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感冒多、湿气重,不妨试试这个中药泡脚方
春三月了 , 阳气生发 , 万物复苏 , 生机勃勃 。虽然阳气在不断复苏 , 可是初春寒气并未完全消散 , 倒春寒时常来袭 , 三月小雨飘飞 , 湿滴滴的天气也让人没精神 , “寒湿从脚起” , 祛湿驱寒依然不得怠慢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春天泡脚 , 升阳固脱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医学经典《黄帝内经 》认为:“阳气起于足五趾之表 , 阴气起于足五趾之里 。”足三阳经(胃、胆、膀胱经)止于腿足部 , 足三阴经(肝、脾、肾经)起于腿足部 , 这里是阴阳交会的地方 。
在中医里 , 足部被认为是「精气之根」 , 有「春天泡脚 , 升阳固脱」之说 。人体五脏六腑在脚上都有相应的投射区域 , 用中药水泡脚 , 令阳气生发、气血畅通 , 加速新陈代谢 , 温暖全身 , 还能提升气色 。
1
何为升阳固脱
升阳固脱 , 中医名词术语 , “升阳固脱”是指提升阳气 , 防止内脏下垂 , 如子宫脱垂 , 胃下垂等疾病由阳气虚弱引起者 。
人体阳气是受于父母的先天之气和后天的呼吸之气及脾胃运化而来的水谷之气结合而成的 。它具有温养全身组织、维护脏腑功能的作用 。
阳气虚就会出现生理活动减弱和衰退 , 导致身体御寒能力和免疫力下降 , 阳气虚百病生 。在春天坚持经常泡脚就可以补固元阳来达到防病治病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2
春季泡脚
“春三月……至夜卧时 , 用热汤下盐一撮 , 洗膝下至足方卧 , 以泄风毒脚气 , 勿令壅滞 。”晋人嵇康在其《养生论》中说得很清楚:春天里 , 每天晚上睡觉前 , 用热水加上一撮盐 , 将膝盖至足底好好泡洗 , 可以行气血通经脉 , 祛除风邪湿毒和“脚气” 。
不过 , 嵇康所指的“脚气”是脚病的笼统说法 , 有别于现代人脚气病 , 它特指因风毒湿邪致经络血脉瘀滞引起的腿脚软弱无力、酸痛甚至肿胀、麻木等病症 。
而现代的脚气病指的是足趾间及足底部干痒 , 皮肤粗糙脱屑和皲裂 , 甚至有的还出现小水疱 , 瘙痒甚至发展成糜烂、流脓等症状 , 古代称为脚气疮或脚癣 。
虽然古代“脚气”的概念和现代所指的病症不一样 , 但在湿邪加剧、霉菌活跃的春日 , 多泡泡脚 , 不失为简单实用的健身护脚妙法 。
而在泡脚时加些盐可以平衡外浸液与体内液的渗透压 , 并能起到消炎杀菌的效果 , 对于预防脚病确有帮助 。
春季中药泡脚 , 胜吃补药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1
驱寒祛湿
春季阴雨绵绵 , 在机体生发的阳春三月 , 因天气潮湿 , 身体易积聚水分 , 身体也感觉总是重重的 , 这是体内湿气重的一种表现 。体内的寒、湿之毒 , 通过中药泡脚 , 促进血液循环 , 可加速排除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2
预防春困
俗语说得好:春乏秋困 。初春微凉 , 人的身体也容易有倦意 。而且春季气温回升 , 细菌湿气遍布在空气之中 。
用中药泡脚能加速血液循环 , 舒筋活血 , 能很快地消除一天的疲劳 , 使人感到轻松愉快 。分页标题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3
预防感冒
「春天孩子脸 , 一天变三变」 , 说的就是春天气候多变 , 尤其是初春 , 乍暖还寒 , 一不小心就感冒了 , 鼻塞、咳嗽、打喷嚏 。中药泡脚可以刺激足底穴位 , 将营养物质及新鲜氧气送往大脑和全身 , 从而使全身感到舒适 。
沐足所用药物不同会有不同功效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1
生姜祛寒
适宜人群:怕冷、容易手脚冰凉的人可以用生姜泡脚 。
