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叶资讯』美国再也回不去了
文章图片
本文来源:瞭望智库(zhczyj)
作者|徐剑梅瞭望智库驻华盛顿研究员
进入4月 , 美国迎来“非常痛苦的两周” , 而是否就是“最痛苦的两周”尚属未知 。
在过去一个月里 , 美国新冠肺炎疫情呈现指数级增长 , 大量企业裁员或强制员工休无薪假 , 数以百万计的人失业 , 股市蒙受重创 , 社会生活陷入停顿 , 经济可能已经陷入衰退 。
美国民主党总统竞选人伯尼·桑德斯8日宣布退出总统选举民主党选战 。 这是桑德斯连续第二次从民主党预选中突围失败 , 这位78岁的“左翼老将”今后恐怕再难参选 , 但能够预见的是 , 他所代表的“进步派”运动不会终止 , 还可能对民主党未来政治纲领产生更多影响 。
桑德斯退选后 , 前副总统乔·拜登成为当前唯一的民主党总统竞选人 。 如无重大意外 , 2020年美国总统选举将在73岁的特朗普和77岁的拜登之间展开 。 这可能是美国历史上“最老”的总统选举之一 。
新冠肺炎疫情已深刻改变美国大选 , 大选进程、形式、议题及前景随着疫情演变 , 存在诸多变数 。
1
桑德斯:“不能赢的战斗”
4月8日 , 美国民主党左翼总统竞选人、佛蒙特州资深独立联邦参议员伯尼?桑德斯宣布因无望赢得提名而决定结束竞选 , 民主党赛场仅余领跑者前副总统乔?拜登一人 。 美国总统特朗普已于3月中旬锁定共和党总统候选人提名 。
这是自我定位为“民主社会主义者”的桑德斯继2016年以来第二次竞选美国总统 。 8日宣布退选时 , 他陈述了两点理由 , 一是经过“诚实的评估” , 认为不可能逆转拜登目前的领先优势 。 二是在疫情席卷全美的“困难时刻” , 他不愿为继续“一场不能赢的战斗”而干扰大局 。
文章图片
图为伯尼?桑德斯
桑德斯究竟为何认输?首要原因或是 , 团结击败特朗普是2020大选年民主党压倒一切的目标 , 谁最可能击败特朗普入主白宫 , 即所谓“可选性” , 在很大程度上左右了民主党预选风向 。 民调显示 , 作为民主党温和派领军人物 , 拜登被认为是最安全也最有能力团结民主党的选择 。 在3月下旬佛蒙特州一个采访人员会上 , 桑德斯自承输给拜登 , 因为民主党选民已明确表示 , 他们认为拜登是击败特朗普的最佳竞选人 。 桑德斯的竞选经理法伊兹·沙克(FaizShakir)日前称 , 桑德斯“赢得理念之战 , 但在‘可选性’上输给了拜登” 。
从竞选策略讲 , 一些美国竞选专家说 , 作为一名主要经营左翼票仓的竞选人 , 桑德斯要想赢得民主党提名 , 需要同时具备两个前提条件 , 一是自己能获得至少三分之一民主党选民的支持 , 二是有多名竞争对手分流其他民主党选民选票 。 但迄今为止的预选中 , 桑德斯仅获得约四分之一民主党选民支持 。 自3月初民主党温和派竞选人纷纷退选并团结支持拜登那一刻起 , 第二个前提条件也不复存在 。
今年预选中 , 桑德斯也没能扩大自己的票仓 , 所获支持率大幅低于2016年水平 。 尽管相较其他民主党竞选人 , 桑德斯赢得最多年轻人和拉美裔选民支持 , 但他依旧缺乏民主党内精英、建制派、温和派、年长选民和非裔选民支持 , 而年轻选民特别是千禧一代选民对他的热情明显降温 。 在摇摆州密歇根州 , 没有大学学历的白人蓝领4年前支持他挑战希拉里 , 今年却转向了拜登 。 由于和另一名进步派竞选人沃伦关于女性能否当选总统的争执 , 他在部分女性选民中也遇到麻烦 。
此外 , 新冠肺炎疫情导致美国社会大面积停摆 , 也按下民主党预选进程的暂停键 。 多州取消或推迟预选 , 拜登和桑德斯乃至民众关心的大选议题均被边缘化 。 但民调显示 , 在重大危机时刻 , 民主党选民更信赖从政经验丰富的拜登而不是桑德斯 。 并且和拜登相比 , 桑德斯更依靠大规模竞选集会开展选战 , 受疫情影响因而更大 。 与此同时 , 为了早日集中精力对战特朗普 , 避免预选因疫情而迟迟不决 , 民主党内要求桑德斯尽早退选的呼声自3月中旬以来就不断加大 。
