佣金争议下的外卖业:抱团合作才能一起更好活着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佣金争议下的外卖业:抱团合作才能一起更好活着】共渡难关才是
头等大事 。
作 者丨鲁至深
华商韬略原创文章 , 转载请联系客服微信:hstlkf
华商韬略·华商名人堂 ID:hstl8888
图片:网络、图虫创意
文章图片
共渡难关 , 不应该只是任何一方来承担一切 , 而是各方共创共享、责任共担 , 努力让生意持续 , 一起活下去 。
文章图片
广东 , 中国最会吃的省份 。
4月10日 , 广东省餐饮协会发布了一份《致美团外卖联名交涉函》 。 交涉函指出 , 美团外卖对新开餐饮商户的佣金最高达26% , 超过了商家接受临界点 , 要求美团对众商户降佣5%或以上 。
交涉函发出后引发广泛关注 。
作为最大本地服务平台 , 美团拥有全国外卖市场65%以上份额 , 日活用户接近7000万 , 关乎着数百万餐饮商家的生意和数亿用户的外卖饭桌 。
疫情冲击之下 , 众多商家都将线上外卖作为延续生意甚至生命的救命稻草 , 美团也在用尽全力确保非常时刻的超常运转 。
就在这样需要更加团结一致的关头 , 原本该相依为命的人却闹起了分歧——归根到底 , 还是利益的分配 , 或者说大难当头之下责任承担问题 。
此次引发争议的外卖佣金 , 即平台对商户交易的抽成 。
生意大家一起做 , 有利大家一起分 。 所谓佣金 , 是商家通过美团的系统和骑手来达成交易 , 自然应该给美团相应的经费 。 按“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原则看 , 这个抽成比例应该是一笔生意做下来 , 商家有利润 , 美团也应该有利润 。
广东餐饮协会认为美团外卖的佣金比例过高 , “已超过餐饮企业承受极限” 。 基本上也就是说 , 美团多拿了 , 赚狠了 。 但美团提供的很多数据却显示 , 它收取的佣金也是在自己能承受的临界点之内 。 它多年的巨大亏损 , 以及如今即便盈利但盈利相对规模之低就是最好的证明 。
4月13日 , 美团外卖发声明称 , 美团外卖自诞生以来持续亏损5年 , 在刚刚盈亏平衡的2019年 ,
“第4季度平均每单利润也不到2毛钱 。 ”
在正式回应公告中 , 美团针对“高佣金争议”给出多个方面的解释:
- 2019年 , 美团外卖八成以上商户佣金在10%-20% , 真实数字低于各种传言;
- 2019年 , 近400万骑手从美团外卖获得收入 , 外卖佣金收入的八成用来支付骑手工资;分页标题
- 疫情期间 , 美团推出每月5亿元流量红包、4亿元补贴用于支援商户;
- 按不低于3%~5%的比例 , 美团已为超60万商家返还外卖佣金 。 仅广东地区返佣和活动补贴累计超过1亿 。
公告发布几天后 , 广东省餐饮协会终于与美团外卖达成一致 ,
未来双方将在营造公平有序市场环境、帮助商户开源增效、大数据信息互联互通等方面精诚协作 , 帮助餐饮企业渡过难关 , 擦亮“食在广东”的招牌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这场佣金争议 , 表面上看是广东商家与美团外卖的合作摩擦 , 实际上是整个餐饮业历劫的一个缩影 。