晚吃萝卜早吃姜不需医生开药方” 意思是晚饭时吃萝卜有助消化白天嚼食生姜可健身益寿 。生姜养生自古以来为古代养生家所推崇孔子称“ 食不撤姜” 。
生姜性慢、味辛人心、肺、脾、胃四经具有散寒、止吐、 温胃、 镇痛、杀菌、祛痰等功效 。
一般取 15~30 克生姜(约为中等大小姜半块) , 将其拍扁 , 放入锅中加小半锅水 , 盖上锅盖用热水煮 10 分钟 。煮好后 , 将全部姜水倒出 , 加入适量冷水至 40℃左右(以不烫为宜) 。泡脚时水要没过踝部 , 最好边泡边搓双脚 。
生姜药用成分有许多小分子物质 , 盖上锅盖煮可以避免其挥发 。半块姜的用量对半盆水 。如泡脚用水量较多 , 或怕冷症状较重 , 可酌情增加姜的用量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2
桂皮消肿
桂皮 , 又称肉桂、官桂或香桂 , 与花椒都是家庭常用香料 , 二者都有温肾阳作用 。泡脚对因肾病引起的浮肿有缓解作用 。
肾源性水肿是由于肾脏功能问题或出现疾病而引起的水肿 。
一般首先发生在组织疏松的部位 , 如眼睑或面部、足踝部 , 以早晨起床时最明显 , 用手指按压水肿部位的皮肤可出现凹陷 。
可用花椒和桂皮各 15 克(一小撮或一小块)煮后泡脚 , 煮法同煮生姜的方法 。
如先从身体的下垂部位(如腿)开始出现水肿症状 , 逐渐发展到身体其他部位 , 则可能是由于心脏功能问题而导致的心源性水肿 。
这种水肿可选用生姜煮水来泡脚 , 可促进下肢血液循环 , 从而辅助减轻水肿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3
红花防冻疮
红花是一种妇科常用中药 , 活血通经 , 祛瘀止痛 。冬季易冻疮和皮肤皴裂的人秋季应用红花泡泡脚 , 可预防 。
取红花 10~15 克(大约一小撮)按之前提到的方法煮水泡脚 , 能预防和改善冻疮 。
如果用 30~50 克的干艾草和 10~15 克的红花同时煮水用来泡脚 , 还可以改善血液循环 , 预防和减轻静脉曲张、末梢神经炎 。
如果血液循环不好 , 手脚易发麻 , 或下肢瘀血 , 就可以用这两种药材一起泡脚 。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睡眠质量 。
感冒期间用红花和艾草泡脚 , 能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4
艾草温肺
《本草纲目》:艾以叶入药 , 性温、味苦、无毒、纯阳之性、通十二经、具回阳、理气血、逐湿寒······故又被称为“医草” 。艾草泡脚能改善肺功能 , 对于患有慢性支气管炎和容易咳白痰的人很有好处 。分页标题
苏东坡:热浴足法 , 其效初不甚觉 , 但累积百余日功用不可量 , 比之服药 , 其效百倍 。
艾叶身为“百草之王” , 用来泡脚不仅可以温通经络 , 祛除寒邪 , 缓解痛经 , 美容养生 。还能祛逐因虚火、寒火 , 引起的口腔溃疡、咽喉肿痛、牙周炎、牙龈炎等 。
艾草泡脚方法和生姜泡脚方法相近 , 一般取 10~30g(一小把)干艾草煮水泡脚 , 煮法与前相同 。身体寒湿重的病人 , 每周可用艾草泡一次脚 , 还可同时喝一杯生姜红枣水(10 粒干红枣加两片生姜 , 加十碗水煮两个小时) 。
艾草泡脚期间应注意 , 多喝温开水 , 少吃寒凉食物 , 注意休息 。虚热、实火引起的头面部、咽喉部不适、慢性支气管炎等都能得到一定缓解 。
发烧和患有低血压、糖尿病的人要在医生指导下用艾草泡脚 。
艾草泡脚每周 2~3 次即可 , 不宜过于频繁 。艾草泡脚能引火下行 , 频繁泡脚有时会引起头面部的气血不足 , 容易引起头晕、头痛 , 还会引起情绪上的变化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5
花椒祛湿
用花椒泡脚 , 他说“花椒是个好东西” , 花椒既是一种厨房里最常用的调味料 , 也是一味中药 , 可以温中止痛、去湿散寒 。
用花椒水泡脚和用当归、红花泡脚有异曲同工之效 , 都能活血通络 , 使整个机体血脉畅通 , 浑身暖融融的 。
此外 , 花椒还是一种天然的消毒剂 , 用花椒水泡脚还能帮助治疗脚气 。每天泡脚的好处还不止这些 , 陆老说 , 小孩爱咳嗽、中老年人血压高 , 坚持泡脚都有一定的好处 。