特朗普一直致力于给民主党贴“社会主义”标签 , 而桑德斯和4年前相比在左翼道路上走得更远 。 和众多共和党选民想法相似 , 很多独立选民和民主党人也认为 , 如果桑德斯对阵特朗普 , 以激进左翼对抗激进右翼 , 会使民主党失去独立选民和摇摆州 , 使特朗普有较大几率赢得连任 。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一篇评论认为 , 太多民主党选民把投票给桑德斯视为一种风险 , 而不是一种机会 , 这注定桑德斯无望赢得提名战 。
文章图片
图为唐纳德·特朗普
早在上届大选前 , 桑德斯就洞察到民主党基层草根与建制派精英的隔阂 , 以其进步主义诉求 , 呼应普通民众对遏制经济和社会不平等的诉求 , 推动大量年轻选民参与民主党议程 。 但最终 , 他始终没有得到民主党建制派和温和派的认同 , 两次在民主党总统预选中突围失败 。 分页标题
归根到底 , 桑德斯所代表的左翼虽然汇入民主党主流并不断壮大 , 但还不能代表民主党主流;而经历2016年以来社会分裂和政治极化 , 在疫情发生前 , 多数民主党选民已显现对“团结”的强烈诉求 , 不希望民主党内部严重撕裂的情形重演 , 也不希望今年美国大选成为又一场“史上最分裂”大选 。 这种氛围在疫情发生前就已在民主党内出现 , 疫情发生后应会更加浓郁 。
美国需要疗伤和重启 , 但在多数民主党人、多数美国人心目中 , 桑德斯并不是适合掌握重启按钮的人 。
2
“他一直在等待人们来拜访他所描绘的世界”
在2016和2020美国大选中 , 桑德斯两度竞选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提名 , 均以屈居第二告终 。 尽管如此 , 他被认为是过去十年来 , 对美国政治具有重大影响力的人物之一 , 少有失败的总统竞选人能够获得他取得的成就 。
在美国选举史上 , 他破除了多数政客所迷信的竞选必须拥有大金主支持的看法 , 发起空前成功的草根小额捐赠运动 , 所获小额捐款据美媒称比美国政治史上任何竞选人都多 。 据美媒报道 , 在2019年 , 全美50州有140万名个人捐赠者向桑德斯竞选团队捐赠了约9600万美元 。 他的草根动员能力 , 对普通民众的亲和力和对年轻人的强大感染力 , 令人们印象深刻 。 联邦参议员、同为进步派领袖的沃伦自3月退选后拒绝支持任何竞选人 , 但桑德斯退选后 , 她也发推感谢桑德斯“为美国的工薪家庭不懈奋斗 。 ”“你为进步思想的奋斗推动了对话……将改变我们国家和政党的道路 。 ”
从2016年大选、2018年中期选举再至今年大选 , 桑德斯是带动民主党左转的核心人物之一 , 对左翼主张和力量进入民主党主流发挥了重大作用 。 他所倡导的全民医保、公立大学免除学费和全面改革经济以应对气候变化的绿色新政等主张 , 主导了去年以来民主党历次总统竞选人辩论的议题 。 特别是医保 , 击中美国广大中产阶层的痛点 , 并在疫情冲击下更加突出 。 《华尔街日报》/美国广播公司新闻台3月一项民调显示 , 67%的民主党预选选民支持桑德斯主张的全民医保制度 。
文章图片
3月23日 , 行人稀少的美国纽约第五大道 。
疫情面前 , 每个人 , 每个社区 , 每个城市 , 每个国家 , 都在寻求自保自救 。 人与人 , 地与地 , 国与国 , 一方面每天都在发生守望相助、大爱驰援的感人故事;一方面 , 相互提防、排斥、猜忌、种族和地域歧视 , 仇外和排外现象也在增多 。
《纽约时报》曾报道疫情前 , 现年78岁的桑德斯在纽约——世界最多元化的城市的一座河畔公园里 , 向参加他竞选集会的人们发表的一段演讲:
“看看你周围 , 找找你不认识的人 。 他们有的也许和你长得不一样 , 有些也许和你有不同的信仰 , 也许他们来自不同的国家 。
我现在的问题是 , 你愿意为这个你甚至根本不认识的人奋斗吗?就像你愿意为自己奋斗一样?”