疫情让餐饮业陷入深渊 。 统计反映 , 疫情中78%的餐饮企业收入跌至0点 , 85%的餐饮企业现金流不足以支持2个月 。
2020年前两个月 , 有1.3万家餐饮企业申请注销 。 平均每7分钟倒闭一家 。
这些惊心的数字 , 落到每个单一的商户身上都是一次血本无归 。 为了熬过生死时刻 , 餐饮经营者们都在打碎牙想办法开源节流 。
餐饮是劳动密集型和服务密集型行业 , 普遍存在“三高(房租高、人力成本高、食材成本高
)”的问题 。 机构调研显示 , 一家餐饮店的成本构成 , 包含租金(≈25%
)、人力(≈26%
)、食材(≈25%
)、店面折摊及公共事业费(≈10%
)、店铺管理/总部费用(≈10%
)等几个部分 。
餐饮商户的日常大额支出 , 主要是租金、人力和食材采购这三项 , 占比可达7成 。
文章图片
▲数据统计来源:艾媒咨询
疫情造成客流量暴跌 , 但餐饮店照样要交租金、发工资 , 只出不进的两个月拖垮了大批没有现金池的小商户 。 很多商家为了活命 , 通过裁员、减薪降低人力成本 , 或寻求政府减税、呼吁开发商减租 , 但仍然杯水车薪 。
3月份复工以来 , 所谓的报复性消费没有到来 , 大多数城市依然不提倡聚集性堂食 , 很多商家开一天亏一天 。
租金、人力这些硬成本无法降低 , 线下客流又一时难恢复 , 外卖于是成为众多商家的一线生机 。
统计显示 , 疫情期间全行业近10%的餐饮店新加入了外卖大军 。 以外卖为主战场的商家比例 , 由之前的14.9%陡增至78% 。
文章图片
外卖带来了新用户、配送效率和精准营销 , 也新增了平台的运维成本 。
在此之前 , 是否上线外卖是商家的自由选择 , 能接受外卖抽成就合作 , 不接受就经营好堂食 。 现在疫情让外卖成为众多商家的救命稻草 , 佣金也从纯粹的自愿合作机制 , 变成一个关切无数餐饮商户生存利益的痛点 。
这个痛点最终触发了此次佣金争议 。 广东餐饮协会代商户要求平台降低佣金 , 想为“众多挣扎在存亡线上”、“外卖成了唯一营收来源”的餐饮企业争取一条活路 , 可以理解 。分页标题
但作为铺路人的外卖平台 , 在维持营运成本下是否有可操作的降佣空间 , 又有多少呢?
文章图片
平台的日子似乎也紧巴巴 。
2019年 , 美团总体收入975亿元 , 调整前净利润为22.36亿元 , 成立十年后美团首次实现年度盈利 。
仅2015~2018年 , 美团就亏掉了1508亿元 。 四年间亏掉一个半携程市值 。
外卖一直是美团最大的营收也是烧钱板块 , 在外卖业务发展初期 , 每单递送成本居高不下 , 接单越多亏损越多 。 持续的技术优化降低了配送成本 , 加之收入提高 , 美团才逐渐缩小亏损面 。
2019年 , 美团外卖业务贡献收入548.4亿(含佣金收入496.5亿
) , 同比增长43.8% , 占总营收56.23% 。 外卖的增收对拉升美团整体盈利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 但从利润看 , 也仅仅是刚跳上盈亏线 。
财报显示 , 美团外卖去年毛利102.33亿元 , 毛利率18.7%;按全年外卖订单数87.22亿笔计 ,
每笔订单毛利为1.17元(需要注意的是毛利并不等于纯利润 , 美团外卖实际纯利润每单不足2毛钱
) 。
文章图片
这个毛利在业内属于什么水平?