中医讲“上病下治” , 泡脚可以促进机体血液循环 , 增强呼吸系统的屏障功能 , 因此可以帮助缓解咳嗽症状 , 减少感冒发生;泡脚时 , 可以促使血液由上往下走 , 因此血压也容易平稳了 。
【:春季感冒多、湿气重,不妨试试这个中药泡脚方】陆老认为用花椒水泡脚比用热水泡脚促进睡眠效果更好 。其实方法很简单 , 用一个棉布包50克花椒 , 用绳系紧 , 加水煮开后 , 用这个水泡脚即可 。花椒包可以反复利用 , 用一个星期左右再换新的就可以了 。
泡脚时间有讲究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1
几点泡脚最补肾
中医学认为 , 脚底是各经络起止的汇聚处, 分布着 60 多个穴位 和与人体内脏、器官相连接的反射区 , 分别对应于人体五脏六腑 。泡脚有舒经活络 , 改善血液循环的作用 。
大部分人都知道泡脚有好处 , 但也有很多人不知道 , 在不同的时间段泡脚 , 起到的作用略有不同 。如果想护肾 , 最好选择在晚上9点左右泡脚 , 效果最好 。
之所以选择这个时间段补肾 , 是因为此时是肾经气血比较衰弱的时辰 , 在此时泡脚 , 身体热量增加后 , 体内血管会扩张 , 有利于活血 , 从而促进体内血液循环 。同时 , 白天紧张了一天的神经 , 以及劳累了一天的肾脏 , 都可以通过泡脚在这个时候得到彻底放松和充分的调节 , 人也会因此感到舒适 。
“热水泡脚不但可以起到滋肾明肝的作用 , 还有利于提高睡眠质量 。”如果泡完脚后 , 再适当做几分钟足底按摩 , 对身体的血液循环更好 , 脏腑器官也更能得到进一步的调节 。泡脚后 , 建议不再进行其他活动 , 隔数分钟即入睡 , 补肾效果更佳 。
时间长短也有讲究 。
泡脚时 , 水温不能太热 , 以40°C左右为宜 , 泡脚时间也不宜过 长 , 以半小时左右为宜 。泡到微微出汗是最好的 。由于金属易冷 , 所以泡脚的容器最好用木盆 。分页标题
上班族早上泡脚精力充沛之所以选择早上泡脚 , 是因为夜间睡眠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 , 血液循环不畅 , 早上泡泡 , 正好可以 促进血液循环 , 调节植物神经和内分泌系统 。
脚掌上的神经末梢与大脑相连 , 洗脚时用双手在温水中按摩脚心、脚趾间隙 , 能使大脑感到轻松、舒畅 , 使神清气爽 , 精力充沛 , 给一天的工作“加满油”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2
早上泡脚方法
早上洗脚方法很简单 , 水温控制在 40°C左右 , 以舒适不烫为宜 , 浸泡 5 分钟左右 。双手食指、中指、无名指三指按摩双脚涌泉穴各 1 分钟左右 , 再按摩两脚脚趾间隙半分钟左右 。
为保持水温 , 可分次加入适量热水 , 重复 3—5 次 。如果时间不充裕 , 仅进行1次即可 , 或者仅做按摩 , 不用热水浸泡 。
“春天洗脚 , 升阳固脱;夏天洗脚 , 湿邪乃除;秋天洗脚 , 肺腑润育;冬天烫脚 , 丹田暖和 。”一年四季用热水洗脚对人体皆有好处 。所以 , 在平日的早晨不妨试一试 。
正确的泡脚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沐足最好是选桶不选盆 , 因为盆太浅了 , 泡脚最好泡到脚踝以上 , 将近腓肠肌( 小腿肚) 的位置 。泡脚桶最好选择木桶 , 因为木桶材质更天然 , 导热较慢易于保温 。
用木桶泡脚时 , 还可在腿上搭一块布 , 把腿给围起来 , 能更好地保持热气不散发 。
泡脚时出汗观察: 上半身不出汗 , 下身出汗:说明肾寒 , 坚持泡脚 , 可改善;泡脚调理的同时 , 需配合吃黑米黑豆核桃仁粥 , 效果更好 。
睡觉戴护腰穿棉袜 。不可穿低腰裤或露脐装 。夏天不可对着让腰腹对着空调直吹 。
上身发热 , 下半身不出汗: 说明气虚 。气虚者泡脚水温控制在39度左右 , 不可太高 , 否则会头晕 。气虚者虚配合喝黄芪党参当归茶 。