不论是在从前籍籍无名的时候 , 还是2016年大选以来声名鹊起的时候 , 桑德斯一直被视为一个“政治局外人” , 自己也以独立参议员为荣 。 希拉里讽他是“梦想家” , 特朗普称他是“疯狂桑德斯” 。 但不管怎样 , 在支持者和反对者中间 , 桑德斯有一点受到普遍尊重 , 那就是 , 他不是一个朝云暮雨的机会主义政客 , 而是“一个几十年来一直在说同样话的人” , “一个几十年如一日真正拥有一贯原则的人 。 ”
早在上世纪70年代 , 他就主张对美国医疗体系进行全面改革 , 蔑视向富有捐赠者弯腰的谄媚政治 , 批判金钱在破坏美国民主 , 强者在掠夺弱者 。 只不过 , 直到从参与2016年大选时起 , 他才找到并深耕了与他产生强烈共鸣共振的社会土壤 , 找到需要和倾听他发声的时代 。 如美媒一篇评论所说 , 桑德斯“并不是最近才改信自由主义的 。 多年来 , 他一直在等待人们来拜访他所描绘的世界 。 ”
桑德斯8日退选时表示 , 尽管停止竞选活动 , 但他的名字仍将保留在尚未举行预选的各州选票上 , 他将利用所获党代表票 , 在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上对民主党竞选纲领“施加重大影响” 。 他同时称赞拜登是”一个非常体面的人” , 表示将与拜登合作 , 以推进进步主义主张 。 他说:“虽然选战即将结束 , 但我们的运动没有结束 。 ”
作为回应 , 拜登在声明中称赞桑德斯的进步议程鼓舞和激励了美国年轻选民参与政治 , 称桑德斯“不仅进行了一场政治竞选 , 而且发起了一场强大的运动 , 这在美国选举史是罕见的 , 这对我们的国家和未来都是一件好事 。 ”拜登同时呼吁桑德斯及其支持者加入他的选战 , “欢迎你们 , 需要你们” 。
3
每当国家出现“危机” , 总统支持率都会大涨
拜登对决特朗普 , 是今年美国大选最不让人意外的局面 。 桑德斯停止竞选 , 释放了民主党决心合力对战特朗普的强烈信号 , 也使民主党有更多时间调动资源备战大选 , 对拜登和民主党是重要利好 。
特朗普直至2月底仍把疫情称为“民主党的骗局” , 宣称确诊病例将在数日内趋近于零 , 在3月上旬仍在淡化疫情威胁 , 当时仅43%的美国民众认可他的疫情应对 。 但自特朗普改变态度 , 每日举行白宫疫情采访人员会 , 联邦政府和国会紧急采取一系列抗疫和救市行动后 , 他的民意支持率已连续两周上涨 , 在盖洛普3月底最新民调中达到49% , 是他2017年1月上台以来最高水平 。 有民调专家预测 , 特朗普支持率近期有可能突破50% , 这意味着其工作将首次获得半数或逾半数美国民众认可 。 对一位一直坚持“分裂治国”路线的总统 , 这确是一个重大成就 。 分页标题
疫情日益严峻 , 为什么特朗普的民意支持率不降反升?
