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卡老师■读书日丨明白自己无知,正是读书的意义
本文插图
(一)
读书日总会聊到“读书有什么用” 。
这个问题不好回答 。
如果问“智慧有什么用”大概比较好聊 , 对大多数人来说 , 智慧肯定是有用的 。 智慧能挣钱 , 能解决问题 , 做顿好吃点的饭和修好抽油烟机都需要智慧 。
而智慧来自于知识和思考 , 知识来自于读书和阅历 。
在这个链条上 , 你去读书 , 是有可能导致你拥有智慧的 。
读书不是获取知识的唯一来源 , 拥有知识也不构成拥有智慧的必要条件 , 但是相对来说 , 读书确实是接近拥有智慧的性价比最高的手段 。
(二)
我自小爱读书 。
但是在那个时候 , 爱读书和爱说话、爱发呆一样 , 属于浪费时间没有收益的怪癖 , 比爱打架稍好一点 。
“爱学习”才是评价一个孩子的唯一王道 。
我不爱上课 , 不爱学习 。 我读书不为学习 , 只为过瘾 。
老文青喜欢操持艺术 , 有许多画册和小人书 , 我不识字时就喜欢翻 。 等进了学校 , 就开始看课外书 。
课外书是一个奇妙的概念 。 药分内服和外敷 , 衣服分内衣和外套 , 书怎么就分了课内和课外 。
反正课外书和宫外孕还有婚外恋一样被人嫌弃 。
及至初中 , 老文青实在受不了我天天拿着不知所谓的书翻看耽误学业 。 一气之下把整整两个书柜的书全部用绳子捆起来 。 捆完还不解气 , 把所有的书脊朝里 , 连书名都不让我看见 。
然后对我咬牙切齿的呵斥道:
“你再敢看 , 我一把火全部烧掉 。 ”
在任何时期 , 甚至任何时代 , 自由的获取信息和知识都是挺奢侈的 。
我成人之后 , 逐渐明白老文青的用心 , 明白那份在升学压力底下 , 恨铁不成钢的挣扎 。
而今和老文青聊起往事 , 老文青依旧满脸不屑道 , 你都几十岁人了 , 读来读去还不是一样不见读出什么出息 。
我便笑道 , 我一定写两本书送你 , 别人的书不要烧了 , 烧你自己衰仔的书还是行的 。
(三)
虽然翻过一些书 , 但我的程度开不出任何书单 。
以我的体会 , 但凡来问:卡老师 , 最近有什么书推荐吗?
用这个句式发问的都是不太读书的 。
你不会见到一个吃货来问 , 最近有什么好吃的推荐吗?
他/她只会问:那个什么是你们那的吗?好不好吃啊?
两眼闪烁着踊跃的期待和不可抑制的迷恋 。
我一度的爱好是写AV评鉴 。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 , AV不能传播 , 只能私下交流 。
问我要链接的人和问我要书单的人 , 语气和状态完全不同 。
要链接的人 , 一旦拿到链接 , 除了说一句“好人一生平安”之类套话 , 根本就不再需要我这个忠实的摆渡人 , 立马默默投入知识的海洋 。
要书单的人 , 才会以求知若渴的语气 , 反复问作者、题材及好不好读 。
谁是真爱一览无遗 。
曾经一度流行一种书单 , 诸如《这个月我看了三十本书 , 推荐其中五本》 。
我有疑惑 , 一个月能静心看完三十本书的人 , 怎么会有时间做推荐 。
这世上只有看AV用快进是无可厚非的 , 看书慢一点好 。
开卷有益 , 看一本是一本 , 看一段是一段 。 不是天猫盖楼 , 没必要掰着指头数数 。
(四)
读书有一些显性的好处 , 比如发现自己的浅薄和无知 。
打算减肥的人 , 对着镜子会生出些许黯然 , 只有对着体重计 , 才会真的痛彻心扉 。
读书就是这样一个观照自己的过程 。 成长会不断发现自己是个傻缺 , 读书是这个过程中很好的助推 。
曾经读过的书 , 后来再读会有不同体会 。
从前我特别看不上那些朴实的读物 , 比如《平凡的世界》 , 题材和文风在我眼里都土得掉渣 。
许多年后才醒悟 , 原来是我不明白世界 , 更不理解平凡 。分页标题
光读书 , 没有阅历 , 带不来扎实的知识 , 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 。
光有知识 , 不做思考 , 不去内省自身的渺小 , 不去触摸时空的广袤 , 也难有真正的智慧 , 所谓世事洞明皆学问 。
(五)
读书也有副作用 , 比如带来孤独感 。
当依靠读书掌握些微更多的知识 , 但又没有足够通透的智慧去应用 , 会让你和周遭的人失去一些沟通的连接 。
你懂的越多 , 懂你的人就越少 , 这是不可避免的情形 。
本文插图
但孤单感是个好事情 , 尤其在现在的时势下 。
知道自己的无知 , 便不会轻易争论 , 拥有的知识越多 , 越会对自我和周遭事物发出质疑 。
两个人辩论 , 谁掌握的信息越少 , 谁越容易获胜 。
我不参与任何的争吵 , 因为谁我都吵不赢 。
现在的生活其实很撕裂 , 在舆论场上随便一个事情都引发各种争吵 。
双方甚至态度决绝:我可以不同意你的观点 , 但是我誓死捍卫就此打倒你再踩上一万脚的权利 。
我觉得出现这种情况不是互相的逻辑有冲突 , 不是论证有问题 , 甚至不是价值观有差异 , 而是每个人掌握的信息不一样 。
如同做题:2X+4=?
当你拿到的X是1 , 我拿到的X是2 , 我们再引经据典 , 争得再面红耳赤也不会有相同的答案 。
我们遵循的都是同一套运算法则 , 有差别的是我们各自掌握的信息 。 论据不同 , 于是结论迥异 。
读书能够让我们掌握更多信息 , 进而学会如何甄别信息 。
你掌握和甄别的信息越多 , 越会发现许多看似宏伟的命题和激荡的争论 , 都不过是《蜡笔小新》里的超真实家家酒 。
妮妮再认真 , 小新再投入 , 也不过是一场角色扮演罢了 。
(六)
如果非要给“读书有什么用”下一个结论 , 答案可能在这张图片里:
本文插图
那么多漂亮的姑娘 , 无论在海边度假还是在树下小憩 , 都会拿着本书将合影发在朋友圈里 。
看到这些舒展的体态与诱人的线条 , 读书怎么会没有用 。
未来我一定会出一两本小书 , 让这些书代替我依偎在那些白皙的大腿上 。
所有关于读书的无谓争论被海风吹得一干二净 , 只留下暗香浮动 , 心旷神怡 。
【野生卡老师■读书日丨明白自己无知,正是读书的意义】(完)
- 凤阳读书|孙悟空到底怕不怕三昧真火?
- 徐丽丽|【微课】徐丽丽老师亲授——被溺水图束缚的命运
- 东明之声|数十年如一日,记东明县小井镇牛俊丽老师的孝老爱亲故事
- 红孩儿|非人哉:红孩儿被龙女觉得幼稚,找哪吒决斗,结果反被告老师
- 老毕|为什么有的同学家境不是很好,还不用功读书?
- |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四川大熊猫栖息地(西岭雪山),野生大熊猫的乐园
- 七贤一凡|学海无涯 ,读书有法——七贤镇赤庄完小 徐军花
- 北京趁早读书会|北趁经典共读总结 | 没想到最后凶手竟然是他
- 国学起名老师|让人一见钟情的女孩美名,再也不愁起名了
- 易象读书|陈忠实:马罗大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