与国外相比 , 美国最大外卖平台GrubHub三年前的毛利率已超过52% 。 与餐饮业相比 , 2019年呷哺呷哺的毛利率为63.1%、全聚德为58.5% , 九毛九为60%以上 。
美团外卖的盈利水平与上市餐饮企业相去甚远 , 最大掣肘是需要组织运力、承担配送成本 , 骑手成了最大支出项 。 至于比不上国外同行 , 是因为国外佣金率普遍高达30%以上 。
文章图片
2019年 , 美团骑手总数达到398.7万人 , 总人力成本为410.4亿 ,
意味着平均每天要给骑手发放1.1亿元工资 。 仅骑手工资一项 , 就抵消掉全年496.5亿佣金收入的82.7%
(广东外卖专委会算得的74.83% , 可能是骑手工资与美团外卖总收入的比例 , 而非与佣金收入的比例
) 。
为承担庞大的骑手开支 , 这几年外卖平台的佣金都有所上涨 。 即使这样 , 砍去8成多的骑手成本 , 真实抽成也只有4%左右 。 这4%的收入再分给技术研发、服务器维护、工程师成本、营销补贴等其他成本项来维持平台运转 。
扣除以上林林总总 , 美团说自己每单外卖利润不到2毛钱 。 我们不妨看看自建物流配送的京东 , 每100元交易额只能产生5毛多净利润 , 可见构建物流系统的盈利之难 。
《新财富》的压力测试显示 , 美团目前整体佣金率为12.6% , 按2019年交易额估算 ,
佣金率每下调1% , 其佣金收入将从496.5亿元下降至455.53亿元 , 同时美团将亏损18.61亿元 。
如果按广东餐饮协会提出的降佣5% , 理论上 , 美团将从去年的盈利变成亏损近百亿 , 回到三年前的财务水平 。
文章图片
餐饮企业命悬外卖一线 , 而外卖平台悬于盈亏一线 。
大疫当前 , 谁的日子都不好过 , 可越是艰难时期 , 越要合作求生 , 像藤蔓和大树一样抱团向上获取阳光雨露 , 而不是放大争议 , 伤害行业生命力 。分页标题
帮餐饮业活命 , 外卖平台是朋友不是敌人 。
以广东为例 , 拥有70多万餐馆的第一美食大省 , 因疫情造成六成以上商户关店 。
广东粤菜老字号孖记士多 , 前一天还大排长龙 , 第二天接到通知后直接闭餐 , 成百上千斤食材躺在后厨即将腐烂 。 一向拒绝外卖的孖记 , 被疫情倒逼迈上了线上化第一步 , 经美团外卖支持 , 几十小时后开始出现门店爆单 , 弥补了原来2/3的堂食收入 。
"如果没有外卖平台 , 没有骑手来店里帮忙送餐 , 孖记的业务量很可能是零 。 "孖记负责人说 , 最难的2月 , 孖记士多靠外卖收益轻松覆盖成本 , 扛住了失去堂食的巨大损失 。
文章图片
像孖记一样 , 很多传统餐饮店在疫情发生前只把外卖看作增量市场 , 餐饮老板们习惯了堂食和一公里熟客生意 , 既怕外卖造成食客体验不佳 , 也不愿意被平台佣金分流利润 。
疫情是个分水岭 , 像“非典”加速电商一样 , 疫情加速推动即时配送和大外卖时代的到来 , 从送餐到送万物 。 抓住新消费浪潮 , 不仅是活下去的出路 , 也是打破单一业务结构、提高抗风险能力的要求 。
深圳有名的八合里海记火锅 , 受疫情冲击客流暴跌9成 , 全国132家门店开一天亏损200万 , 老板靠卖房发工资 。
情急之下 , 之前不重视外卖的八合里转战美团外卖 , 董事长林海平亲自推动合作 , 很快开启一套豪华营救方案:
平台先为品牌增加了曝光权重 , 帮店铺申请流量卡、定制H5链接等等 , 做足推广;流量起来后 , 美团开放了后台店铺的数据 , 协助店铺优化菜品和营销;并开通了全程送 , 让八合里的配送范围从3公里扩到10公里 , 增加商铺覆盖率 。
各环节发力下 , 八合里的外卖营业额短期内翻了一番 , 靠6家外卖店盘活了整体营业流量 , 加上平台佣金返还和配送费补贴 , 林海平感叹“太有优势了”“活下去完全没问题 。 ”
文章图片
▲疫情之前排队等号的八合里海记
疫情中转战线上外卖