文章图片
3月17日 , 美国纽约乘坐地铁里的一名乘客戴着口罩和手套 。
在多数美国民众看来 , 新冠肺炎疫情主要是一场外来因素造成的“重大灾害”和突发危机 。 多位民调专家指出 , 在国家处于“危机”状态时 , 美国民众会自发团结在总统身后 , 这是美国历史的一种常态或传统 。 历届总统在国家出现“危机”时 , 支持率都会大涨 , 如1979年伊朗占领美国大使馆扣押人质时 , 时任民主党总统吉米卡特的支持率几乎翻了一番;2001年“911”发生后 , 时任共和党总统小布什的民意支持率飙升约30个百分点 。 实际上 , 就“危机涨幅”而言 , 特朗普落后于历任总统 。
美国是分权制政府 , 不仅联邦层面三权分立 , 州权份量也很重 , 州政府具有一定独立性 。 联邦政府作为行政分支 , 权力受限 , 但相应地 , 对早期疫情应对失误的责任也被分散和减轻 。 例如普遍认为美国疫情早期在病毒检测方面出现重大失误 , 错失防控黄金窗口期 , 但板子首先打在负责开发试剂盒的美国疾控中心(CDC)和监管过于严格的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 。 《纽约时报》采访的一位独立派选民就认为疫情早期特朗普掌握情况有限 , 情有可原 。
特朗普政府在疫情应对中持续的“甩锅”策略也取得一定效果 。 一直以来 , 特朗普及其政府要员和右翼媒体都在就疫情责任反复甩锅中国 , 不停地自我夸耀率先对华采取旅行禁令的“远见” , 却避而不谈美国此次疫情大规模输入的主要源头是欧洲和中东等地 。 副总统彭斯4月1日指责中国和美国疫控中心 。 参议院共和党领袖麦康奈尔日前则指责民主党主导的弹劾调查分散了政府注意力 。 白宫和国会共和党人还指责奥巴马执政时期美国医护物资战略库存不足 。 这些言论经右翼媒体和社交媒体平台的传播与放大 , 影响了很多美国民众 。
疫情危机中 , 团结抗疫成为美国社会的主旋律 , 美国民众团结意识凸显 , 党争降温 , 导致美国社会分裂的重大热点问题被边缘化 。 不论民主党还是共和党 , 都不愿背负危机时刻因政党利益妨碍疫情应对的罪名 。 不论初期83亿美元疫情拨款 , 还是两万亿美元经济剌激和救助方案 , 虽然针对本党选民 , 共和党强调企业救助 , 民主党强调家庭和工薪阶层优先 , 但两党都淡化了路线分歧 。 与疫情相关的各项法案在参众两院遇到阻力很小 , 均以压倒性的跨党派优势快速获得通过 。 这种社会团结意识和两党团结行动 , 减少了很多选民对特朗普的反感和敌意 。
文章图片
3月23日 , 空荡荡的美国纽约时报广场 。
危机时刻 , 由于“紧急状态”等法律授权 , 联邦政府权力和重要性较正常时期大增 。 在美国疫情应对过程可以看出 , 限制商业活动和社会活动等具体防控措施主要由各州在专业机构指导下自行其是 , 如白宫发布“指导意见” , 而各州按州法惩处违反本州“居家令”者 。 联邦政府机构和国会侧重于动用国家法律(如《国防生产法》)、调拨国家资源(如宣布国家紧急状态以动用救灾款项和预算拨款 , 主导和大企业谈判等)、调整国家政策(如放松国家监管 , 针对疫情的医保政策、失业救济等)及采取措施稳定并保障经济 。 尽管很多全国性举措需要国会立法或获得既有法律授权 , 但总统作为国家最高领导人 , 被民众视为国家层面措施的主导者、主要推动者和主要声音 , 个人形象因此受益 。
此外 , 特朗普本人在疫情危机中也获得非常高的媒体曝光度 。 平时 , 很多美国人并不关心华盛顿政治新闻 , 但疫情蔓延之下 , 政府领导人提供的信息因具有权威性和全局性 , 受到高度关注 。 特朗普每日亲自在白宫主持动辄持续两个小时、全国电视、电台及社交媒体直播的疫情采访人员会 , 发布全国疫情最新信息和政府最新应对考虑 , 回答采访人员各种问题 , 并每天在社交媒体上提前宣布采访人员会具体时间方便民众收看 。 《纽约时报》采访的匹兹堡独立选民、银行保安贾斯廷·佩恩(JustinPenn)说 , 他每天下班后在脸书上收看特朗普采访人员会 , 认为特朗普努力让民众保持冷静 , “对疫情处理得很好” 。 疫情发生前 , 佩恩支持民主党前副总统拜登 , 现在表示很可能会支持特朗普连任 。
