于餐饮企业等中小微企业当前困境 , 近期武汉市政府部门频频出手 。
3月23日 , 武汉提出建立首期200亿元贷款规模的中小微企业纾困专项资金 , 对全市中小微企业提供1年期的无息贷款 。
在减免租金方面 , 上述措施规定 , 对承租国有资产类经营用房的个体工商户 , 3个月房租免收、6个月房租减半 。
文章图片
武汉餐饮协会也在行动 , 准备开办餐饮直播平台 , 邀请外卖冠军到直播间交流经验 , 助力中小微餐饮企业复苏 。
武汉餐饮行业复苏并不能完全靠外卖 , 疫情前外卖只占两成 , 绝大多数还是要靠堂食 。 “目前最大的困难在于 , 因为不能堂食 , 餐饮行业不能正常经营 , 吃不饱 。 ”
刘国梁表示 , 实现武汉餐饮的快速复苏 , 第一个阶段创建无疫情餐饮企业 , 第二个阶段是打造放心餐厅 , 第三个阶段要打造未来餐厅 , 利用科技的力量、金融的力量和制造业的力量、智能制造的力量 , 能够打造机器人餐厅 , 实现武汉和湖北餐饮的重新崛起 。
Tips:
总结疫情期间其他城市餐饮企业留下的经验 , 有以下几点建议 , 提供给武汉餐饮人作参考:
1.充分利用好来自政府与社会各个层面的各种政策与帮扶 , 先做外卖 , 再有序恢复堂食 。
2.利用微信群、小程序等加大私域流量的开发 。 相比较于公域流量 , 私域流量更能培养出忠诚客户群 。
3.加大半成品菜品的开发 。 半成品菜品的销售 , 已在疫情期间挽救了很多餐饮门店 。 分页标题
4.关注社区居民和在已经上班的白领顾客群 。 很多社区餐饮门店在疫情期间的营业额不降反增;依靠已上班的白领顾客群的消费 , 也使很多餐饮门店恢复正常 。
5.做好防护措施 , 提升门店菜品的性价比 。 疫情后人们会更重视卫生 , 偏好价廉物美的实惠菜品 。
-end-
采访人员|陈晴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整编|餐饮O2O-小贝
餐饮O2O“战疫”专题文章
↓↓↓---自救案例---
沪上阿姨单卫钧:疫情或成分水岭 , 茶饮行业将现两级分化
沪上阿姨单卫钧:疫情或成分水岭 , 茶饮行业将现两级分化
餐饮行业如何开启2020年下半场?数字化!
餐饮行业如何开启2020年下半场?数字化!
西贝贾国龙:灾难改变了我“永不上市”的想法
西贝贾国龙:灾难改变了我“永不上市”的想法
奈雪的茶创始人彭心:稳定性是未来竞争关键项
奈雪的茶创始人彭心:稳定性是未来竞争关键项
云海肴日亏百万自救战疫:做最坏的打算 , 期待最好的结果
云海肴日亏百万自救战疫:做最坏的打算 , 期待最好的结果
80家店疫期月流水1300万 , 南城香汪国玉:要让水龙头一直流水
80家店疫期月流水1300万 , 南城香汪国玉:要让水龙头一直流水
疫区免费餐食、卖自热饭、试水数字化 , 乡村基的硬核自救之路
疫区免费餐食、卖自热饭、试水数字化 , 乡村基的硬核自救之路
西贝“发不出工资” , 老乡鸡“手撕员工信” , 背后是同一个秘密
西贝“发不出工资” , 老乡鸡“手撕员工信” , 背后是同一个秘密
500亿的牛蛙市场 , 如何战疫?解禁后又有何变化?
500亿的牛蛙市场 , 如何战疫?解禁后又有何变化?
20天进驻236个社区!日买500单的社区拼团你会玩吗?
20天进驻236个社区!日买500单的社区拼团你会玩吗?
西贝、云海肴的自救:大厨化身李佳琦视频直播 , 新零售还会远吗?
西贝、云海肴的自救:大厨化身李佳琦视频直播 , 新零售还会远吗?
门店大厨变美食导师!视频直播是餐企新机遇?
门店大厨变美食导师!视频直播是餐企新机遇?
复工大招:推小程序、招“团长”、探索“社群”、玩直播...
复工大招:推小程序、招“团长”、探索“社群”、玩直播...
乐凯撒战疫:营收降50% , 董事长CEO不领工资 , 经营团队半薪
乐凯撒战疫:营收降50% , 董事长CEO不领工资 , 经营团队半薪
喜家德疫情做战计划曝光:一切都是为了活下来!
喜家德疫情做战计划曝光:一切都是为了活下来!
---分析与报告---
相对疫情损失 , 餐企最需思考的是消费变化!
相对疫情损失 , 餐企最需思考的是消费变化!
后疫情时代 , 餐企必须修炼的三重能力
后疫情时代 , 餐企必须修炼的三重能力
“今年能恢复到原来的八成就不错了” , 这是一次惨烈的洗牌!
“今年能恢复到原来的八成就不错了” , 这是一次惨烈的洗牌!
现金流抗过了2月的餐企 , 三四月该做什么?
现金流抗过了2月的餐企 , 三四月该做什么?
餐饮业的“至暗时刻” , 这个报告的数据惊到你了吗?
餐饮业的“至暗时刻” , 这个报告的数据惊到你了吗?
深圳9成餐饮恢复堂食 , 报复性消费却没来...
深圳9成餐饮恢复堂食 , 报复性消费却没来...
复工后 , 生意降了7成!现在轮到餐饮企业被抄底了
复工后 , 生意降了7成!现在轮到餐饮企业被抄底了
大数据预警:42万家餐饮企业生存报告
大数据预警:42万家餐饮企业生存报告
疫情 , 正在倒逼中国餐饮业进化
疫情 , 正在倒逼中国餐饮业进化
销量增长29倍!半成品菜和方便食品 , 2020餐饮的2大新趋势
销量增长29倍!半成品菜和方便食品 , 2020餐饮的2大新趋势
---餐饮O2O帮扶对接---
公益直播|半成品菜销量增10倍 , 但餐厅的凉菜如何解决呢?
公益直播|半成品菜销量增10倍 , 但餐厅的凉菜如何解决呢?
疫后复工开业 , 员工防疫操作做到位了吗?
疫后复工开业 , 员工防疫操作做到位了吗?
公益直播|疫情新形势下 , 餐饮爆品设计的6个大招
公益直播|疫情新形势下 , 餐饮爆品设计的6个大招
公益直播|疫情下 , 如何抓住餐饮新零售爆发机会
公益直播|疫情下 , 如何抓住餐饮新零售爆发机会
- 陕西城固教育体育|城固县原公镇中心学校力推晨读打造书香校园
- 临沂体育|县区动态丨河东区开展“爱心捐赠体育器材,助推快乐梦想”活动
- 懒得糊弄|张荔英:出身名门嫁大31岁老公,坚守绘画天赋终成一代大家
- 红塔擅改权属用地 红塔体育森林公园变身高尔夫球场“内幕”
- 复训体育复训按下“快进键”青岛市篮球橄榄球队重新集中
- 笼式青岛市体育局考察笼式足球场选址 社区居民也可申请健身设施了
- 妈妈她坚守值守点保护家园,他绘100张图让“病毒快滚开” ——“星星的孩子”这样走过特殊时期
- 历城区教育体育局2020年历城区引进教育人才公告
- 儿童节六一儿童节 中国女足为孩子上了一堂别样体育课
- 鲁能体育西蒙?弗雷塔斯受聘担任鲁能青训技术总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