不论是原来靠堂食就能活好的小餐馆 , 还是“看不上外卖”的五星酒店 , 要活下去 , 必须放下顾虑、拥抱变化 , 想方设法利用外卖平台的各种优势优惠增加收入 , 这才是要活命的态度 。
既然要合作 , 就免不了磨合、风险甚至利益分配争议 。 但商户和外卖平台的共同目标都是为用户提供更好的餐饮服务 , 这种“焦不离孟砣不离称”的共生关系决定了双方利益的一致性 。
利益共享的前面 , 就是责任共担 , 不该只是要求任何一方来承担一切 , 而是各方共创共享、责任共担 , 努力让生意持续做下去 。
商家要试着理解平台 , 理解平台佣金8成以上都用来保障骑手收入 , 还要做技术后台、数据库、保障30分钟配送 , 维持线上线下闭环运转……这些基础设施投入 , 从根本上都在为商家创造价值 , 提高的是商家用户体验 。
文章图片
而美团说要帮300万商家活下去 , 也须有真金白银的支持和主动帮助消化行业亏损的担当 。
据公开资料 , 美团疫情以来先后为武汉商户减免外卖佣金(直至封城解除分页标题
) , 提供30万特殊保障金及3.5亿专项扶持资金;在全国发布“春风行动” , 每月投入5亿元流量红包、4亿元商户补贴支持商户复工复产等 。
3月起 , 美团外卖启动“佣金返还计划” , 对优质餐饮商户按不低于3%-5%的比例将佣金退还商户;同时携手金融机构 , 为商家提供200亿元、7-8折优惠利率小微贷款 。
“帮大家吃得更好 , 生活更好”是美团的使命 , 要实现这个使命 , 美团必须得到成百上千万家安全可靠的商家生产力支持 , 维护与餐饮业的合作共赢 。 而商家要在万物配送的时代存活下去 , 必须与平台结成生命共同体 , 以付出眼前小的利益为代价谋求更大利益空间 。
商家和平台一起让消费者为更美好生活体验而买单 , 这种共生共荣、共创共享的关系 , 才是健康、可持续的外卖生态 , 也是疫情之后商家借平台重启、平台帮商家活得更好的信任条件 。
商家与平台本是同林鸟 , 不要大难临头各自飞 。 覆巢之下 , 帮别人就是帮自己 , 要休戚与共 , 共渡难关 , 一起分担风险 , 一起以组合优势抵御危机 , 一起帮行业、伙伴和自己都活下去 。
THE END
文章图片
出品人
:毕亚军
主编
:熊剑辉责编:周怡
美编
:刘彦潮运营:方乐迪 张婵 倪晨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 且未能核实版权归属 , 不为商业用途 , 如有侵犯 , 敬请作者与我们联系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投稿、约稿、商务合作及建议
敬请联系:010-65580525
zy@hsmrt.com 周总监
◆◆◆
本账号系网易新闻·网易号
“各有态度”签约账号
◆◆◆
未经授权 , 严禁转载 , 转载授权敬请联系小客服微信:hstlkf
我就知道你在看!
文章图片
- 盖饭娱乐官方账号|吴启华为言论不当道歉!曝女星给剧组派号引争议,还害佘诗曼躺枪
- |支付宝面试题:如果你是支付宝的产品经理,如何让更多人用支付宝点外卖?
- 朝阳群众|炎亚纶的言论再引争议!和网友私信互撕被揭穿,还假装不是自己
- 定焦科技|杨柘出任小米集团副总裁,负责市场营销,一位饱受争议的营销大师
- 外卖|吃外卖会有幸福感
- 有关部门B站回应up主卖惨骗钱:已向有关部门报备,并添加“内容争议”标识
- 韩国国会韩国“慰安妇”受害者援助团体前负责人尹美香争议持续发酵 拒辞国会议员
- 重磅利好,散户也能开佣金万一全包了!
- 看看新闻|外卖小哥送餐路上火速擒贼后离开:外卖快超时了
- 外卖“限塑令”升级 外卖快递用“塑”大户何去何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