《纽约时报》的报道指出 , 共和党选民对特朗普的支持率已达最高点并保持稳定 , 但像佩恩这样的独立选民和一些民主党选民对特朗普看法有所改善 , 成为助推特朗普支持率上升的主要因素 。 特别是很多民主党选民因为反感特朗普 , 过去主要从反特朗普的自由派媒体上接收信息 , 现在直接收看收听特朗普采访人员会 , 观感有所改变 。 在3月底盖洛普民调中 , 独立选民对特朗普的支持率较3月初上升8个百分点 , 民主党选民支持率上升6个百分点 。
需要指出的是 , 民意多变 , 民调结果相应也多变 。 仅根据特朗普目前支持率上升来预判其连任前景 , 立足点过于狭窄 。 比如民主党总统卡特在伊朗扣押美国人质事件发生后支持率一度大涨 , 但谋求连任仍遭惨败 。 分页标题
4
疫情重塑美国大选 , 暴露国家治理诸多问题
由于新冠疫情的冲击 , 美国大选氛围大变 , 预选进程停滞 , 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已推迟一个多月至8月17日起一周举行 , 拜登5日开始谈论举行“虚拟代表大会”的可能性 。 通常 , 两党代表大会在夏季举行 , 提名总统和副总统候选人 , 正式通过党纲即竞选纲领 。 9月初劳工节过后 , 大选选战便正式开锣 , 但如果疫情届时仍然严重或卷土重来 , 拜登和特朗普将如何开展选战?两党如何展开国会和州议会席位争夺?11月3日美国大选投票将如何进行?由于疫情的高度不确定 , 这些目前都是未知数 。 与两党预选不同 , 修改大选投票日时间需要国会两院投票立法通过 。
无论如何 , 疫情走向对2020年美国大选将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 已经并正在重塑大选面貌 , 带来重重变数 。
文章图片
图为乔·拜登
首先 , 疫情势将导致拜登和特朗普重新调整竞选策略 。 疫情在美暴发前 , 拜登主打“团结”牌 , 承诺搭建桥梁以弥合社会分裂 。 他在竞选集会上的谈吐 , 总像在怀念奥巴马执政时期美国的“老时光” , 缺乏变革愿景被认为是他早期竞选乏力的重要原因 。 由于年龄等因素 , 很多民主党人也仅寄望于拜登带领美国“回归正常” , 把他作为无奈之下选择的过渡型政治人物 。 至于特朗普 , 在疫情之前 , 一直把经济和就业作为自己的竞选王牌 。 有分析人士指出 , 美国历史上 , 没有一位总统能够在失业率达到两位数的情况下连任 。
随着疫情发展 , 在美国媒体和社交网络上 , 这样的声音越来越多——美国和世界不会再回到过去 , 新冠疫情终结了美国的“911时代” , 选民对总统候选人的期许也不会再和疫情之前一样 。
文章图片
3月17日 , 美国纽约华尔街 。
拜登似已感知到这一点 。 4月7日他在接受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采访时 , 声称疫情所带来的经济挑战 , 将是“现代历史上的最大挑战” , 应对疫情大流行 , 是美国进行结构性改革的机会 。 为了争取桑德斯支持者 , 他还不断抛出有意接纳进步主义政策的橄榄枝 。 有分析人士认为 , 这是拜登调整竞选战略 , 考虑转型“变革候选人”的信号 。 至于特朗普 , 由于股市熔断 , 失业率飙升 , 连任王牌黯然无光 , 还得面临民主党人关于疫情应对责任的追究 。 特朗普政府对新冠疫情和经济衰退的应对 , 将对选民投票产生重要影响 。 美国疫情走向及经济能否在大选投票日前迅速回弹 , 对特朗普竞选前景干系重大 。
其次 , 疫情本身也在改变拜登和特朗普的竞选前景 , 民众心态随疫情持续随时可能发生变化 。 美国多位民调专家指出 , 在国家处于“危机”状态时 , 民众会自发团结在总统身后 。 尽管很多政府举措需要国会立法或获得既有法律授权 , 但总统作为国家最高领导人 , 被民众视为政府举措的主导者 , 加上媒体密集曝光 , 个人形象易于受益 。 相形之下 , 在野党竞选人在疫情中常被边缘化 , 作为空间有限 , 媒体曝光度大减 。 对拜登来说 , 他不仅需要调整竞选策略 , 最大程度地团结光谱广泛的民主党选民与独立选民 , 还需要在疫情中尽可能展现形象 , 有所作为 , 重塑自己的竞选势头 。