黄芪30克、党参15克、当归10克(药材洗净浸泡40分钟 , 再放入锅中大火烧开 , 改中火熬半个小时) , 滤掉渣滓 , 留汤药带到单位当茶水喝 。容易上火阴虚者 , 加麦冬15克一起熬 。
艾草泡脚的注意事项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1
艾草泡脚温度
沐足的水温也是有讲究的 , 水温过高容易烫伤皮肤 。泡脚的最佳水温应保持在 40-42℃左右 , 以 30 - 45 分钟为宜 。孕妇或者糖尿病患者所用的水温应稍低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2
泡脚时间不宜过长以15-30分钟为宜
按国人的生活习惯 , 泡脚最好是在晚上 , 特别是睡前 , 这样还能促进睡眠 。浸泡时间以全身微微出汗为宜 , 时间过长或过短均不适宜 , 寒凉患者如不出汗 , 可适当饮用一些温水促进排汗 。
沐足后可适当饮用 150 - 200mL 的温水 , 以促进人体代谢 。沐足时间应以 30 - 45min 为宜 , 每天或隔一天泡一次即可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3
过饱或过饥、饭后半小时都不宜泡脚
沐足应避免在过饱、过饥或进食状态下进行 , 因为沐足会加快全身血液循环 , 容易出现头晕不适的情况 。饭后半小时内不宜进行 , 会影响胃部血液的供给 , 日久会影响消化吸收而导致营养缺乏 。分页标题
因此 , 最好吃完饭过1小时后再洗脚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4
艾草泡脚最好用木盆或搪瓷盆
许多患有足跟痛、失眠、痛经、高血压病的患者 , 常用中药泡脚来辅助治疗 , 但不要用铜盆等金属盆 , 因为此类盆中的化学成分不稳定 , 容易与中药中的鞣酸发生反应 , 生成鞣酸铁等有害物质 , 使药物的疗效大打折扣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5
艾草泡脚时间、水温不可太过
零岁以上的儿童用艾草水泡浴足浴 , 用时每次不可超过10分钟 , 水温不可高过40度 。因为小孩的骨头还未完全定型 , 足弓是从儿童时期开始形成的 , 如果常用温度过高的水给小儿洗脚 , 足底的韧带就会变得松弛 , 不利于足弓的形成和维持 , 容易形成扁平足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6
特殊人群
特殊人群如心脏病、心功能不全患者 , 低血压、经常头晕的人群 , 都不宜用太热的水泡脚或长时间泡浴 。
因为用热水泡脚或泡浴后 , 会导致人体血管扩张 , 全身血液会由重要脏器流向体表 , 可能导致心脏、大脑等重要器官缺血缺氧 , 会增加心脏病、低血压人群的发病风险 。
糖尿病患者应特别留意水温的高低 , 因此类患者末梢神经不能正常感知外界温度 , 即使水温较高也不容易感觉到 , 故容易烫伤皮肤 。
足部有炎症、皮肤病、外伤或皮肤烫伤者也不宜进行泡脚 。
老人泡脚时间不宜过长 , 以 20 分钟左右为宜 。
婴幼儿为“纯阳之体” , 本身就容易发热 , 爱上火 , 如果再用较热的水泡脚、 发汗 , 会热上加热 。
责任编辑丨陈思思 排版丨高菁徽
- 『凤田村』蕉城 | 春季 初见凤田,一见倾心
- #一街拍#原创 私服达人宋祖儿又营业啦!晒春季穿搭,吊带裙甜美可爱,元气十足
- []春季一定要吃的8道小炒菜,第3道家人最爱吃,营养又美味
- 【健康食疗】湿气重的福音来了,每天吃一些,排出老湿毒,身体更健康
- 老年日报■害怕西药副作用?来看这些超好用的中式感冒药
- 【药品】他感冒发烧,自行吃药后病情突变…医生揭秘意外原因
- 「小米粥」明天谷雨啦,小补正当时,去湿气,关键是健脾,这6种食材别错过
- 搜狐新闻■春季我家最爱吃这几道美食,经典下饭食欲大增,上桌即光盘!
- 【分享舌尖上的美食】春季滋补汤“奶油菠菜羹、燕窝银耳羹、咸鱼肉片羹”
- ##如何区分感冒和过敏性鼻炎,这些细节,教你快速分清楚、用对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