拜登被视为民主党人的“安全”选择 , 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就会赢 。 原本在没有疫情的情况下 , 拜登就面临支持者热情显著弱于特朗普选民 , 缺乏有感染力的变革愿景 , 长期从政留下的各种政治包狱等各种问题 。 在社交媒体信息传播上 , 拜登也远远不是特朗普的对手 。 目前 , 拜登的推特粉丝仅约460万 , 而特朗普有7500万;拜登脸书粉丝仅170万 , 而特朗普有2800万 。 疫情之下 , 虚拟竞选、网络竞选更加重要 , 这对拜登显然不利 。
最后 , 疫情改变了每个美国人的生活 , 正在凸显美国的经济、社会和族裔不平等状况 , 暴露美国国家治理的诸多问题 。 按桑德斯的说法 , 新冠病毒的大流行 , “以最严酷的方式揭示了美国生活中最丑陋的不平等 。 ”而即便没有疫情 , 以桑德斯为代表的进步主义声音也不会在今年大选和今后的美国政坛上消失 , 而势将在疫情应对和大选进程中放大 , 并将进一步融入民主党主流 。 当然 , 与此同时 , 他的退选也不会终结民主党内左翼与温和派的立场分歧 。 桑德斯的支持者与民主党温和派会否为着击败特朗普的共同目标而团结在拜登身后 , 尚需更多时间检验 。
当前 , 美国疫情仍在迅速攀升 , 缺乏稳定预期 , 正常生活何时能够回归是个未知数 , 民众心态势将随疫情起伏和疫情持续时间而变化 。 此外 , 疫情给美国社会和经济带来的伤害正在不断加深 , 深度和广度尚难进行适度评估 , 但社会贫富分化现象已显现加剧势头 。 目前两党均未取消原定七、八月份各自举行的全国代表大会 , 美国大选选战能否像往常那样在9月初劳工节后正式开锣 , 大选投票能否在法定11月3日投票日正常举行 , 目前都是未知数 。 分页标题
或者唯一能够确定的是 , 新冠疫情已经重塑美国大选 。 在疫情日趋严重的当下 , 美国两党、媒体和民众关注焦点都放在疫情应对而非责任追究上 。 但民主党和自由派媒体不可能就疫情责任轻轻放过特朗普 。 现在特朗普在疫情应对上获得的加分 , 不等于未来责任追究时能够得到减分 。 从1月底到3月上旬 , 特朗普在美国“失去的一个月”里关于疫情的大量公开表态如果不是谎言也是判断上的严重失误 。 这段防控黄金窗口期 , 美国疫情准备力度严重不足 。
此外 , 特朗普自上台后大幅削减美国疾控中心预算、撤销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的全球流行病应对小组 , 削弱奥巴马医改导致没有医保的美国人数量大增 , 这些举措也不会被轻易忘记 。 特朗普秉持的“大政府”理念和作法 , 更接近民主党和自由派 , 不为坚持“有限政府” , 担忧预算赤字和国家债务的保守派所乐见 。 而他竞选连任的最大王牌——经济繁荣 , 已在创造美国股票交易历史的”特朗普熔断”中化为泡影 。 至于他2016年时的竞选承诺——抽干腐败的“华盛顿沼泽” , 在美国参议员疫情“股票门”交易中几乎成为空谈 。
美国因疫情按下的暂停键 , 也包括两党围绕大选展开激烈较量的暂停键 。 疫情在不断发展变化 , 疫情中的特朗普 , 政治上有所得 , 亦有所失 , 盘点的恰当时刻尚未到来 。
栏目主编:张武
文字编辑:宋慧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一叶资讯』美国再也回不去了】图片编辑:雍凯
- [不能]北美观察|不能怪中国,不能怪世卫 美国知名专家批特朗普断资世卫组织只会自食苦果
- 『组织』真相丨美媒:世卫组织是特朗普寻找的“替罪羊”
- 『美国』“我们的命也是命!”美国医护人员街头喊话特朗普
- 「看看资讯」南韩小仙女孙艺珍38岁仍稳坐韩国人气一姐20年
- 美国土安全部:疫情下,恐怖分子或对杂货店、病毒检测点下手
- 美国这个国家,退群迹象十分明显,专家,必须要提起重视
- 美国正要求中国修改出口法规,确保医疗物资的出口
- 民调:三分之二受访美国人认为特朗普应对疫情过慢,党争激烈
- 「组织」真相丨美媒:世卫组织是特朗普寻找的“替罪羊”
- 『尽量』外媒称美国尽量推迟给新冠患者上呼吸机:担心弊大于利